鄙人在擔任某刊主編的時候,吳贻弓導演挂名社長一職。他身兼多種要職,這個社長于他而言無足挂齒。不過既然是名義上的頂頭上司,我們還是會時不時用用他的名頭,讓他在某些場合出出場。接觸多了,與他的聊天就變得日漸放肆。記得有一次陪他去杭州出席電影頒獎儀式,一路上的暢聊中,我問他喜歡别人稱呼他“吳主席”(文聯主席)呢,還是“吳導”?他不假思索地立馬答道,當然是吳導,主席怪怪的。我就順水推舟說了如下想法:“要是你沿着《城南舊事》的路子走下去,拍出更多好電影,或許是更好的選擇。”他露出了常見的天真笑容,自嘲道:命運吧。
我舉這個例子,是想說,很多事情是禍福相倚利弊參半的,獲得了這個,就會失去了那個。就“現世”論,“這個”也許很炫目;但從“來世”看,“那個”可能更有價值。當然這并不是說,吳贻弓在其他崗位上所做的貢獻要比導演低,他對上海電影的整體貢獻絕對不會被低估。我隻是想表達一個想法:一個導演的電影作品無疑是他最佳的“個人品牌”,未來的人們提起他,可能記不住他所有的“要職”,唯獨記住的是他的電影。這無關一個人的整體評價,隻是借題發揮的一個由頭。
“個人品牌”的重要性,不但關乎個人,同時關乎一座城市。上海人的物質世界裡,倘若少了邵萬生陸稿薦張小泉吳良材這些名字,将會缺少多少樂趣?上海人的精神世界裡,倘若少了魯迅巴金趙丹謝晉這些名字,将會增添幾多惆怅?每一個“文化符号”,都是一種珍貴的沉澱和積累,人們在珍視和愛護它們的同時,得到的是一份溫暖的文化慰藉。
我在世界各地的遨遊途中,經常見到客居海外的上海遊子,年長的說起大光明百樂門蘭心美琪國泰,眼裡的溫情滿溢得盛也盛不住。年齡稍次的說起一些滑稽戲演員,也是如數家珍激情滿懷。這些共同話題,讓濃濃的鄉情蕩漾開來,散發出迷人的魅力。
正因為如此,我對上海的文化名人非常珍惜,不太同意某些人求全責備的短視評價。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隻要他們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卓有建樹,又何必對其人生的每個角落都予以苛求?所謂近疏遠親,越是離得近,知道的枝枝節節越多,就越不容易看大放小。反而是毫不相幹的遠方之人,隻因受其澤被而心存感恩,就毫無芥蒂地追慕偶像。文化名人對一座城市而言厥功至偉,沒有這些“個人品牌”,我們每個人都會“受累”——當你生活的城市毫無精彩可言,個人也容易黯然失色。
我經常對年輕編輯說,咱們精心編輯的刊物,正在文化圈裡形成品牌效應,你們務必要小心謹慎地維護它的聲譽。好名聲的積累非常不易,就像把一塊巨石慢慢推上山頂。但稍有不慎,巨石滾落的速度是極其驚人的,它可以在瞬間把你幾十年的心血付之一炬。我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有無數的前車之鑒。你的一個錯誤表達,或者你的一個陳腐觀點,都會成為你擦不去的污垢。這不但考量你的文字水平,也考量你的思想水平。文化品牌的塑造,是由精兵強将合力完成的,隻要其中有一兩個孬貨,一不小心留下瑕疵,整個團隊都會被殃及。
假如我們沒有能力打造“個人品牌”,但我們可以參與打造“集體品牌”。一部電影、一張報紙、一份雜志……如果它們進入“優秀榜單”,其間有你的一份功勞,也算不枉活一世吧。
人活世上,重在品牌。從廣義講,一個人的品德才情等也是“個人品牌”的組成部分。即使你成不了名人,也無幸參與著名品牌的打造,但隻要你活得堂堂正正、有聲有色,你就會有良好的口碑。口碑比任何身外之物的虛銜都值錢,因為那是你永不凋謝的品牌。(劉巽達)
來源:新民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