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網上說,莫言說過,他願意用自己全部的作品,來換魯迅的一篇《阿Q正傳。有人說,這是莫言的謙辭,說莫言的創作水平,在某些地方超過了魯迅——單單指創作技巧而言。
我讀莫言的作品不多,不敢議論莫言的話。但是如果說上面那句話是餘華說的,我倒覺得這句話說得很對。
魯迅雖然寫底層百姓的慘,但是沒有賣慘,沒有刻意寫人物的慘。他隻是寫了人物的經曆。除了說他在作品中,描寫了各個階級對底層百姓的壓榨,而百姓沒有出路外。最主要的,還是魯迅是用創作技巧來反映百姓的慘——反襯手法。
比如“我在這繁響的擁抱中,也懶散而且舒适,從白天以至初夜的疑慮,全給祝福的空氣一掃而空了,隻覺得天地聖衆歆享了牲醴和香煙,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
《祝福》中最後這句話,是以樂景寫悲劇,是反襯手法。祥林嫂死了,而魯鎮的日子再該怎麼歡樂的還是怎樣歡樂。祥林嫂的死,在大家眼中,是一件不值得一提的事情。祥林嫂走了,魯四老爺家還會派其他人來頂替“祥林嫂”。僅此而已。
如果魯迅隻寫祥林嫂死了,不寫最後魯鎮的歡樂,那麼祥林嫂的死,也就不會給人帶來悲劇的感受。那樣寫,更多的是寫祥林嫂的慘,而無法凸顯舊社會的罪惡。
就像電視劇《水浒傳》裡面,寫梁山好漢快要死光了,而高俅等人該怎樣享受的還是怎樣享受。
普通作家,雖然經常反映底層百姓的生活,說實話,很多都是為了寫而寫,為了發表而寫。普通作家隻會寫百姓的生活多麼慘,如果一個人的慘(假如他是底層百姓),隻是他個人生活技能欠缺造成的,那麼他的慘有什麼意義呢?
不但是普通作家這樣,就是知名作家也隻會寫百姓多麼慘。而某部分人一看到作家寫底層百姓多麼慘,大家就會覺得這個作家多麼有良心。但是真正有良心的應該是魯迅才對。
餘華等作家筆下的慘,更多的像是叙述,他們雖然也用技巧,但是那技巧沒用對地方。
除了《祝福》,《孔乙己》裡面有一段也算是反襯吧,“後來怎麼樣?”“怎麼樣?先寫服辯,後來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後來呢?”“後來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樣呢?”“怎樣?……誰曉得?許是死了。”掌櫃也不再問,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賬。
如果孔乙己死了,大家該怎麼過的,還是怎樣過罷了。孔乙己死了,就像一隻螞蟻死了,在大家的生活中,除了多了點談資外,翻不起任何風浪。
如果這些人的死,僅僅是老死的,那麼大家滿不在乎,是很正常的。但是他們不是老死的。
像《圍城》中,其實也是用了一種反襯手法,不過它的反襯不是來反映底層百姓慘的,而是寫落魄的中産階級的無奈。比如寫方鴻漸去三闾大學之前和之後的對比。用方鴻漸的春風得意,來反襯他最後的落魄。
像《人間失格》中的慘,更多的是叙述,沒有用創作技法來表達葉藏的慘——先不說葉藏是不是特别慘——大家對《人間失格》的評價是兩極分化的。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也是,在表現房思琪的慘方面,有很多不足。網上對這部小說的評價,是兩極分化。更不要說林奕含本人的經曆,跟房思琪的經曆,有很多出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