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年輕人之中流行着十二星座,常有“少壯不努力,老大怪水逆”“水逆退散”等的說法。
那你知道十二星座也就是黃道十二宮是什麼嗎?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嗎?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敦煌莫高窟壁畫/十二星座
敦煌莫高窟壁畫/十二星座
十二星座
公元前1世紀初,巴比倫學者已經對星空有了比較科學的掌握和研究。星盤文獻按1到12月的次序,以“三星于一月”的分組,形成12個三星一組,共36個星的組合。這樣太陽的周期被設定為360度圓周,每月的星座被理想地定為占30度(實際上各有差别)分别代表30天,形成天道12星座代表一年12個月的占星和天文理論。由于星盤中的各星時空位置可能是部分根據神話、部分根據天文學知識确認的,因此每月的标志星的出現并不完全準确。
但是,這種把天空劃為分區、以12月時間标志、以12個星座為空間(天區)标志的觀察方法被希臘人所繼承和發展,成為現代還在使用的星象學和天文學的黃道十二宮。(到現代都産生了位移)
古希臘的十二星座
02黃道十二宮的傳入隋朝
“黃道十二宮”的概念後來被古希臘人吸納,到公元前後,“黃道十二宮”概念從希臘傳入印度,6世紀随佛經進入中國。目前見到的關于黃道十二宮漢譯名最早的文獻是《大方等日藏經》,是隋開皇初年天竺法師那連提耶舍從梵文翻譯的。
譯文将“白羊”和“金牛” 譯作“特羊”“特牛”,“特”是“雄性”的意思;“雙子宮”被釋為男女二人,大約是“在天願作比翼鳥”的聯想,所以被譯為“雙鳥”;“人馬宮”是半人半馬射箭的造型,梵文原文為“弓”,故譯作“射”;“寶瓶”是人傾斜水瓶的形象,故譯為“水器”;至于羊身魚尾的動物形象稱“磨竭”,則是梵文makara的音譯(後來為了切合羊身的形象改為羯,羯是閹割過的羊),這也是後來88星座中唯一保留音譯的星座。
2017年1月13日,成都市博物館舉辦敦煌藝術展展出由李月伯、霍秀峰臨摹自莫高窟第61窟元朝的熾盛光佛(局部),可以看出黃道十二宮伴随着佛經傳入我國以及其在佛教的重要地位。
敦煌莫高窟/元/熾盛光佛/局部
明清
明清時期,黃道十二宮的譯名基本穩定,除“陰陽”“雙女”外,其他與現用名完全相同。直到康有為的《諸天講》,才将“陰陽”“雙女”分别譯為“雙子”“處女”,與現代所用名更為接近。至此,黃道十二宮的現代中文譯名基本确定下來。
2019年1月20日山西博物院舉辦《蓮花與世相——山西博物院藏明清水陸畫藝術展》。寶甯寺*水陸畫*為中央禦賜寶甯寺的,因此水準都相當高,題材衆多,這一張的題材就是十二星座宮神。
十二宮神在寶甯寺水陸畫中被分成了兩張表現,圖示其中一張,本次展覽也隻展了這一張。
山西博物館/明/寶甯寺水陸畫
寶甯寺*:在山西省右玉城内,俗名大甯寺,明清建築,現存大殿兩座,形制雄偉。寺内原藏明代以前的水陸畫一百多幅,據傳此畫是朝廷敕“為生民造福”的,現藏于山西省博物館。同名的還有湖南攸縣寶甯寺。
水陸畫*:水陸畫是一種傳統宗教繪畫。起源于三國時期,自金代至元、明、清時期盛行的佛教寺院為超度亡靈,普濟水陸一切鬼神而舉行的一種重要佛事,是“三教合一”大背景下産生與發展的民俗文化現象。水陸畫是水陸法會上供奉的宗教人物畫。
通過本文的簡要介紹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更進一步了解黃道十二宮呢?随着十二星座的普及化,相信大家對于星座的運勢都頗有了解,但除了了解運勢之外,我們更應該進一步認識黃道十二宮究竟是什麼?是何時傳入中國的?
與黃道十二宮類似的還有很多,如今的碎片化閱讀使大家在認識一件事物上總是浮于表面,望通過本次的推文可以加深大家對于十二星座也就是黃道十二宮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