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默言
這幾天不知怎麼了,晚上睡覺老是夢見逝去的老屋。夢中看到老屋的土牆、窯洞,安靜而平和,記憶的閘門突然打開。老屋生活的點點滴滴,如影片播放一般在我腦海中翻騰。
我的老家位于市區東郊卧龍寺高坡半塬一個叫二甲村“燒香台”的地方,那一塊貼着崖頂并排住了10多戶人家。我家的老屋在靠西的第3家,院子的東邊是三間土木結構的半大廈房,北邊靠崖有3孔窯洞,南邊有2間土柸房,西邊是相鄰的幾間廈房遮擋,院子足有1畝多地,西院牆有1棵杏樹很茂盛,街門在東南邊,院子外邊靠西邊紮有豬圈、廁所,然後在南邊有一條東西貫通的土路,路南還有一塊地方有半畝地大,用來堆放柴草、糞堆,還有不少野生的槐樹、桐樹,夏天的時候出來在樹下乘涼。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我就是在這老屋的半面廈房中出生的。老房子坐東朝西,3間中間一個過道,南北兩邊各1個卧室,盤有2個土炕,木門木窗,2個屋子各有一個老式木櫃木箱,土牆土地,屋樓是木闆定制,上面堆放着糧食和農具,外面的房沿台靠近滴水處倒立着貼了一排磚,台沿上面全用土夯實。
北邊齊刷刷的崖面下并排的3孔窯洞,中間的是竈房,西邊的放柴草,東邊的住人。
南邊的2間土坯房年久失修,破舊不堪,經常漏雨,平常也不住人,放些雜物而已。
在我們關中西府農村,上世紀五、六、七十年代,人們住的多是土屋。這種房屋結構簡單,黃土夯實的地基,再用土坯胡基摻着麥草的泥巴踹在一起,直壘而上,四面而起,是要用掉很多土方和麥草的,上好兩座橫梁,搭上木基,糊上泥巴,再蓋上青瓦,這樣一座房子便建成了。人們常說的陝西有“十大怪”,房子半面蓋,指的就是這種土木結構的廈房。這種土房土屋比較原始簡易,占地面積少,最大的好處通風向陽,冬暖夏涼。雖然看上去顯得不洋氣,但住在裡面十分舒服。
我家的這個老屋,我的奶奶住過、父母住過,我們姐弟6個住了,在土屋裡生、在土屋裡長,伴随我一生20多年。兒時最天真爛漫的時光、最幸福美好的日子都是在家鄉的這所老屋裡度過的。春天看着窗外的春暧花開;夏天,看着窗外的瀝瀝細雨,秋天,看着窗外的果實一天天變紅;冬天,看着窗外漫天飄着大雪,屋檐下挂着冰淩,窗上貼滿了冰花。
記憶中的老屋是美好的,給了我太多太多的溫暖,太多太多的傷感。天晴時,縷縷陽光穿透屋子映在地闆上,像金燦燦閃光的元寶;下雨時,綿綿雨絲侵襲瓦縫飄進屋子,沾到臉上涼幽幽的。冬天刮風時,呼嘯的北風從門縫裡鑽進來,冷得讓人直打顫。那時候經常沒電,隻有油燈,到了夜晚漆黑一片,八九點就上炕睡覺。
我們一大家人就這樣在那座老屋裡生活了四五十年,白天黑夜、睡覺吃飯都在那裡。夏天溜着光席睡,冬天鑽在暖暖的被窩裡不想出來,尤其父母住的火坑屋裡最是熱鬧,大人孩子八九個,滿滿一屋,人多,地方小,站的、蹲的、坐的什麼姿勢都有。吃個飯端着個碗還跑來跑去,門檻上、石礅上、台沿上就要占個好位置,你擠擠我,我推推你,叽叽喳喳,孩子之間打槌鬧仗避免不了,經常招來大人的一通訓斥。遇到逢年過節,老屋窗棂上糊上一層白紙,貼上剪花,全家人從四面八方趕回土屋,歡聚一堂,其樂融融,好不熱鬧!
除了老屋廈房,北邊崖下窯洞裡竈房靠外邊也盤有一個土炕,連着燒火做飯的火眼,最具煙火氣息,長年飄溢着飯菜的清香。一口陳舊的老水缸,養育着滿堂兒女。那時我們時常還在睡夢中,母親就早早起來在竈台邊不停地忙活,給我們準備吃食。柴濕煙大,滿屋子青煙缭繞,熏的眼淚直流。
時至今日,我還會時常想起竈房那破碎的瓷油罐,燒水做飯用的大黑老鍋,母親拉風箱燒火做飯的情景。浮現在我眼前還有老屋中那個不知道已有多少年的老式方櫃、長木紅箱、織布機。那個時候,農村生活普遍艱苦,家裡有啥好吃的東西,母親總是藏在這個大方櫃裡,等我姊妹六個都在家時拿出來分着吃,大方櫃成了那時家裡我最惦記的東西……
彈指一揮間,四十多年過去了,老屋早已不存在了,老家中間經過幾次搬遷,前些年經過城市改造,農村的舊房全部拆遷了。我們姐弟6人也已成家立業,子孫滿堂,現都住上洋洋氣氣的樓房,過上了城市人幸福安康的生活,别提有多高興了!
如今的我,已經60歲了,離開老宅也有40多年了;但對于老屋,始終有種特殊的情感,讓人難以忘懷,畢竟那是我出生成長的地方。老房子陪我度過人生最美好的時光,是一個難以割舍的情懷,是唯一讓我一直懷念的地方。
故鄉的老屋,封存着往事,安放着鄉愁。每次回老家到坡上給父親上墳,我都會回以前老屋的地方看看,盡管老屋的房子已不複存在了,那3孔窯洞2孔尚在,有1孔我小時候住過的窯洞被雨水沖塌了。站在院子裡,以前的一幕幕如走馬燈般放映着。我愛老家的院落,那裡的一草一木都見證着我的快樂成長,那裡的一磚一瓦都記錄着四季的風雨和時代的變遷!
家裡的老屋,古樸而厚重,簡樸而甯靜,悠久而親切,讓人魂牽夢萦。它承載了我童年和少年酸甜苦辣,記載着我簡單而又快樂的生活。心心念念的老屋,是我抹不去的情懷,是我人生中不老的回憶。
壹點号當代散文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