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一首《春曉》,不曉得啟蒙了多少中華學子。“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任何一個讀書人基本上都可以倒背如流啦!
今天我們來學習學習孟浩然的詩。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陽(現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後人把孟浩然與王維并稱為“王孟”。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門山,後入長安謀求官職,考進士不中,還歸故鄉。《春曉》即是他隐居鹿門山時所作。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是一首投贈之作,通過面臨煙波浩淼的洞庭欲渡無舟的感歎以及臨淵而羨魚的情懷而曲折地表達了詩人希望張九齡予以援引之意。
詩中對于本來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進行了潑墨山水般的大筆渲繪,呈現出八百裡洞庭的闊大境象與壯偉景觀,取得撼人心魄的藝術效果,使此詩實際上已成為山水傑作。全詩以望洞庭湖起興,由“欲濟無舟楫”過度,婉轉地表達了想做官無人引薦的苦衷,和不能在天下太平盛世出仕為官、為民謀利而深感慚愧的心情。
唐開元二十一年(733)五月,詩人孟浩然漫遊吳越之後,自越州返襄陽,途經浔陽(今江西九江)時,晚泊江邊眺望廬山,發思古幽情而作此詩。
《送王昌齡之嶺南》是王昌齡被貶嶺南時的送别詩。
詩從洞庭秋意寫起,給人以蕭瑟之感。接着用羊祜、賈誼作喻,贊歎王昌齡的政績和才華,對王昌齡遠谪未開化的嶺南,深表同情和憂慮。最後寫二人友情之深,現在要天各一方,預想以後想思時隻能以“望鬥牛”來解。
全詩語調低沉,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厚友誼。孟浩然把王昌齡比作被貶長沙的賈誼。詩中說:“數年同筆硯,茲夕異衾稠。意氣今何在,相思望鬥牛。”表達了朋友間的直墊鄉情。
《夜歸鹿門山歌》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這是一首寫景抒懷詩。此詩通過描寫詩人夜歸鹿門山的所見所聞所感,抒發了詩人的隐逸情懷。整首詩按照時空順序,分别寫了江邊和山中兩個場景,先動後靜,以動襯靜,寫出鹿門清幽的景色,表現詩人恬靜的心境,同時在清閑脫俗的隐逸情趣中也隐寓着孤寂無奈的情緒。
一二句寫魚梁洲渡頭日暮十分喧鬧,并以此襯托襯托詩人沉靜和灑脫超俗的胸懷。三四句寫人們歸家,詩人去鹿門,寫出了世人與詩人不同的歸途。五六句寫月光照耀,夜登鹿門山的情景,表現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孟浩然仰慕龐公的志節最後兩句寫龐公隐居之所,岩壁門外,松徑寂寥,隻有詩人與山林相伴,與塵世隔絕,詩人恬淡超脫的隐士形象躍然紙上。
孟浩然友人杜晃要離開荊地到東吳,孟浩然為友人杜晃送行而寫下此首送别詩。
《批點唐詩正聲》:近歌行體,無一點塵穢。
《宿建德江》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首刻畫秋江暮色的詩,是唐人五絕中的寫景名篇。
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蒙的江邊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為自己的抒發感情的歸宿,寫出了作者羁旅之思。第一句點題,也為下面寫景抒情作了準備;第二句中“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最後兩句,因為“野曠”所以天低于樹,因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樹、人和月的關系,寫得恰切逼真。
此詩前兩句為觸景生情,後兩句為借景抒情,描寫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現了細微的景物特點。全詩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風韻天成,頗有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