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千字文》中有“秋收冬藏”之句,“收”有收獲意,亦有收斂之意。歐陽修的《秋聲賦》多蕭瑟沉深之意,蘇子有“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擰人心肺。 秋日佳節有立秋,七夕,中元,中秋,重陽。這些節日多緬懷,沉靜,而往往啟人深思。縱觀曆史,古埃及,巴比侖,印度,希臘,羅馬,多有成而終無成,而至支離破碎,唯中華民族千年來保持了文化的一貫性,竊認為民族的文化心理結構是重要原因,而這種來源于先人對自然的體會領梧的悲秋之氣,收殓之道,更是屢見古籍并起到重要的作用。立秋一般預示着炎熱的夏天即将過去,秋天即将來臨。立秋後雖然一時暑氣難消,還有“秋老虎”的餘威,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據記載,宋時立秋這天宮内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這就是:一葉落而知秋。立秋是農家重視的大節氣。立秋作為重要的農曆節氣,過去曾有許多迎秋習俗和養生之道。按照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秋季養生強調“收斂神氣、使肺氣清”等原則。七夕節又稱為“乞巧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節日。相傳,每年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這個節日已越來越少人慶祝。在50年代和60年代,每逢這一天,牛車水一帶到處張燈結彩,布置得如同仙境一般,來自不同地區的“七姐會”聚集在這裡擺下各式各樣鮮豔的香案,遙祭牛郎織女,“香案”都是紙糊的,案上擺滿鮮花、水果、胭脂粉、紙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繡等,琳琅滿目。不同地區的“七姐會”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誰的制作精巧。并向織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象織女一樣有雙靈巧的手,有顆聰慧的心,會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今天,這類活動已為人遺忘,隻有極少數的宗鄉會館還在這個節日設香案,拜祭牛郎織女。乞巧的儀式源自古代織女桑神的原始信仰這種信仰結合了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相會的說法,成為了我們今時今日的七夕七巧民間信仰。由于節日的來源富有浪漫色彩,乞巧節應發展成為華人的“情人節”,讓這一天充滿愛情的溫馨與甜美,也讓人們向所愛的人表示賞識與關懷。因為七夕節與女事關系密切,所以又叫“女兒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婦女節。七夕節有吃巧食的風俗。巧食的内容有瓜果和各式各樣的面點,各地風俗不一。七夕的白日很少見到鳥兒,老人說它們都去天河搭橋去了。這天夜裡,人們在村外或院内席地而卧,遙望天河,想象牛郎織女的相會,預測秋季作物收成如何。中元節也稱“鬼節”,是陰七月十五。其實,從農曆七月初一開始到七月三十日都是鬼門大開的日子。民俗相信,在這一段時間會有許多的孤魂徘徊在陽間。 中元節,是華人很重視的一個日子,每一年的中元節都會有許許多多普渡祭拜的盛會舉行。這個鬼節也是衆多的華人節日中規模最大,花錢最多的一個節日。 中元節,也是佛教的“盂蘭節”。有關盂蘭節民間一直是流傳着目蓮救母的故事。話說,目蓮的母親劉青捷被打入地獄。目蓮用其神通力,看到了他的母親堕入惡鬼道中,肚子很大,喉嚨很小,不能進食,餓得很辛苦。他見狀,拿了飯要喂母親,可是飯一進口,就燒成灰炭。 目蓮感到悲痛極了,要求釋迦解救。釋迦告訴他說:其母罪孽太深,一定要以盆器,羅列百味,供奉衆僧,才能解他母親倒懸之苦。 終于,他幫助了他的母親脫離倒懸之苦。後人因此應念心中,每年的七月十五以盂蘭盆,施佛及僧,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華人社會在這一個月會開始供拜,有些地方則會舉行普渡大拜。盂蘭盛會是華人除了農曆新年之外,第二大的節日。七月鬼節,你不難在街頭巷尾的空地上、廟宇看到設壇祭拜的人。一些較大的祭拜,會供拜鬼王。鬼王也稱普渡王,傳說是觀音大士的化身。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祭拜方式。私普,是個人家裡祭拜。街普是個别人擇日祭拜。市普則是以市場為主體的大普渡。道教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和民間的鬼節都帶有獎善罰惡和祭祀先烈及其提倡忠孝等共同文化内涵,所以,自唐宋以後,七月十五還被一些地方政府和家族借用,搞成了集體祭祀先烈和忠孝大德之人的節日。可是現在這個節日已經很淡了。隻簡單地放點鞭炮,燒紙祭祖罷了。 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又因為在我國古代,六為陰數,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後殘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将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古代,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有登高驅邪免禍的用意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重陽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起源于陶淵明。陶淵明以隐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士大夫,還多将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重陽節除了佩帶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經如此,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戴的。九月初九重陽節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日。在拜祭先人時燒紙衣,讓先人在陰間過冬。這一來,重陽節便演變為掃墓及為先人焚化冬衣的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