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内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曾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我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都産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
《道德經》作為道教基本教義的重要構成之一,被道教視為重要經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視為至上的三清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稱太上老君,所以應該說道教吸納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并分為81章,全文共約五千字,是中國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澤光書院 計劃用81天時間,對《道德經》中的81章,每天一章節進行解析和譯文,希望能幫助大家學習理解《道德經》。
第29章 去奢去泰
【原文】
将欲取天下而為之①,吾見其不得已②。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夫物或行或随③;或歔(xū)或吹;或強或赢④;或挫或隳(huì)⑤。是以聖人去甚⑥,去奢,去泰。
【注釋】
①取天下:治天下。
②不得已:得不到罷了。已,罷。
③或:代詞,可譯為“有的”或“有的人”。
④羸:瘦弱。
⑤隳:毀壞。
⑥甚:非常的、極端的。
【譯文】
想要治理天下卻用強制的辦法去做,我看他不能達到目的。“天下”是神聖的東西,能憑自己的主觀意願采用強制的辦法,不能加以把持。用強力施為的,一定會失敗;用強力加以把持的一定會失去。由于聖人不妄為,所以不會失敗;不把持,所以不會失去。世人秉性不一,有的前行有的後随;有的氣緩,有的氣急;有的剛強,有的赢弱;有的安定,有的危險。因此,有道的人要去除那種極端的、奢侈的、過度的措施。
【解析】
這一章重點說的是無為的道理。無為即按照道的法則去行事。不能做到無為,就會招緻失敗。聖人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凡事不過分,一切随順自然。在這裡,老子以治身之道印證治國之道,以不道統治烘托聖人之治。統治者無道,所以會做出甚、奢、泰的不道行為;聖人明道,所以會去甚、去奢、去泰。
“将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不得已”指的是無法達到目的。這句話是說,要想治理天下,而又不采用無為而治的治國方略,我看他根本達不到目的。在這裡,老子再次談到“有為”和“無為”。對于自然界裡的一切事物,它們都有各自的存在方式。我們不能人為地對它們的存在方式強加幹涉,否則就會違背大道,必然會受到大道的懲罰。所以,老子在《道德經》中多次提到,治國應該無為而治,實施不言之教,隻有這樣才能合乎大道,使國家長治久安,百姓安居樂業,其統治地位才能長久。
“天下沖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神器”即神奇造化之物。“執”即支配、把握的意思。這句話意思是說,天下是大自然神奇造化之物,所以我們不要憑着主觀意志去強行改變它。憑着主觀意志去強行改變,必定會遭緻失敗;掌握天下,把天下據為己有,遲早有一天會失去它。這句話強調的還是無為的思想,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君主不但可以解決國家内部的一切矛盾,還能夠全權處理國家外部的糾紛。所以,治國者固然可能因為勤政愛民而引導出一個治世,也可能因為獨斷專行而引起國家的覆滅。在老子看來,不管怎樣,治國者都不能拿整個國家來作為施展個人理想的工具。老子告誡一些野心勃勃的治國者:如果誰想以國家作為事業的賭注,那麼誰就會招緻失敗;誰想長久把持國家作為個人私産,誰就會失去整個國家。所以,聖人治理國家,都是為了努力消除個人的偏執、奢華和過分的行為方式。聖人懂得這個道理,以無為之道來治理國家,所以不會招緻失敗;因為聖人從不想去支配百姓,所以也不會有什麼失去的東西。這樣一來,天下就實現大治了。
“物或行或随,或欺或吹,或強或赢,或挫或隳。”欺,氣緩,喻指性格柔和。吹,氣急,喻指性格剛烈。世間的事物,有的前行,有的後随;有的氣緩,有的氣急;有的強壯,有的赢弱;有的受益,有的失落。事物尚且如此,更何況人呢?俗話說“千人千面”,意思是說一千個人有一千張面孔,當然性格特征也迥然各異:有的人喜歡特立獨行,有的人喜歡随聲附和;有的人樂于助人,有的人刻薄寡恩;有的人好勇鬥狠,有的人懦弱膽怯;有的人喜歡安安靜靜,有的人喜歡熙熙攘攘……芸芸衆生,性格各有差異,聖人該如何治理天下百姓,保證使他們歸順自己呢?下面的一段,老子給出了答案。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甚,極端,這裡指的是過分嚴厲的措施。老子反複強調統治者應順其自然,确保每個人按照自己的特性去生存和發展,而不要人為地去幹涉個人的行為,以安定人心,隻有人心安定了,才能得到萬民之心,然後才能得到天下。所以,聖人治理國家,就是要摒棄那些極端的東兩,不做出過分的行為。這樣一來,天下人也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了。
在《道德經》裡,多處談到統治者應行無為之治。老子極力宣傳無為之治,主張一切都要順應自然,因應物性,希望統治者治國安民,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極端。事實上,老子所講的“無為”,并不是不作為的意思,也不是說人們在客觀現實面前無能為力;而是說如果強制性地有所作為或是以暴力統治人民,都将招緻滅亡。“有為”就是以自己的主觀意志去做違背客觀規律的事,或者把天下據為已有。在老子看來,“有為”必然招緻失敗,在這個世界上,無論人或物,都有自己的秉性,其間的差異性和特殊性都是客觀存在的,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别人身上。得道之人往往都能順應自然,做到不強制,不苛求,因勢利導,使自己的行為合于自然規律。
王弼《道德經注》
神,無形無方也。器,合成也。無形以合,故謂之神器也。萬物以自然為性,故可因而不可為也,可通而不可執也。物有常性,而造為之,故必敗也。物有往來,而執之,故必失矣。凡此諸或,言物事逆順反覆,不施為執割也。
聖人達自然之至,暢萬物之情,故因而不為,順而不施。除其所以迷,去其所以惑,故心不亂而物性自得之也。
神,沒有形象、沒有輪廓。器物,是物質聚合而成的。以無形之物聚合成的東西,就叫做神器。萬物的本性都是符合自然規律的,所以可以遵循,但是不能改變、施加影響;可以通曉,但是不能作為工具任意使用。事物有它永恒、抽象的本性,而要創造一種本性、改變一種本性是必然失敗的。事物有來就有往,人要是非得抓着不放,最終還是必然會失去的。上面四對相反的概念,是說事物的變化,是不受人施加的作為、占用和劃分所影響。
聖人能夠将自然的規律和能量發揮充分,體貼而順從萬物的意志,所以隻是因循規律而不妄自作為,順從潮流而不施加自己的影響。去除了引起迷惑的因素,所以心中甯靜不混亂,事物的本性也能夠得到充分的體現和發揮。
蘇轍《老子解》
聖人之有天下,非取之也,萬物歸之,不得已而受之。其治天下,非為之也,因萬物之自然而除其害耳。若欲取而為之,則不可得之矣。凡物皆不可為也。雖有百人之聚,不循其自然而妄為之,必有龃龉不服者,而況天下乎。雖然,小物寡衆,猶有可以力取而智奪者。至于天下之大,有神主之,不待其自歸則叛,不聽其自治則亂矣。
聖人之所以擁有天下,不是争取來的,萬物都向他歸順,他是不得不接受的。聖人治理天下,不是靠施加作為,而是因循自然規律而除去影響規律發揮作用的因素。如果非要奪取天下,那肯定得不到天下。所有的事物都是不能任意改變的。一百個人聚集在一起,如果不遵循自然規律而妄加作為,肯定有不服從的人,何況天下這麼多人呢?雖然這樣,個别的事件和少數的人還是能夠用強力壓服、用智謀巧取的。天下這麼大,有神來主宰,如果不讓他物自然來歸順,那麼遲早會反叛;如果不借助自然規律和事物自己的力量去治理,就會産生混亂。
陰陽相蕩,高下相傾,大小相使,或行于前,或随于後,或歔而暖之,或吹而寒之,或益而強之,或損而赢之,或載而成之,或隳而毀之,皆物之自然,而勢之不免者也。然世之愚人,私己而務得,乃欲拒而違之,其禍不覆則折。
唯聖人則知其不可逆,順以待之,去其甚,去其奢,去其泰,使不至于過而傷物,而天下無患矣。此不為之至也。堯、湯之于水旱,雖不能免,而終不至于敗者,由此故也。《易》之《泰》曰:“後以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三陽在内,三陰在外,物之泰極矣。聖人懼其過而害生,故裁成而輔相之,使不至于過。此所謂“去甚、去奢、去泰”也。
陰陽相互沖突作用,高的和低的相互突顯,大的小的相互利用,有的在前面,有的在後面,有的輕吹加熱,有的吹氣降溫,有的增加而更強盛,有的減損而變得羸弱,有的承載事物使之完全,有的沖突而造成破壞,都是事物的自然狀态,都是不可避免要如此的。但是世間愚蠢的人,為自己謀私利,想要抗拒、違逆道的規律,其後果不覆滅也會受損失。
隻有聖人知道道是不可以違逆的,所以順從地對待,排除極端的、奢侈的、過度的,使不至于過度而對事物造成損害,天下就沒有禍患了。這是無所作為的極緻。堯、湯的時候不是沒有旱澇災害,而最終不會造成巨大損害的原因,就是能夠順應自然。《易經》的泰卦說:“利用天地的規律,幫助天地達到它們适宜的狀态,支配百姓。”三個陽爻在内,三個陰爻在外,是事物平安穩定的極緻了。聖人擔心過度會造成損害,所以對天地之道有所取舍并加以輔助,使之不至于過度,這就是所說排除極端的、奢侈的、過度的。
歡迎關注@澤光書院 ,讓思想充實生活。閱讀可以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