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清明節的來曆風俗古詩
清明節的來曆風俗古詩
更新时间:2025-04-05 13:48:07

清明節的來曆風俗古詩(和孩子一起了解清明節的習俗)1

一、清明節/節氣:清明

清明節的時間在公曆4月4日或4月5日,并且這一天是中國24節氣之一,是唯一一個由節氣變成的節日。從這一天起,氣溫開始升高,降雨量開始增多,是春耕春播的重要時節。

清明節是24節氣之一,也是中國最重要的祭祖掃墓傳統節日之一。

清明節的來曆風俗古詩(和孩子一起了解清明節的習俗)2

二、清明節的故事

談到清明節,有點曆史知識的人都會聯想到曆史人物介子推。據曆史記載,在2000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饑。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賞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從,唯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隐居綿山。

清明節的來曆風俗古詩(和孩子一起了解清明節的習俗)3

晉文公無計可施,隻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着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隻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

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清明取代了寒食節。拜戒子推的習俗也變成了清明掃墓的習俗了。介子推甯死不屈的氣節讓人感歎。現在紀念形多種多樣,為了使紀念祖先的儀式更有意義,我們應該讓年輕一代的家庭成員了解先人過去的奮鬥曆史,還有那些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安甯奮鬥犧牲的烈士們,感恩之心常在。

清明節的來曆風俗古詩(和孩子一起了解清明節的習俗)4

三:清明節的習俗

1.掃墓

清明節的主要習俗是掃墓。在這一天,人們都會前往他們的家族墓地進行拜祭,他們會鏟除墓地周圍的雜草,擦拭墓碑,以及用鮮花裝飾墓碑,然後放置貢品和燒紙錢。

清明節的來曆風俗古詩(和孩子一起了解清明節的習俗)5

.春遊、踏青: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清明節的來曆風俗古詩(和孩子一起了解清明節的習俗)6

3.放風筝:

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清明節放風筝的特别之處,是當風筝被放飛到高空時,人們會将風筝線剪斷,讓它自由飛翔,據說這樣可以帶來好運和消除疾病。

清明節的來曆風俗古詩(和孩子一起了解清明節的習俗)7

4.插柳:

因為介子推死的時候抱着一顆柳樹,所以柳樹被認為擁有一種可以對抗邪惡的神奇力量。清明時節,人們會将柳枝挂在門前,或拿柳枝進行掃墓。

清明節的來曆風俗古詩(和孩子一起了解清明節的習俗)8

5.蕩秋千:

明朝期間,蕩秋千是清明節的一個指定的娛樂活動。根據明朝的史冊記載,清明節也被稱為秋千節,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别是兒童所喜愛。

清明節的來曆風俗古詩(和孩子一起了解清明節的習俗)9

6.玩蹴鞠:

這是一項古老的中國足球運動。蹴的意思是踢,鞠是一種足球,裡面充滿了羽毛。蹴鞠是中國古代的體育運動,類似于足球。這是節日期間最喜歡的運動。據說蹴鞠是由黃帝創造的。

清明節的來曆風俗古詩(和孩子一起了解清明節的習俗)10

7.拔河

早期叫“牽鈎”“鈎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于春秋後期,開始盛行于軍中,後來流傳于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清明節的來曆風俗古詩(和孩子一起了解清明節的習俗)11

8.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四:清明節傳統食物:

1.青團:青團是江南地區的傳統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裡,再包裹進豆沙餡兒或者蓮蓉,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清香。

清明節的來曆風俗古詩(和孩子一起了解清明節的習俗)12

2.馓子: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食。

清明節的來曆風俗古詩(和孩子一起了解清明節的習俗)13

3.薄餅:福建省廈門民諺有雲“清明吃薄餅”。餅裡通常會加上海苔、蛋卷、蔬菜、辣醬等讓其口感更好。

清明節的來曆風俗古詩(和孩子一起了解清明節的習俗)14

4.芥菜飯:在福建省東部的許多地方,人們通常在清明節用芥菜米飯,以預防疥瘡和其他皮膚病。

清明節的來曆風俗古詩(和孩子一起了解清明節的習俗)15

五:清明節相關的詩詞

1.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羁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詢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處的村莊。

清明節的來曆風俗古詩(和孩子一起了解清明節的習俗)16

2:清明 王禹偁 〔宋代〕

無花無酒過清明,

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

曉窗分與讀書燈。

譯文:無花無酒的度過清明節,那蕭索的興緻猶如居于山野廟宇的和尚一樣。昨天從鄰家讨來新燃的火種,破曉時就在窗前點燈,坐下來潛心讀書。

3:清明 黃庭堅 〔宋代〕

佳節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隻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

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

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

滿眼蓬蒿共一丘。

譯文:清明時節,桃紅李白,含笑盛開。田野上那些長滿雜草的墳墓令人感到凄涼。

春雷滾滾,驚醒了冬眠中的龍蛇百蟲;春雨充沛,滋潤郊野曠原,使草木變得青綠柔美。

古有齊人出入墳墓間乞讨祭食以向妻妾誇耀,也有介子推拒做官而被大火燒死。

不管是賢者還是平庸之輩,千年之後又有誰知道呢?最後留在世間的隻不過是滿目亂蓬的野草而已。

4.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高啟 〔明代〕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譯文:全身衣服都沾滿了血淚和塵埃,戰亂結束了,但是回到故鄉也還會感到悲哀。

在風雨中,梨花落盡了,寒食節也過去了,有幾家的墳上會有子孫來掃墓呢?

5.清明即事 孟浩然 〔唐代〕

帝裡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莺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譯文:京都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人們的心裡自然就起了憂愁思念。

馬車聲在路上繁雜地響着,東城郊外微風拂柳一片蔥翠一片。

落花飛舞芳草齊齊生長,黃莺飛來飛去,成雙成對的蝴蝶嬉戲不已。

獨坐空堂回憶往昔,以茶代酒,聊以慰藉。

6.寒食 [唐]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譯文:

春天,長安城處處飄飛着落花;寒食節,東風把禦園柳枝吹斜。黃昏時,宮中傳出禦賜的燭火,

輕煙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

清明節的來曆風俗古詩(和孩子一起了解清明節的習俗)17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洗牛肚子用什麼東西洗
洗牛肚子用什麼東西洗
洗牛肚子用什麼東西洗?首先就是準備好一把鹽,鹽的顆粒盡量選擇比較大一些的,然後再牛肚的上面反複的搓,拿這種顆粒比較大的鹽搓揉的主要目的,其實就是為了除掉牛肚子上黏糊糊的液體,因為牛肚,它本身會有大量的髒東西,如果僅僅是用清水沖洗的話是洗不幹...
2025-04-05
傳統文化八大智慧
傳統文化八大智慧
什麼是中庸之道?《中庸》在開篇曾這樣說道:“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遺憾的是,現在大部分人卻把“中庸之道”看作笑料,當作笑柄!他們認為“中庸之道”就是說話兩邊都不得罪,遇事和稀泥,老好人,工作...
2025-04-05
跟乘風破浪的姐姐們一樣有魅力
跟乘風破浪的姐姐們一樣有魅力
6月3日傍晚,孫紅雷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我弱弱的問一下,怎麼沒有乘風破浪的哥哥們,瞧不起人嗎?”有網友說:“你是興風作浪的雷雷”讓大家笑岔了氣。不過網友這麼說也是有原因的,在《極限挑戰》偷拿村民門口的鋤頭被黃渤打趣“你這人幸虧當演員了,要不...
2025-04-05
治陽萎的煮湯法
治陽萎的煮湯法
芝麻據清代醫家黃宮繡的經驗,陽痿之人不宜吃芝麻,他在《本草求真》中說:“下元不固而見便溏、陽痿、精滑、白帶,皆所忌用。”獺肉俗稱水狗肉。性寒,男子腎陽不足之陽痿者忌食之。正如《本草圖經》中所說:“獺肉,消陽氣,宜少食。”清·王孟英在《随息居...
2025-04-05
荷蘭語的特點
荷蘭語的特點
可能很多人都經曆過這樣的尴尬:明明英語課本上講的,兩個人見面要說“Howareyou”,标準回答是“Iamfine,thankyou.Andyou?”真遇上外國友人的時候,發現人家根本不這麼說啊!不過相對的,在老家學習了漢語的外國人,到了中...
2025-04-05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