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應不應該上學前班?又到一年升學季每年的幼升小,都牽動着父母的心而今年因為疫情原因,課外機構不能進行線下課,也影響了很多想給孩子報學前班的家長可能爸爸媽媽們會擔心:,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孩子應不應該上學前班?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孩子應不應該上學前班
又到一年升學季。
每年的幼升小,都牽動着父母的心。而今年因為疫情原因,課外機構不能進行線下課,也影響了很多想給孩子報學前班的家長。可能爸爸媽媽們會擔心:
上不了學前班,我家上的公立幼兒園不能提前教知識,孩子上小學,能不能跟上啊?跟不上這怎麼辦啊?
從今天起,本号會選發一些舊文,希望對家有小一娃的爸爸媽媽有所幫助。
老讀者們,如果您覺得本文有益,可否麻煩您幫我點贊、在看、轉發?
我是一位教齡20年的小學教師,近些年一直在教低年級。身邊的朋友經常問我這個問題:從幼兒園升小學,要不要上學前班?為了寫這篇文章,我上百度搜了一下,有很多這樣的問答和文章,我也學習了一下,下面談談我的看法。
先給出答案:孔子說“因材施教”,要不要上學前班,沒有一個唯一的答案,要根據自己家和孩子的情況做決定。
01小學入學的情況我們先來看看小學入學的情況,教過幾年一年級,我談談自己的經曆。
一般來說,孩子6、7月份接到小學的入學通知書,然後在9月開學之前,有的學校會先召開家長會(強調!!!孩子入學,家長也要跟着學習,做好輔助工作),這時候家長可以先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設,和孩子的物質準備。請注意,家長的做法、态度——是不是重視上學,直接對孩子産生影響。
家長鄭重對待學校的要求,孩子會産生動力,上學後會努力達到學校和班級的各項要求,态度積極,表現也差不了。
然後,8月底,一般學校都會安排2天左右(時間學校自己定)的一年級新生培訓。這時候,孩子進自己所在的班級了。
2天,不會學什麼知識,主要是培養常規習慣——孩子能不能順利離開家長(而不是哭鬧,别看都上過幼兒園,有些孩子上學要重新經過分離焦慮),孩子會不會聽(老師的要求、安排),會不會坐(而不是一分鐘都呆不住,到處亂跑),會不會站(隊伍整齊),會不會排隊走(入學後集會特别多),會不會和同學相處。
正式開學後,大部分孩子中午在學校就餐(非強制),孩子會不會自己吃飯(這可和幼兒園不一樣,我們遇到過學生家長要求老師喂飯的)。
一入學,社會和學校對孩子的角色定位不再是幼兒,各方面要求,尤其是紀律,都比幼兒園提高了一大截。
您看,到目前為止,我提到的都和學習無關。
02 入學以後的情況我教過數學,也教語文。
每個省、市、區使用的教材各有不同,但是國家是有課程标準的,所以學習模式和知識點、要求大同小異。(以後找時間專門寫一篇教材介紹)
語文教材現在全國都使用統編版,教材圖書館都有賣,人教社官網也可以在線免費看,由于疫情原因,現在各年級下冊開放了免費下載,家長們可以翻翻看了解一下。
點擊右上角“人教版中小學教材電子版”。
入學一般一個月左右學完拼音,接着開始識字寫字讀課文。
現在的模式是盡早多識字、寫字數量比識字數量少一些,這個區分是在考試的時候要求不同,要求會認的字不會讓寫的,要求會寫的字是重中之重。一年級上學期的識字量和寫字量與下學期不可同日而語。
數學在一年級上學期主要是20以内的加減法,現在難度有逐年提高的趨勢。
就我和同事們工作的經驗,隻要孩子智力水平正常,接受這些知識都不困難。使孩子拉開差距的并不一定是學前的學習,而是習慣,包括家長和孩子自身的習慣。
比如學拼音,很多家長一看,一個多月就學完,那我得讓孩子提前學,不然哪能跟得上啊。
但是我曾經教過的學生(從一年級帶到三年級),我做過統計,有的學過2次拼音,甚至有3次的,也有沒提前學過的。
可能一開始,學過的的确有優勢,但是拼音是幫助識字的工具,會不斷使用,沒提前學過的同學,如果專心聽講,認真練習,在不斷的使用中鞏固,到了一年級下學期、二年級,就不是很能看出提前學過和沒有提前學過的差距了。
而有些孩子,集中反複多次出現的錯誤,往往是由于提前學的時候沒學好,家長又認為,提前學學沒關系,反正上學還要學,反倒導緻孩子開始沒學對,上學又覺得自己已經會了不用學(注意:孩子經常“覺得自己會”,是不是真的會?),一次也沒學好。
03 上學需要具備的能力
1.概括來說,孩子上學需要具備的能力,首先是聽。
聽,是聽話的聽。這裡的“聽話”,指的是能對聽有及時的應答。現在的孩子在家裡嬌寵着,很多孩子聽到人叫都愛答不理的,這樣上學可不行。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高人一等、出類拔萃,您想想,面對40多個學生,老師是更喜歡有禮貌的孩子,還是這個叫幾遍都不理的呢?
聽,還是聽講的聽。上課不認真聽講,原因很多,但是不聽講,吃虧的是自己。
雖然很多孩子知識面廣、家長水平高,但是畢竟學校教育是系統的教育,課堂上還是有很多家裡講不到的。
另外,經常有很多集會、班會,講各項活動(學校活動特别多,每月至少一次),講各項要求,如果孩子不會聽,您就對學校的事情難以知曉,總去問老師、問别的家長,自己也不好意思啊!
聽,還是聽話的聽。這裡的“聽話”,指的是遵守規則。有些人受各種書籍、媒體的影響,認為要培養孩子創新、個性,所以對“聽話”十分反感。
其實聽話與個性并不矛盾,就像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一對相互依存的矛盾體。
不會聽,導緻的後果可能是,您的孩子學習不突出,表現不優秀,就無法赢得同學們的佩服,離家長的望子成龍之目标,就越來越遠了。
2.自理能力孩子從早上到學校,下午放學,至少六七個小時的時間,需要自己放書包、拿出學習用具、每一節課前按照課表要求準備、寫語數作業、喝水、上廁所、吃午飯(拿飯、打湯),脫衣穿衣(天冷天熱、上體育課),交錢和各項通知回執(上學後各項收費都是孩子自己帶到班裡交給班主任老師,現在有的學校可以直接銀行卡扣款了)……不誇張的講,有的孩子連擦鼻涕紙都扔在課桌裡到處都是。
3.其他學習能力學習當然離不開讀書、寫字,學習好的同學當然更容易受到老師和同學的青睐,也更容易樹立自信。
但是,對于自己孩子的學習,家長們的目标不同,有的是差不多就行,怕孩子壓力太大,有的則要求嚴格。
其實,如果前面2條最基本的能力具備了,孩子能達到的水平都差不多。
剩下的,就是自己的努力了,肯定家長和孩子付出多的收獲就更多。要澄清的是,并不是學習多的孩子就一定累、厭學,學習少、家長要求相對低的孩子就一定比學習多的孩子更快樂的。
現在再回頭看這個問,題:要不要上學前班。
對于孩子不是很聽話、特别頑皮的,有必要接受一下紀律方面的強化。
對于孩子的學前沒有任何知識積累的,家長有能力可以自己提前滲透一點(數數、會聽故事等等。比如拼音,可以平時和孩子聊天的時候做遊戲:媽m-a-ma,讓孩子感受一下音節。滲透的方法改天另文介紹)
對于自理能力不夠的孩子,可以在家裡多鍛煉一下。
如果孩子具備了以上這些,我覺得可以不上學前班了。尤其是,很多并不正規的學前班,隻是給孩子提前上了一年級,知識沒學準确,卻倒了孩子學習的胃口,并沒太多好處。
PS:就想到這些。如果各位家長還有什麼問題,請給我留言。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