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是我國二十四節氣最後一個節氣,過了大寒,又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回。
人們常說“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言外之意,大寒已非常冷。實際上,大寒僅與小寒相對,它們都是表征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有的地區大寒溫度并不比小寒溫度低,大寒僅表明了古人看待寒冷氣候變化的一種趨勢。“大寒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我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的最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
大寒時節,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多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
“小寒大寒,冷成一團”的諺語,說明大寒節氣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時期。
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時段。
常年大寒節氣,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雨量僅較前期略有增加。
華南大部分地區為5至10毫米,西北高原山地一般隻有1至5毫米。
大寒節氣,全國各地農活依舊很少。北方地區老百姓多忙于積肥堆肥,為開春作準備;或者加強牲畜的防寒防凍。南方地區則仍加強小麥及其他作物的田間管理。廣東嶺南地區有大寒聯合捉田鼠的習俗,因為這時作物已收割完畢,平時見不到的田鼠窩多顯露出來,大寒也成為嶺南當地集中消滅田鼠的重要時機。除此以外,各地人們還以大寒氣候的變化預測來年雨水及糧食豐歉情況,便于及早安排農事。如“大寒天若雨,正二三月雨水多”(廣西)、“大寒見三白,農民衣食足”(江西)、“大寒不寒,人馬不安”(福建)、“大寒白雪定豐年”(貴州)、“大寒無風伏幹旱”(河北)等。
關于大寒的諺語有:
大寒大寒,無風也寒。 大寒不寒,人馬不安。 小寒大寒,殺豬過年。 過了大寒,又是一年。
大寒已到,新春将至。中醫講究天、地、人三因制宜,其中一方面,就是要求随着時間的變化而适當調整。
二十四節氣則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一年之中物候的變化都與節氣密切相關,大寒節雖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但卻是一年“運”、“氣”循環變化的開始,做好大寒節的養生保健是非常重要的。
每到大寒節,人們便開始忙着除舊布新,腌制年肴,準備年貨。
在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節慶,如祭竈和除夕等,最大的節慶春節也處于這一節氣中。
食臘八粥
小寒之後過15天就是大寒,也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
此時天氣雖然寒冷,但因為已近春天,所以不會像大雪到冬至期間那樣酷寒。
這時節,人們開始忙着除舊飾新,腌制年肴,準備年貨,因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就要到了。
其間還有一個對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臘八,即陰曆十二月初八。在這一天,人們用五谷雜糧加上花生、栗子、紅棗、蓮子等熬成一鍋香甜美味的臘八粥,是人們過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大寒迎年
大寒節氣,時常與歲末時間相重合。因此,這節氣中,除順應節氣幹農活外,還要為過年奔波——趕年集、買年貨,寫春聯,準備各種祭祀供品,掃塵潔物,除舊布新,準備年貨,腌制各種臘腸、臘肉,或煎炸烹制雞鴨魚肉等各種年肴。
同時祭祀祖先及各種神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舊時大寒時節的街上還常有人們争相購買芝麻稭的影子,因為“芝麻開花節節高”。除夕夜,人們将芝麻稭灑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諧音吉祥意“踩歲”,同時以“碎”、“歲”諧音寓意“歲歲平安”,讨得新年好口彩。
這也使得大寒驅兇迎祥的節日意味更加濃厚。
喝雞湯
到了寒冬季節,南京人的日常飲食多了炖湯和羹。
大寒已是農曆四九前後,傳統的一九一隻雞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選擇的多為老母雞,或單炖、或添加參須、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裡喝雞湯真是一種享受。到了臘月,老南京還喜愛做羹食用,羹肴各地都有,做法也不一樣,如北方的羹偏于粘稠厚重,南方的羹偏于清淡精緻,而南京的羹則取南北風味之長,既不過于粘稠或清淡,又不過于鹹鮮或甜淡。南京冬日喜歡食羹還有一個原因是取材容易,可繁可簡,可貴可賤,肉糜、豆腐、山藥、木耳、山芋、榨菜等等,都可以做成一盆熱乎乎的羹,配點香菜,撒點白胡椒粉,吃得渾身熱乎乎的。
尾牙祭
按我國的風俗,特别是在農村,每到大寒節,人們便開始忙着除舊布新,腌制年肴,準備年貨。
在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節慶。如尾牙祭、祭竈和除夕等,有時甚至連我國最大的節慶春節也處于這一節氣中。大寒節氣中充滿了喜悅與歡樂的氣氛,是一個歡快輕松的節氣。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習俗。
所謂二月二為頭牙,以後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農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樣有春餅(南方叫潤餅)吃,這一天買賣人要設宴,白斬雞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據說雞頭朝誰,就表示老闆明年要解雇誰。因此現在有些老闆一般将雞頭朝向自己,以使員工們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後也能過個安穩年。
精神——心情舒暢 所謂“暖身先暖心,心暖則身溫”。意思是說心神旺盛,氣機通暢,血脈順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溫暖,方可抵禦嚴冬酷寒的侵襲。因此在大寒時節,我們應安心養性,怡神斂氣。尤其是老人家,因今年大寒前後适逢春節,兒孫滿堂,此時精神調養還應注意避免過喜或傷心,減少心腦疾病的發生。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心境平和,使體内的氣血和順,不擾亂機體内閉藏的陽氣,做到“正氣存内,邪不可幹”。
生活——睡前洗腳 大寒時節,除了做到早睡晚起,防寒防風外,最好養成睡前洗腳的好習慣。俗話說“寒從腳起,冷從腿來”,人的腿腳一冷,全身皆冷。“飯後三百步,睡前一盆湯”,入睡前以熱水泡腳,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的皮膚和組織營養,降低肌張力,改善睡眠質量,對于預防凍腳和防病保健都有益處。特别是那些愛在夜間看書寫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覺之前,更應該用熱水泡腳。
運動——日出後運動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一碗藥”。冬季活動、鍛煉對養生有特殊意義。大寒時節的運動可分室内及室外兩種,可進行慢跑、太極拳、打籃球等體育鍛煉,但應注意運動強度,不宜過度激烈,避免擾動陽氣。同時室外活動不可起得太早,等日出後為好。
食補——固護脾腎,調養肝血 大寒的飲食應遵守保陰潛陽的飲食原則。飲食宜減鹹增苦以養心氣,使腎氣堅固,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宜熱食,防止損害脾胃陽氣,但燥熱之物不可過食,食物的味道可适當濃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類,保持一定的熱量。此外,還應多食用黃綠色蔬菜,如胡蘿蔔、油菜、菠菜等。另外,由于大寒适逢春節,一般家庭都會準備豐富的過年應節食物,此時要注意避免饑飽失調,同時可以多吃具有健脾消滞功效的食物,如山楂、柚子等,也可多喝如小米粥、健脾祛濕粥等進行調理。
起居——早睡晚起
“大寒”是冬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在起居方面仍要順應冬季閉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為了養人體的陽氣,晚起是為養陰氣。另一方面,古語有雲“大寒大寒,防風禦寒”,大寒時節除了注意防寒之外,還須防風,衣着要随着氣溫變化而增減,手腳易凍,尤其應注意保暖。
大寒的養生保健
天文專家解釋,“大寒”時節降水稀少,常有寒潮、大風天氣,氣候比較幹燥,是一年中氣候最冷時段。
這個寒冬時期有何保健注意事項呢?從節氣上來說,大寒正處于“四九”“五九”中,此時節寒潮南下頻繁,我國大部分地區呈現出一種持續“晴冷”的态勢。從中醫觀點看,秋冬就得養陰收納陽氣,到了寒冬季,更得重視陽氣的收藏。
保健建議1:早睡晚起
所謂“養陰”,其實指的是陽氣收藏。
中醫認為,從秋天起就最好早睡早起,而到了寒冬,則應該早睡晚起。
此外,還得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的保暖,才能順應自然界陽氣收藏、潛藏的特點。
如果違背了自然界秋冬陽氣收藏的規律會導緻“傷肺”,冬天容易發生“痿厥”的疾病。比如秋冬季節慢性胃腸炎,肌肉萎縮、疼痛等疾病等容易發生;肺性疾病(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等),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中風等)在秋冬也容易複發。因此,有以上這些病史的老年人在此節氣中尤其要注意保暖,早晚要少出門,避免感冒。早上應盡可能晚起,中午或下午可到戶外活動一個小時左右,外出時一定要加穿外套,最好戴上帽子、圍上圍巾。
保健建議2:溫補的最佳時節
初冬季節需吃柔潤的食物,如蜂蜜、銀耳、雪梨、甘蔗等,而到了現在這個寒冬季節,可以适當吃些牛、羊、雞、狗等溫性的肉類,也可以飲少許酒,活血通脈。如果内熱比較重,汗多舌苔厚,容易心煩失眠、口幹目澀、咽幹咽痛,則在烹饪這些食物時加點知母等苦寒的藥材,也可以配合吃豆腐、蘿蔔等清潤的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