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詩經.周南.桃夭
終于輪到寫這篇《桃夭》。
三百篇的詩經,文風大多質樸淡雅。唯有這篇《桃夭》,用了濃墨重彩的筆觸。隔着近3000年的曆史,撲面而來的豔麗秾華,撲面而來的風情熱烈。
桃花開的時候,盡情綻放的花瓣,照眼明媚,真秾華到了極緻。滿樹嬌紅爛漫,萬枝丹彩紛呈。桃花隆重熱烈的美,本就像一個女人情愛正濃、青春鼎盛的時候,等不急地要把滿腔的情意盡數傾吐,是那樣的恣情縱意,不管不顧。或開懷大笑,或斂首莞爾,怎麼樣都是美。
而《桃夭》中,除了描述桃花燦爛的外形之外,更賦予了桃花女子一樣“宜室宜家”的美好德行。比起《關雎》中直白樸素的表達,《桃夭》中對戀慕女子形象的描述更加濃烈生動,那桃花一樣豔麗的女子對待情感的表達方式,也分外飽滿熱烈,讓人一見傾心,難以忘懷。
清代學者姚際恒說,此詩“開千古詞賦詠美人之祖”,從這一朵被人們寄予宜室宜家厚望的桃花開始,三千年來讀書人心中最美的女子形象逐漸變得清晰可感,充滿生機。三千年來這一樹桃花深情地搖曳在曆代文人紅袖添香的夢裡,始終嬌豔飽滿而鮮活豐盈。
經過了三千年的風風雨雨,那份鮮活美麗,始終熱烈地綻放在中國古典文化的曆史長河裡,留下别樣的感動與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