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時候看的電視劇,蘇有朋飾演的張無忌學太極那段嗎?
張三豐:無忌,感覺怎麼樣? 張無忌:忘了一半了。 張三豐:現在呢? 張無忌:全忘了。 張三豐:可以了,上吧。
但我們不是張無忌,要記的也不是太極拳要訣。
我們要記的,
是“熟讀并背誦全文”
是考試前老師劃的知識重點
是考研能把自己淹沒的各種資料
但是我們常常都會記了忘,忘了記,記了又忘的輪回中掙紮。
那要如何打破這個魔咒,改善自己的記憶力,讓自己記東西又快又牢呢?
在此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記憶原理所在:
什麼是記憶力?
依據百科所記:記憶力是漢語詞語,是識記、保持、再認識和重現客觀事物所反映的内容和經驗的能力。
記憶,按方式可分為概念記憶和行為記憶。
概念記憶
所謂的概念記憶,就是對某一事物的回憶。如,科技是第一生産力,大象的體重很重等。這些隻是概念上的回憶。
行為記憶
所謂的行為記憶,就是對某一行為、動作、做法或技能等的回憶。這種記憶極少會忘記,因為都涉及具體行動的。如,踩單車、遊泳、寫字或潛水等。關于這些的記憶,或許很久不用的話會生疏,但極少會遺忘。
據說,人的大腦的記憶能力,相當于1500億台電腦(平均每台存儲80G)的存儲量。覺得記東西難,可能隻是困、累,或精神不佳。
我們平時的記憶,就是大腦通過編碼加工的方式,将即時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的。這是需要一個重複的過程的。
也就是說,即便你一天内,連續花了3個小時背一篇文章,最後獲得的,也隻是一個快速遺忘的即時記憶。
但如果你将這三個小時,拆分成早午晚各一個小時去背,那大腦就有了一個編碼加工的過程,将即時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這樣記得更牢也更長久。
同樣都是三個小時,一次做完和分三次來做,效果完全不同。
因此,相比于集中記憶,間隔記憶是一種更為高效的方法。
比如,大學背單詞的時候,我不會拿着詞典書背整個上午。
我會先确定今天要背的單詞,先過幾遍,有一個初步的印象。
洗衣服的時候,我會利用藍牙耳機再聽幾遍。到了晚上,睡覺前我又會拿出來過幾遍。
這樣我既可以利用零碎時間,又不會感到背誦的痛苦,記得還很牢。
就是靠着這種記憶方法,我很順利通過期考。
另外,我們在背誦的時候,不要一口氣往死裡背。
要适當地劃開幾個間隔,給自己一點時間,也給大腦一點時間,這樣它才能記住你想要記的。
跳廣場舞的大媽記憶力比你活躍也許你會說,這怎麼可能?
你先别不相信。
你可以留意一下小區裡的大媽們平時是如何八卦的?
你知道嗎?A棟9樓的老張家的姑娘又換新對象了。
你聽說了嗎?上周天剛搬到F棟的小黎是國企幹部呢。
你聽聽,換成是你,你能記得那麼清楚嗎?
這些經常跳廣場舞的大媽,以及清晨打太極的大爺,之所以上了年紀還能保持這麼好的記憶,是因為廣場舞、打太極是很好的有氧運動,而有氧運動能夠有效促進大腦健康,改善記憶力。
據科學研究,大腦在記憶時,對氧氣和營養物質比平時需求更大,而有氧運動可以促進人體呼吸和血液循環系統,改善大腦供血效率,促進大腦對氧氣和營養的吸收。
換句話說,記東西是個費腦子的活,你要時常給大腦“打打雞血”,它才能高效地持續為你運轉。
那我們平時可以做哪些有氧運動呢?
如果你不想和大媽大爺一起跳廣場舞、打太極,那最經濟實惠的就是慢跑了。
據百科資料,跑步不僅可以讓大腦的供血、供氧量提升20%,還能有效提高睡眠質量。
而且跑步并沒有什麼條件限制,基本有時間、有雙鞋,就可以了。
我從上高中開始,面對學是很難集中精神,效率低下,什麼都學不下去。
後來有位年長的姐姐建議我試試慢跑。我每天堅持早起晨跑半小時左右。一個多月後,學習時大腦就會異常活躍,效率很高,記東西也比以前快了很多。
此外,遊泳、騎行、打羽毛球、跳舞、健身操等,都是很好的有氧運動。
記憶有捷徑,學會挑重點你一定有過這樣的體會:
哈,終于看完這本書了,感覺自己學到了好多。
然後再回想一下,啥?我讀這本書講什麼内容?
隻能說,這是一種正常情況
因為對常人的大腦而言,一本書的信息密度是很龐大的,我們在閱讀時,是在無差别地攝入這些龐大信息。
但大腦不是計算機,并不擅長存放大量信息,所以導緻感覺什麼都沒記住,你需要不斷溫習。
比如前段時間學做菜,跟着視頻學習,前後忙了大半天,還是放錯調料,火候要麼大了要麼太小…
但是大腦也有它自己的優勢——邏輯和聯想能力。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優勢,運用“關鍵信息——邏輯串聯”的方法,記住大量的内容信息。
那這要怎麼做呢?
我們可以使用思維導圖。
比如前段時間看完《一個人就一個人》後,首先我将其中的關鍵信息提取出來,然後找出它們潛在的邏輯關系,最後在思維導圖上将它們串聯起來。
做出思維導圖後,突然間,我就好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脈,一股内力貫通全身,整個人神清氣爽,書裡的内容,一點點湧現出來,就好像練成了記憶神功。
這種“關鍵信息——邏輯串聯”的方法,就是一條便捷的記憶途徑。
它不僅能夠幫助你搭建記憶的框架,還能讓知識快速連接起來,使回憶可以輕松獲取信息。
那麼,要如何做好一個思維導圖呢?
1、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和工具
一般來說,自己手寫畫的思維導圖,記憶是最深刻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除了手寫,手機端有幕布,電腦端有Xmid、mindmaster,網頁版有百度腦圖、mindmaster網頁版等。
2、從内容中提取必要的關鍵信息
在不同的内容中,有些關鍵信息會很明顯,比如《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的七個習慣。但有些并不那麼顯而易見,這時就需要多看兩遍,先鎖定重點内容,再從重點内容中提取關鍵信息。
3、将關鍵信息用邏輯關系串聯起來
比如我上面的思維導圖中,不同的習慣分屬于不同領域的成功,而第7個習慣起着促進其他6個習慣的作用,這些都是他們的邏輯關系。
4、适當使用顔色将不同信息進行區分
顔色能強化我們對關鍵信息的印象,此外還能讓整個思維導圖,看起來更加好看且直觀。比如我上面的思維導圖中,因為使用不同的顔色,看起來就更有層次感。
要點總結1、記憶是一個編碼加工的過程,間隔記憶是比集中記憶更高效的方式。
2、跑步、健身操、遊泳等有氧運動能夠促進大腦健康,有效改善記憶力。
3、“關鍵信息——邏輯串聯”是一條“記憶捷徑”,可以讓知識立體,使記憶更容易提取。
4、思維導圖是“關鍵信息——邏輯串聯”很好的方式。
以上這些,就是讓我看越多忘也快逆襲成記憶小能手的幹貨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