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曾經感受了
好妹妹一個人的北京
跟着趙雷去“成都街頭走一走”
和郝雲一起
去大理感受風花雪月
夥着gai去體會一把重慶的江湖氣
也被張玮玮帶着遊曆了白銀飯店
浸潤在一座城市的人海中,芸芸衆生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在時間和地理的雙重維度作用下蒸騰變化,千千萬萬的困境和祈禱被變成了歌詞,再通過音樂人的眼腦手筆,以文字和歌曲的形式傾瀉而出,一不小心就唱過了一個時代。于是這些城市便不再隻是一個地名。從來不缺故事。因此,也不缺歌。
有歌為證
“我想念,南京、南京,美麗的城市,每個街角充滿的故事,對你的愛,譜成一首曲走心的旋律。”
全世界都在聽南京,全世界都愛南京
“莫愁湖邊走,春光滿枝頭;花兒含羞笑,碧水也溫柔;莫愁女前留個影,江山秀美人風流……”1984年,春節聯歡晚會上,“外地人”朱明瑛唱了一首《莫愁啊莫愁》,讓南京紅遍了大江南北。不僅在國内有極高的知名度,它還是許多外國團體訪華演出的曲目之一。
“仿佛我回到了 1998 年,你陪着我走進金陵飯店,點了一碗熱呼呼的皮肚面兩個人笑得嬉皮笑臉……”
2018年5月,另一個“外地人”王力宏在南京開了演唱會。演唱會前幾天,他在河邊坐了一會兒,寫了幾句短短的曲子叫做《南京,南京》,并上傳到了抖音。這條隻有19秒的視頻迅速跑到排行榜首位,有90多萬人點贊,有近15萬人使用這首音樂拍攝自己的短視頻。在這些視頻裡,南京的美食、南京的美景、南京人的豁達幽默……配着《南京,南京》的音樂,一一展現。
幾天後,王力宏在南京演唱會上唱了這首特意為南京創作的歌,他說:“我來南京那麼多次,這座城市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有很多的回憶,所以我就寫了這首歌,叫做《南京,南京》。”前奏響起後,全場沒有約定地開始了一場大合唱。
這首為南京“量身定制”的告白之歌赢得了南京人的喜愛,網友 @蟲蟲沖沖說:“謝謝你 讓我們在外的遊子更愛我們的家鄉”,網友 @居裡夫貓說:“南京對于我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南京RAP很好聽呢”,網友 @趙劍雨說:“我就在南京讀大學,謝謝你愛這座城市,我也愛南京!”
令人意外的是,天南海北的歌迷也被這首歌深深打動。歌曲上線那天,打開QQ音樂的彈幕,會看到一長串整齊的“隊伍”:“北京在聽南京”“上海在聽南京”“廣州在聽南京”“杭州在聽南京”“西安在聽南京”……無數網友表示“好想去一次南京”。
本地人or外地人,我們都是有歌的人
你有沒有看過,1912街頭,手提音箱、肩背吉他、路口張望的行人點一支煙,氤氲了車燈斑斓?你有沒有看過,夫子廟廣場,一竿麥、三寸空地、簡陋打光的旅人與喧嚣割裂,高唱着芸芸衆生?你有沒有看過,青蔥校園梧桐樹下、茵茵草地、教室角落的少年低吟淺唱,用詞曲訴說青春心事?你有沒有看過,城市車水馬龍裡劃地為營的小酒館,收容了一衆風情各異的駐唱歌手,攜故事于夜色中相會,不問姓名,但求一醉,酒醒天明,各赴前程?
不僅是本地人,連外地人也要唱一把南京。在歌裡,那麼多人的他鄉變成了故鄉。
“對這個城市有很多的舊情懷,所以就會寫出一些關于南京的歌,其實感受是更加深刻的,非常自豪地在一個外地的城市去演出關于南京的歌曲,還是蠻開心的。”鼓手陳秋雨屬于由四個外地人組成的Dreamon樂隊。在南京上了四年大學,這座城市就是他的第二故鄉。
他們把南京的每個地方唱成一首歌。讓不少人在經過孝陵衛,經過文苑路9号時,經過歌裡的那些南京地标時,忍不住單曲循環。樂隊的徐天曉是《家在浦口》的作詞人,雖然自己不是南京人,他卻試圖從南京本土人的角度,去寫長大後浦口的變化,用音樂叙述一個地方的變遷。“其實這就是音樂人的本能,把自己的生活寫成歌曲,這是音樂人的一種能力,是我們和别人不一樣的地方。當然我們也比較喜歡這個城市,所以我們想在這裡定居,想把它的美好告訴不在這個城市的其他人。”徐天曉說。
這麼一個外地人組成的“南京樂隊”在合作人臧唯眼中卻異常地道,“他們的音樂南京味兒比較重,因為他們在南京也是紮根了很多年了,給人代入感很強,而且這首歌的确很洗腦,一首歌我聽完一遍之後我能記住那些東西。”
南京故事多,請你來做客
無論是寫歌的人還是聽歌的人,歌與他們生命的某個階段都是對照的。幸運的是,這些藏在歌詞中的南京記憶與南京溫情,成了陪伴着每一個努力在大時代城市裡活出光彩的小人物奮力向前的“維生素C”。
“當然路上有很多人不支持你、有冷眼嘲笑,因為很多人現在不知道音樂人是幹嘛的,他覺得這事情不是個正當職業,”音樂平台上Dreamon樂隊歌曲的評論裡有不少是樂隊的朋友和學弟學妹,彼此接力為他們應援,這讓主唱兼吉他手曹翟很感動,也因此,他們把對南京的感恩之心寫進了歌裡:“因為這一路很多人在幫助我們搞音樂,所以對我們的怠慢我們并不在意,但對我們的好我們都記在心裡。”
很多人先看到民謠歌手翁大涵的《一盒南京》這個歌名的時候,可能想到的就是一盒很多南京人都愛抽的南京牌香煙。但其實他想說的是南京這座城市,他一直把南京當作一個盒子。
“一個很微妙的感覺,在沒有進入這個盒子之前,一直着迷于這個盒子,就像小孩看到一盒禮物就想拆開它一樣,”那種感覺一直到翁大涵來南京上大學之前。而對于夢想,對周遭,對前路的觀察和思考卻是從來到南京才真正開始。而之所以選擇留在南京,之所以能寫出這樣的作品,是因為南京給予了他太多溫度。
“聽得熱淚盈眶,沒有親身體驗,沒有把青春留在南京,你不會懂我。”
一位身在大洋彼岸的朋友聽了民謠歌手翁大涵的《盼兮》後熱淚盈眶,在他轉發朋友圈的留言裡,他這樣寫道。
來源:創意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