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思科技上市前市值?10月28日Facebook更名META(意為元宇宙)這一大洋彼岸的小小舉動,掀起了A股市場的一個大波浪10月29日,VR和元宇宙概念股爆發,消費電子龍頭歌爾股份、藍思科技表現搶眼,其中藍思科技更是以7.42%的漲幅重回千億市值之上,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藍思科技上市前市值?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藍思科技上市前市值(估值處于曆史低位的行業龍頭) 藍思科技上市前市值(估值處于曆史低位的行業龍頭)1](/uploads0/70cFvnSh_Q1YnxGkpoWK1HF6hhy/it/u=2330044081,4222128332&fm=253&gp=0.jpg)
藍思科技上市前市值
10月28日Facebook更名META(意為元宇宙)。這一大洋彼岸的小小舉動,掀起了A股市場的一個大波浪。10月29日,VR和元宇宙概念股爆發,消費電子龍頭歌爾股份、藍思科技表現搶眼,其中藍思科技更是以7.42%的漲幅重回千億市值之上。
PB與PE均處于曆史低位
盡管藍思科技上周五的表現搶眼,但是近一個月來,藍思科技卻是持續跑輸了市場。根據統計,自9月24日至10月29日,藍思科技相比全市場漲幅為-4.59%。
與股價的低迷相比,藍思科技的PB與PE卻令價值投資者眼前一亮。目前藍思科技的動态PE為24.1倍,而行業平均值為70.13倍。藍思科技的PB也處于2019年7月以來的低位。這兩個數值之低,已經表明藍思科技具有極高的投資安全邊際。
連續三個季度增長
與藍思科技PB、PE不斷走低相對應的則是公司營業收入與淨利潤連續三個季度增長。10月25日晚間,藍思科技發布《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公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339.26億元,同比增長30.07%,歸母淨利潤32.97億元。
藍思科技的一季報和半年報顯示,一季度和半年度的營業收入分别為119.904億元和213.9114億元;一季度和半年度的淨利潤則為12.0579億元和23.0819億元。
新增賽道打開想象空間
今年藍思科技開啟了新能源汽車産業鍊的布局,在新的戰略布局方向上,公司大幅增加了資金與資源投入,建設了新的園區、招募新員工和管理人才,布局了新的工藝和技術。
從市場規模來看,藍思科技新切入的新能源車産業鍊這個領域有上萬億市場容量,藍思科技的目标市場體量足以支撐公司開啟新一輪的規模化成長,因而目前費用的增加必然帶來新一輪的利潤增長。
目前,藍思科技已經與寶馬、奔馳、大衆、理想、蔚來等知名車企建立合作關系。截至2021年報三季度,藍思科技新能源客戶數量已增加至二十家以上。具體到實際産品上,據了解,藍思科技圍繞智能駕駛艙及周邊結構件,研發、批量生産了包括車載電子玻璃及組件、車載中控屏(結構與功能零部件及組裝)、儀表盤組件、B柱、車載裝飾件、車身結構件、導航儀等諸多種類産品。
股價後勁十足
作為布局消費電子和新能源汽車供應鍊的龍頭,藍思科技除了在新領域上的開拓,還在其原有産業鍊的上下遊進行延伸,尤其是憑借在消費電子領域多年深厚的技術積累,強勢介入汽車智能座艙領域,并取得不俗成績。
相比于光伏、消費電子、智能座艙等行業上市公司動辄5、60倍的市盈率,藍思科技目前24倍的市盈率意味着該公司的股價後勁十足。這一點從藍思科技最近公布的回購公告可見一斑。根據該公告,藍思科技拟回購不低于3億元且不超過5億元公司股份,回購股份價格上限為30元/股。從回購動作來看,藍思科技顯然認為公司股價已被低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