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大概是曆史上唯一作為敗軍之将,而能名垂千古的曆史人物。260年,當蜀漢後主劉禅追谥關羽為“壯缪侯”,以古人的谥法而論,武而不遂曰壯,名與實爽曰缪。也就是說關羽雖然武力高強,可是平定天下的大志卻沒有實現,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到了清朝,或許是因為開國君王喜歡看《三國演義》的緣故,關羽便一舉超越曆史上的所有名将,成為與文聖人孔子并立的武聖人。那麼,這位武聖人關雲長,他波瀾壯闊的一生,又在華夏大地上哪些地方留下了他的足迹呢?
首先我們要講關羽的出生地,《三國志關羽傳》第一句話,關羽“河東解人也”,那麼這個河東解,究竟是今天的何處呢?河東,也就是黃河幾字形豎直那一段的東邊。打秦朝起,就在這一邊建置了河東郡,郡府設在安邑(今山西運城市夏縣北)。關羽并不是出生在郡城裡,出郡城向西,過了臨猗縣,方是關公故裡解縣(又有解良、解梁多種别稱)。故治在今山西臨猗縣臨晉鎮東南十八裡城西村、城東村之間,遺址尚存。
随着關公成為山西的一張名牌,如今關公故裡已經建設成為旅遊勝地,解州的關帝廟更是關公迷第一要去的所在。關帝廟位于解州鎮西關,北靠鹽池,面對中條,初建于隋開皇九年,中間不斷擴建重修,清朝康熙年間一場大火曾将古廟焚毀殆盡,後又重建修複,而今已基本上恢複了曆史的原貌。在解州關帝廟東邊,另有一座關帝家廟,位于運城市西南20餘公裡的常平村内。相傳關羽父母在此處一口井投井自盡,後人紀念,在此建祠奉祀,到金代便建成了“關聖家廟”。
圖-俯瞰運城鹽湖
關羽離開家鄉,流落至幽州涿郡,與劉備、張飛遭遇,演繹了一段桃園結義的故事,隻不過虛構成分比較大,最初的故事應該是形成于元朝的雜劇時期。河北涿州三義宮,是如今最早的祭奠劉關張的廟宇,出現在明朝中期,至今尚有碑文中記載:“涿之樓桑故有三義廟,祀漢昭烈皇帝,而以其臣關穆侯羽、張桓侯飛配焉。”
關羽的第三個比較重要的落腳點,則是徐州的下邳。下邳曾是漢初楚王韓信的都城所在,到東漢末年,便成為呂布、劉備與曹操争奪的主要目标。劉備殺掉曹操安排的徐州刺史車胄之後,關羽便坐鎮下邳行太守事,劉備自己則去了小沛。稍後曹操讨伐徐州,劉備一溜煙去投奔袁紹,關羽則被圍困在下邳的土山之上,最後與曹操訂立所謂降漢不降曹等三個約定,故事發生地,就是這裡。
但是今天下邳城已不複存在,因為康熙七年一場大地震,使得下邳縣城地陷,已成一片低窪水域。具體位置在今江蘇省徐州市睢甯縣北部的古邳鎮,下邳古城遺址已經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關羽降曹之後,斬顔良誅文醜,過五關斬六将,除顔良一事較為真實外,多為文學虛構,這裡就不再絮語。我們直奔關羽的最後輝煌之地:荊州!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西征途中,龐統中箭身亡,諸葛亮與張飛、趙雲等率兵入川支援,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的留守大任,便完全交給了關羽。
《三國演義》中的“單刀會”事件背景,便是發生在一年之後的事件——劉備已取得益州,于是孫權希望如約獲得荊州,劉備回複:得到涼州之後再還荊州。于是孫權憤怒,魯肅與關羽單刀會,結果不歡而散。孫權分兵兩路,魯肅率一路兵牽制關羽,呂蒙則帶領一路人馬準備發起針對荊州南部的進攻。
此時的關羽,并不像小說裡那樣驕橫,還是有冷靜的判斷:當時他手裡有五千精銳,對外号稱三萬,準備渡河發起攻擊,攻擊對象便是甘甯的一千人馬。結果剛一發動,關羽便發現呂蒙、孫皎、潘璋數路人馬以及魯肅的本部軍,已經分道而至。關羽登時就明白了,東吳實力比自己強,于是立刻按兵不動,停止過河——稍後孫劉兩家再度達成和議,荊州的江夏郡、長沙郡、桂陽三郡劃歸孫權,而此次事件的那個渡口,便得一名,叫做:關羽濑!請注意,從那個時候起,就有此名。
單刀會事件,其實代表的就是孫劉聯盟的重大裂痕已然出現,結果四年之後,便發生了關雲長走麥城事件。那麼,麥城又在何處呢?湖北省當陽市境内,始建于春秋楚昭王時期。當下的麥城,早已因洪水侵蝕沖刷,流沙覆蓋淹沒,僅留有殘垣斷壁,一段土垣而已。而當年,失去荊州狼狽逃竄此處的關羽,僅剩三百餘人,城内幾乎沒有存糧。所以呂蒙料定:關羽隻能棄城而走,而要走無非兩條路,一是開門走大路,這個關羽斷然不敢;一是走城北小路,最終呂蒙便派出朱然五千兵,埋伏在城北,掩殺關羽,則關羽一定往臨沮方向走。呂蒙再令潘璋五百兵,在臨沮小路上設埋伏。結果,一切正如呂蒙所料。
至于麥城的确切位置,在上世紀70年代,曾有過一次較大規模的考古發掘,最終在如今當陽市東南的兩河鎮境内發現了古城遺址。雖然經過長年的雨水沖刷及人為破壞,僅能辨認出一段六百米的殘垣斷壁。但基本上已可以确認,這裡就是關羽走麥城之地。
湖北當陽城區西北三公裡處,有關羽的陵寝,坐西朝東,面臨沮水,即所謂關陵。2006年,該陵已作為三國時期古墓葬,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關羽遇害之後,孫權便将關羽首級送到曹操處,而以諸侯的級别待遇将關羽的屍骸安葬在此——曹操也知其中厲害,所以将關羽的首級妥善處置,他刻了沉香木的身軀,以王侯之禮将關羽埋葬在洛陽城南十五裡,并建廟祭祀。明萬曆年間,便将此處建為關林,到了清乾隆,又按照宮殿模式加以擴建,使之成為中國唯有的冢、廟、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經典建築,如今也成了4A級旅遊景區。對此,民間便留下了八個字,說關老爺“頭枕洛陽,身困當陽”。
至于當陽這邊的關陵,南宋時期在墓前修築了祭亭,元朝人又幫他修建墓門、墓道。明朝完成群體建築并正式命名。清同治皇帝則在此留下禦筆“威震華夏”金字匾額一塊。如今,這裡亦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所以可以這麼講,關老爺真的是雖敗猶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