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時候,隻有有單位的人才能夠享受到退休待遇的。退休老人領取的待遇一般稱之為退休費。退休費是由原用人單位發放的,其實是跟在職職工一樣按月發放,時間往往也是差不多。跟沒有退休之前形式上差不了多少,因此很多老人稱“退休費”為“退休工資”。
随着我國在1991年是全面實施企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參加養老保險的老人退休以後領取的待遇是基本養老金了。1995年我國開始陸續推動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1997年全面實施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2005年國家又再次修訂完善了基本養老金的計發方式,才形成了現在的養老金計算公式。
現在基本養老金計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構成。
基礎養老金部分:
基礎養老金=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1+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基礎養老金主要跟繳費年限正相關,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待遇越高。
現在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一些地區使用的是城鎮單位全口徑就業人員社會平均工資,一些地方使用的是報人社部财政部批準的養老金計發基數。全國目前普遍在6000~8000元之間,北京市、深圳市、上海市目前已經超過了1萬元。
簡單計算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理解為按照60%基數繳費12個月,可以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基礎養老金。
如果是100%基數繳費,12個月領取1%。300%基數繳費,12個月領取2%。
基礎養老金具有典型的縮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
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餘額÷退休年齡确定的計發月數。
對于單位職工來說,個人繳納繳費基數的8%,記入個人賬戶的錢數也是繳費基數的8%,也就是個人繳納的部分全部進入個人賬戶了。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近年來的記賬利率挺高的。2016年是8.31%,2021年是6.69%,比個人投資理财劃算多了。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計發月數,是2005年國家制發的計發月數表。實際上有關計發月數應該跟城鎮人員人均預期壽命相關,但是十幾年來一直沒有修訂過。50歲退休是195個月,60歲退休是195個月。按照十四五規劃,有關個人賬戶計發月數制度也會修訂完善的。
如果說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餘額有5萬元,60歲退休計發月數是139個月,經計算退休人員每月可以領取359.71元的個人賬戶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每一個省份都不一樣的。各省的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是該省确定以後報人社部、财政部備案後實施的。主要是針對建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制度以前的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計算的待遇。
比如說山東省的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
過渡性養老金=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建立個人賬戶制度以前的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1.3%。
1.3%是過渡性系數,其他各個省份一般是1%~1.4%之間。
這就是我們的養老金計算公式,主要包括三部分構成。
不過,有條件的單位也建立了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制度作為補充養老金待遇,這兩部分待遇是有限性養老,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跟基本養老金不一樣,不能稱之為養老金待遇的。#8月财經新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