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日)是農曆八月十五,恰逢傳統佳節中秋節。古人把農曆七、八、九月稱為“秋月”,而八月十五正好是秋月過半,所以叫作“中秋”。包括上海在内的江南一帶,習慣把中秋節稱為“八月半”。
到了八月半,你還隻是吃月餅、看月亮?其實上海的中秋文化可不止這些。
吃月餅
延續至今的中秋習俗就是吃月餅。作為拜祭月神的供品,月餅的由來曆史悠久。月餅一詞,在現存文獻,最早收錄于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中。
在中秋吃月餅象征團圓,最早出現在明代的詩句中,到了清朝,開始有許多詩詞體現這一寓意。清代上海人秦榮光作的《上海縣竹枝詞》中有一首這樣寫道:中秋賞月競開筵,月餅堆盤月樣圓。禮鬥香還燒大鬥,南園向最盛香煙。
月餅與各地飲食習俗相融合,發展出了廣式、晉式、京式、蘇式、潮式、滇式等月餅。在上海,中秋時節最盛行的月餅通常為兩式,即蘇式和廣式,而廣式月餅中最著名的莫過于杏花樓了。
杏花樓本身頗有底蘊,最早是一家叫作“生昌番菜号”的廣式甜品店,創辦于1851年。1883年9月在《申報》登載啟示,遷至福州路現址,改名杏花樓。随着福州路的發展興盛,這家小店的生意不斷興旺,易主經營之後,擴建裝修成飯店(菜館),經營粵菜。杏花樓月餅進入上海近百年,其傳統的豆沙、蓮芸、椰蓉、五仁已成為“四大金剛”。
齋月宮
除了吃月餅,秦榮光的詩裡還提到了昔日上海中秋時節的幾個重要風俗,即齋月宮和燒鬥香。
齋月宮是一個很有風雅的習俗。在古代的江南地區,中秋往往從齋月宮開始。齋月宮就是“祭月”的另一種說法。《清嘉錄》記載,這一天,家家戶戶準備瓶花、香燭,小孩在月下跪在地上舉雙手行禮,在燈前嬉戲,稱之為“齋月宮”。
古時候,每到農曆八月十五晚上,人們會在庭院裡,放上個小桌子,擺上香爐,供奉月餅、各式水果,一家老小侍立桌旁。等月亮升上半空時,點燃香燭,婦女先拜,兒童再拜。有些地方拜月需要安放月宮符像,不過上海沒有這個習俗,人們隻需要向空中祭拜而已,必備的供奉品一般是芋艿和毛豆。
賣糖芋艿——清末《圖畫日報》
清代寶山人周兆魚的《潛溪雜詠》這樣說道:芋魁大豆瓣香燒,玩月相邀夜漏分。走過三橋風露重,涼痕怕浣藕絲裙。由此記錄了當時上海人過中秋的傳統習俗。
“潛溪”就是今天的寶山區大場鎮。古時在寶山地區還保留了“走三橋”的風俗,到了中秋這天,婦女群遊,必須要走過三座橋,有驅除疾病的寓意。
1948年大場集鎮周邊地圖
在古代的上海,要走過三橋不必大費周章,因為河段平均不到200米就有一座橋,密集的地方百米有一橋。上海地處江南水鄉,河道密布,水渠縱橫,舊時縣城城牆周長僅9華裡(合5公裡多),面積不足2平方公裡,城内有肇嘉浜等衆多河流,僅肇嘉浜就有十幾座小橋。
燒鬥香
燒鬥香也是江南地區的舊時風俗。齋月宮的時候,上海人往往要燒鬥香。
“鬥香”也叫作“香鬥”,是一種線香和馬糞紙做成的“鬥”狀物,大小不一,外圍糊有三圈五彩紙,像一個箍,中間貼上“月圓人壽”等字樣的剪紙金字。香鬥裡面盛放木屑,中間豎立一株用檀香紮成的大主香,名“龍頭香”,四周還會鋪上一些碎的檀香等。
賣香鬥和賣檀香——清末《圖畫日報》
鬥香一般要專業的民間藝人花費兩天的時間制作而成。“鬥”有魁星的意思,鬥魁一般指的是主宰文運的星宿“文昌星”。所以,燒鬥香也有祈福團圓、金榜題名的寓意。
“禮鬥香還燒大鬥,南園向最盛香煙。”詩裡提到的“南園”在上海老城内,本來是明代喬炜的别業,清康熙年間李氏買下來後改名叫也是園(今也是園弄、凝和路一帶),後來園内建了一個稱為“蕊珠宮”的道觀,裡面也建有奎星閣。每逢八月十五,婦女們也會到這裡燒鬥香。
也是園——清末《申江勝景圖》
蕊珠宮——清末《圖畫日報》
1904年,也是園一帶地圖
走月亮
中秋時節的婦女們還有“走月亮”的習俗。宋代詩人朱以純《三山亭》詩下有注文:“華亭每中秋夜,有仙鶴下,婦女夜時,謂‘踏月’。”由此看來,當年華亭(即松江府)地區中秋之夜,皓月當空,仙鶴相伴,婦女們結伴在月光下行進,這就是“走月亮”。
清末松江府全境地圖
舊時,上海地區“走月亮”風氣頗盛。清代秦榮光《上海縣竹枝詞》還有一首這樣講道:鬥壇向晚篆煙籠,玉鏡澄澄炯碧空。港口夜闌喧士女,三更猶到蕊珠宮。
作者還在詩下面附了一段注:“鬥香之盛,蕊珠宮為第一。八月十五,竟日夜未辍也。”由此看來,當年上海婦女“走月亮”是通宵達旦的。
欄目主編:陳玺撼 題圖來源:圖蟲 圖片編輯:曹立媛
來源:作者:戚穎璞 張淵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