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務人員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往來款是個筐,啥都可以裝”,在大數據時代以前,這倒還真是會計實務的一個生動側寫,某些企業常常利用往來款科目行各種目的之便利。然而在計算機技術廣泛且深度的應用、信息高度共享的大數據時代,往來款這個筐是否還能“啥都能往裡裝”嗎?
在企業的日常核算中往來款是最容易确認、計量和報告的,往往憑借一張收據,一張進賬單就能成就一筆經濟業務一筆會計分錄,原始憑證上信息記錄極其簡單----“往來款”,由于缺乏其他證據支持、信息的不對稱,往來款錯綜複雜、交易頻繁,即便明知往來款有問題,稅務機關也很難還原真實的交易過程,判斷款項的真實性質,往往耗時耗力效果卻不明顯。
随着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往來款項的便利逐漸失效了,依靠強大的計算機輔助功能以及規範細緻的監管,稅務人員可以依據與企業資金往來的各種交易及關聯渠道,獲取相關信息,全國範圍内各機構信息及時共享,通過稽核對比,能快速的分析判定往來款項的性質,從前往來款作為稅務稽查的老大難,随之攻克;企業仍舊想通過往來款掩飾各種交易,不正确記載經濟業務,不規範會計核算,就已經為企業經營埋下了各種風險隐患。
那麼企業是怎麼把往來款變成風險隐患的呢,以應收款項為例:
應收賬款
應收賬款的風險主要是壞賬損失,款項不能收回的成因諸多;常理下,壞賬損失多與企業經營和管理不善有關;非正常情況下的壞賬損失就是人為故意的了,企業出于某種目的,如各種監管的營收指标,業績考核等等原因虛增收入,與之相關的應收賬款收不回來的,自然就是壞賬;除應收賬款外,其他應收款,長期應收款,預付賬款都同樣存在壞賬風險。
壞賬損失主要涉及企業所得稅,依據企業所得稅法,合理的壞賬損失,允許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那麼如何認定壞賬損失是否合理,就是個技術活了,目前稅務部門已經取消了壞賬損失的事前審批,由企業自行備案申報扣除,這很符合減輕企業負擔的稅政大方針,但是卻把确保壞賬損失真實合理的責任完全轉向了企業,所以某些企業要想摸稅前扣除壞賬損失這條魚,還得好好地斟酌一番。可不是啥樣的壞賬損失都能稅前扣除哦。
其他應收款
其他應收款除了會發生壞賬損失之外,更大的風險還在于其隐蔽性,包括但不限于隐藏收入,隐藏投資款,隐藏股東分紅,隐藏各種獎金補貼,抽逃出資,虛假出資,小金庫等諸如此類,其他應收(付))款才是往來款科目中那個真正的“大筐”。
本不應該在其他應收款核算的這些經濟業務主要涉及流轉稅及附加、企業所得稅、印花稅、個人所得稅等。
相應的還有應付款項的風險,小編就不一一羅列了。
那麼企業為什麼要在往來款項中裹挾着衆多不合規的會計核算呢,主要原因還是想少交稅;企業想要少交稅其情可原,但終究還是要合理合法的節稅,逃避繳納稅款是不合法的,随着監管力度加大和日趨完善的規章制度的頒布,在大數據時代,依舊把往來科目當成少交稅的防火牆,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稅收籌劃的需要了。
有些企業依舊通過往來科目達到少交稅的目的,一是财務人員的知識水平和認識有限,二是沒有合法節稅的意識,三是對稅收籌劃沒有足夠的重視。
想要節稅不僅要規範會計核算降低極低錯誤風險,還需要依據經濟業務和意圖,在高層次細細的籌謀,智慧源彙聚财稅精英,願為您提供周到的籌劃服務。
如果還想知道更多的話,就快關注會計學堂的頭條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