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基礎知識點整理?教學目标:1.能夠辨析常用的八種修辭手法,并熟知其作用,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現代漢語基礎知識點整理?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現代漢語基礎知識點整理
教學目标:
1.能夠辨析常用的八種修辭手法,并熟知其作用
2.拓展了解補充的八種修辭手法,感知表達效果
教學重點:掌握常用的八種修辭手法
教學難點:體會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教學過程:3課時
第一課時
常用的八種修辭手法:
一、比喻1. 比喻就是打比方,由三部分構成:本體、喻體、比喻詞。被比方的事物叫“本體”,用來打比方的事物叫“喻體”,聯系二者的詞語叫“比喻詞”。
例如:在比喻句“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中,“葉子”是本體,“舞女的裙”是喻體,“像”是比喻詞。
1. 比喻的作用。
一是使深奧的道理淺顯化,使人加深體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鮮明的印象。
3. 比喻的基本類型
(1)明喻: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像、如、似、仿佛、猶如、有如、一般、像……似的”等一類的喻詞。
例如:這些字帖挂在我們課桌的鐵杆上,就好像許多面小國旗在教室裡飄揚。
(2)暗喻:本體和喻體都出現,用“是、變成、成為、等于”等一類的喻詞。
例如:①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是一幅青山綠水畫。
②頭頂上盤着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3)借喻:不出現本體,或不在本句出現,而是借用喻體直接代替本體。
例如:①狂風緊緊抱起一層層巨浪,狠狠地把它們甩到懸崖上,把這些大塊的翡翠摔成塵霧和碎末。②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
二、比拟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兩種。
1.拟人就是把物當作人來寫,富裕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或思想感情。例如:
①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朱自清《春》)
②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③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裡,他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老舍《濟南的冬天》)
2.拟物就是把人當作物來寫,使人具有物的動作或情态,或者把甲物當作乙物來寫,表達某種強烈的愛憎感情。例如:
①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親早已迎着出來了,接着便飛出了八歲的侄兒宏兒。
②他無法統計失敗了多少次。他毫不氣餒。他總結失敗的教訓,把失敗接起來,焊上去,作為登山用的尼龍繩子和金屬梯子。(徐遲《哥德巴赫猜想》)
3.比拟的修辭效果 運用比拟能寓情于物,表達作者強烈的愛憎感情,可以使叙述生動形象,加強文章的藝術感染力,把抽象的事物描寫得有聲有色,可見可聞。
三、排比1. 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緻、内容相關聯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短語、句子或者段落排列在一起,使内容和語勢增強的修辭手法叫排比。
例如:①坐着,躺着,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兒趟跑捉幾巨迷藏。
②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2. 排比的修辭效果
排比可以增強語勢,提高表達效果。排比多用于說理或抒情。用排比說理,可以把論點闡述得更嚴密、更透徹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發得淋漓盡緻。
四、對偶1. (語法)結構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數相等、意義上密切相關聯的兩個短語或句子對稱地排列,這種修辭手法叫對偶。例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對偶有寬對、嚴對之别。有正對、反對、串對之分。
①正對:上下兩句意思相似、相近、或相補、相稱的對偶形式。如: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②反對:上下兩句意思相對或相反的對偶形式。如:謙受益,滿招損。
③串對(流水對):上下兩句的意思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的對偶形式。如: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2. 對偶的修辭效果。從形式上看:整齊勻稱,節奏感強,有音韻美;從内容上看:高度概括,表意凝練,易于記憶。
五、誇張1. 誇張是故意言過其實,對客觀的人或事物作擴大、縮小或超前的描述,以強調或突出人、事物某一方面特征的修辭手法。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秋浦歌》、《夜宿山寺》等,有些成語也包含誇張的意思:揮汗如雨、驚天動地、千鈞一發。文章中誇張的句子更多,例如:
①我從鄉下跑到城裡,一轉眼已經六年了。
②教室裡很安靜,靜得連針掉到地上都能聽到。
2. 運用誇張的目的。
深刻地表現出作者對事物的鮮明的情感态度,從而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通過對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們豐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質和特征。
六、反複1. 反複就是為了強調某種意思、突出某種情感,着意重複使用某些詞語、句子或者段落的修辭手法。
2. 反複修辭手法的幾種類型
(1)連續反複:連續出現同一個詞語或句子,中間沒間隔。例如:①盼望着,盼望着,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②争渡,争渡,驚起一灘鷗鹭。
(2)間隔反複:同一個詞語或句子不連續出現,有其他詞語或句子間隔在中間。
例如:①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羁絆。②賢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七、設問1.設問就是自問自答,引人注意,啟發思考。例如:①什麼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為。②這個人是誰?不是别人,原來是大明。
2.作用 除了引起注意外,還有啟發讀者思考,也可以加強作者想表達的思想。
八、反問1. 反問句就是用疑問的句式,表達肯定的觀點。反問句表面看似是疑問的形式,但實際上表達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問句之中。如:你們怎麼能不做筆記呢?
2. 作用 語氣強烈,具有無可辯駁的力量;能激發讀者感情,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重點掌握的八種修辭手法及其作
類别 |
作用 |
例句 |
作用分析 |
比喻:用具體常見的事物、情境或道理來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辭方法 |
可使語言形象、生動,把抽象的事理具體化、形象化 |
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 |
以虹的形狀比喻石拱橋的橋洞,形象生動地寫出石拱橋形式優美的特點,引起人們美的聯想 |
拟人:拟物為人,把事物人格化,将它寫成和人一樣有感情、有行為的修辭方法 |
增強語言親切感、形象性,使讀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鮮明的情感色彩 |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
用拟人的修辭方法寫出了春花豔麗、桃李争春的熱鬧景象,使讀者感到親切、形象 |
誇張:運用豐富的想象,為了更突出、鮮明地勾畫某一事物而對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傳神的擴大或縮小描述的修辭方法 |
可以增強語言的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在增強讀者對作者主觀感情、态度和理解上起積極作用 |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
形象地寫出了黃河封凍之快,突出了北國的嚴寒 |
排比:把内容緊密關聯、結構基本相同或相似、語氣基本一緻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句子或短語遞相排列,用來表達相近或相關語意的修辭方法 |
便于把複雜的内容表達得比較集中、透徹、感情強烈使氣勢貫通、流暢,使形式整齊,音節響亮 |
他不能擡頭,不能睜眼,不能呼吸,不能邁步。 |
具體描繪了祥子在暴風雨中拉車的感受,渲染了在惡劣的環境下祥子的痛苦、無奈,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
對偶:用結構相同,字數相等,内容關聯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辭方法 |
句式整齊,形式美觀,凝練集中,音韻和諧,節奏鮮明,讀來朗朗上口 |
(望)長城内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
描寫了冬季北國氣候嚴寒冰雪覆蓋的壯闊景色,讀起來音調铿锵,節奏明快,更增強了表現力 |
反複:根據表達的需要,使同一個詞語或句子一再出現的一種修辭方法。包括連續反複和間隔反複 |
可以強調突出某一事物,表達綿綿不斷的情思或加強語氣,突出感情 |
盼望着,盼望着,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
“盼望着”一個短語連續反複,表達對春的喜愛,盼望春天早日到來的急切心情 |
設問:先提出問題,然後緊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說出來的修辭手法 |
可以突出文章的重點,增強語言氣勢,引起讀者注意,發人深思有助于更好地抒情論理 |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
這個設問突出強調了來的是出使宮市的太監,寫出他們驕橫的神态 |
反問: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确定的意思,以加強語氣它的特點是用肯定的語氣表達否定的内容;用否定的語氣表達肯定的内容 |
增強語言氣勢,可以使确定的意思得到增強,不容置疑,語感強,富有感染力 |
你不覺得我們的戰士是可愛的嗎?你不以我們的祖國有這樣的英雄而自豪嗎? |
在記叙了志願軍戰士的英雄事迹之後,用這兩個反問句抒發自己的感情,贊揚志願軍戰士的英雄行為。用否定的語氣表達肯定的内容,啟發讀者深思 |
除了上述八種修辭手法之外,我們還要拓展一下,補充八種,這些都會在閱讀中碰到,體會其表達效果,以提高我們的閱讀鑒賞能力。如:頂針、回環、互文、對比、通感,襯托、借代,雙關。
1. 借代 用借體代本體。不直接說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其上相關的事物來代替,可用部分代整體,可用特征代本體,以專名代泛稱。如:①讀點魯迅②紅領巾在街上跑③我買了台“康佳”④大胡子在吼叫着。作用①形象生動、重點突出,如:那一對西裝革履從前面慢悠悠地走過來。②簡潔、簡練,如:公園裡的長凳上坐着兩個人,一個“馬褂”,一個“西裝”。③靈活,不死闆,給人幽默感,如:從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鋤頭柄了。
2. 襯托 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類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襯,這種烘雲托月的修辭手法叫做襯托。運用襯托的手法,能突出主體,或渲染主體,使之形象鮮明,給人以深刻的感受。就是俗話說的“好花還要綠葉稱”。正稱:桃核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反襯:他年紀小,器量可不小。
3. 對比 是把兩種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的一種辭格。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運用對比可以使客觀存在的對立統一關系表達更集中、更加鮮明突出。兩體對比:有的人騎在人民的頭上:“呵,我多麼偉大!”有的人俯下身來給人民當牛馬。一體兩面對比:時間是勤奮者的财富,創造者的寶庫;時間是懶惰者的包袱,浪費者的墳墓。
4. 通感 又叫移覺,就是在描述客觀事物時,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移,将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的感覺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換,使意象更加活潑、新奇。如:①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②荷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着和諧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5. 雙關 利用語音或者語義條件,有意使語句同時關顧表面和内裡兩種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這種辭格叫雙關。就是平時我們說的“話中有話”。作用是:使語言幽默,生動活潑,增強表現力。諧音雙關:冬天穿裙子——美麗動人,豬八戒的脊梁——無能之輩;語義雙關:新事業從頭做起,舊現象一手推平(理發店廣告);語法雙關:有些歧義句,卻成就了另一種魅力;情景雙關:君子動口不動手。
6. 頂真 有的寫作頂針,又叫蟬聯、聯珠。用上一句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後的句子頭尾蟬聯,上遞下接,這種辭格叫頂真。如:嚴志和一見了土地,土地上的河流,河流兩岸陰濕的灌田,灌田上青枝綠葉的蘆葦,心上就漾着喜氣。(梁斌《紅旗譜》)
7. 回環 把前後語句組織成穿梭一樣的循環往複的形式,用以表達不同事物間的有機聯系,這種辭格叫做回環。如: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錢,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錢…… (魯迅《故鄉》)
8. 互文 指的是兩個短語或句子中,語義必須互相補充、互相拼合,才構成完整的意義,即:“參互成文,含而見文。”如: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将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古詩詞中大量應用,現代漢語中也有:這些人最喜歡的就是張家長李家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