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本地,東部、北部、西部多山,中部丘陵,西南是河谷沖擊平原。故整個地形像個“U”字。東北最高點為麻城康王寨,海拔1337米;最低點為麻城南部舉水河畔的陶家寨,海拔25米。
武漢市“8 1城市圈”覆蓋區域
孟姜岩:孟姜岩位于三河口鎮張廣河村東南,9.1公裡。相傳孟姜女尋夫路過此山。
躲軍寨:躲軍寨位于三河口鎮張廣河村東北6.2公裡。據傳當年北宋楊家五女将南征,部分敵軍上山躲避,故得其名。
棺材垴:棺材垴位于三河口鎮張廣河東北5.1公裡,據傳北宋楊家五女将南征得勝歸來。在清掃戰場時,将陣亡敵軍的棺材掩埋至此,得名。
管山:管山位于麻城市中館驿鎮、喻家河、三地交界處。山上原本有寺廟一所,相傳唐睿宗李旦與她的妃子曾在此避亂,故賜名紫金寺。此廟後毀于兵火,遺址現為村轄林場。
中館驿鎮:中館驿鎮位于麻城市中南丘陵地帶,緊鄰麻城市區西南部,簡稱中驿。唐、宋時代單是驿站。當時縣東有東館驿、縣西有西館驿、中館驿地處兩驿站中間,故名中館驿。
大勝山:大勝山位于麻城宋埠鎮西南3公裡。原名,據傳元末的陳友諒(原徐壽輝部将)率軍把朱元璋圍困在此山。朱元璋憑險據守、陳友諒則斷其糧草及水源,借以逼迫朱元璋投降。然七日後,陳友諒派兵觀察、卻見朱元璋兵營内糧、水俱充足,士氣依舊。久圍無望,陳友諒遂全部撤軍,是以朱元璋由此獲勝。故得名:大勝山。
拜郊城:拜郊城位于宋埠鎮東2公裡,亦名拜效堡。本是明乾當時即休官員陳楚産主持修建的。傳說張獻忠率寫路過此地,曾得到過陳楚毅的大力支助。後來張獻忠專程感謝,但卻并未見到陳楚産本人。于是張獻忠就在拜郊城對天一拜,并告之其後人要講禮貌,“不得于郊外拜之”。故以後改名“拜郊城”,簡稱拜郊。
泗洲嶺:泗洲嶺位于麻城福田河鎮。辛亥革命時期有位軍官是本地泗洲人,,犧牲後安葬在此,故此名。
得勝寨:
得勝寨位于麻城乘馬崗鎮得勝寨村。原各破寨村,由太平軍一部攻破此寨而得名。第二次國内革命戰争時期,王樹聲第将領率蘇區紅軍和農民自衛軍,憑此山險要地形,多次打敗國民黨軍隊。當地人民歡慶勝利、高唱贊歌“高高得勝寨、破賦樹聲威;山頂紅旗展、豪紳膽顫驚”。故更名得勝寨。為紀念革命先烈,今山上修有得勝寨紀念碑。
四品塆:
四品塆位于麻城順河鎮,因該村古代有人當過四品官而得名。
博士園:
博士園位于麻城鐵門、傳說直代該村以種菜為業,因有一人獲得博士銜而得名。
翰林院:
翰林院位于麻城中館驿鎮,因該村古代有一位姓萬的讀書人做了翰林,又有一個大院子,故名翰林院。
護兒山:
護兒山位于麻城福田河鎮東南。傳說:從前有一位牧童在此山上放牛,後遇狼。牛毫不畏懼,與狼厮鬥多時,牧童驚駭之餘,遂一口氣逃至他舅父家中。心回牛與狼厮鬥有時,鬥智鬥勇,後牛撕破狼腹,将狼腸挂在自己的角上後回家。主人誤以為牧童被牛觸死,憤怒之餘将牛殺死。次日,牧童回家向主人訴說事情經過,主人于是慚愧不已。後悔之餘無奈隻得将牛屍身葬于此山上,并立碑紀念,故有此名。
八成山:
八成山位于麻城三河口鎮張廣河村東南。傳說有一位很有名的禅師想在此,山建廟,以腳試地基,踩點幾腳後,山體晃動不已。認為此山基僅有“八成”穩,不宜建廟,故得名。
九歇山:
九歇山位于麻城三河口鎮東北。相傳明末黃柏山上有一位叫無念祖師的和尚,力大無窮。他從關廂小河頭挑不對3000斤重的石獅子,路過此山。僅歇肩(麻城方言休息的意思)九次,故得名。
部分素材來源于麻城地方縣志。
本文是@熊正濤 原創内容,轉載請注明出處。
歡迎大家一起在留言區探讨麻城曆史上的名人故事。歡迎點贊、關注。私聊麻城的古代近代曆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