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軍讓
【編者按 】有這樣一群正能量的人,他們既不姓周,也不姓吳,連《至德十二姓氏》(吳、周、蔡、翁、曹、辛、柯、汪、江、洪、龔、方)中也沒有他們,然而他們卻在潛心研究周吳文化,他們是傳播周吳文化的使者!他們永遠是我們學習的典範!我們為他們的付出表示摯誠的感謝!特别感謝付軍讓同志分亨深度好文。吳文化與周文化有着千絲萬縷、密不可分、血脈相承的必然聯系,也是中國百家姓氏中唯一以姓而命名文化之典範,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周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基石,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
祭天、祭地、祭炎黃祖先、祭宗廟神靈、祭先師先聖偉人,這是一個民族的根,一個民族的血脈,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繁衍至今的源頭。
禮有五經,莫重于祭,是以事神緻福。祭祀對象分為三類:天神、地神、人神。天神稱祀,地祇稱祭,宗廟稱享。古代中國“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祭祀有嚴格的等級,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隻能祭己祖先和竈神。
吉禮,就是祭祀之禮。祭,吉也,吉禮為五禮之冠。古人認為天地、宗廟、神祗關系到國運之興盛、宗廟之延續,在“五禮”吉、兇、賓、軍、嘉中,吉禮排位五禮之首。
古人祭禮為求吉祥,故稱吉禮,主要是對天神、地衹、人鬼的祭祀典禮。吉禮一般按祭祀規模分為大祀、中祀、小祀三類。大祀,包括祭天、地、宗廟、五帝、後等,是古代舉行的祭祀活動中最隆重的禮儀,一般帝王都要親自參與祭祀。中祀,是祭社、稷、日、月、星辰、嶽、鎮、海、渎、帝社、先蠶、七祀、文宣、武成王及古帝王等,一般由帝王派遣高官緻祭。小祀,祭司中、司命、司人、司祿、風伯、雨師、靈星、山林、川澤、司寒、馬祖、先牧、馬步、州縣之社稷等,由帝王派官員主祭;地方上的祭祀活動亦屬小祭。《周禮.春官.大宗伯》雲:“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示(衹)”,将祭禮對象分為天神、地衹、人鬼三類,每類之下又細分若幹等。祀天神:主要包括祭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雨師等,古代隻有天子可以祭天;祭地衹:主要包括祭社稷、五帝、五嶽、山林川澤、四方百物,即諸小神;祭人鬼:主要包括祭先王、先祖,祭祀必須在宗廟之中。
祭祀活動是人與神的對話,這種對話通過儀禮、樂舞、祭品,達到神與人的呼應。早在商纣時代,祭祀充滿在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無處不有。
近一個世紀以來,考古學者在黃土掩埋着殷商王朝最後的郡城—朝歌--河南安陽殷墟發掘出了數量驚人的被殘殺的屍骸,一起出土的甲骨文顯示,他們死于商人血腥的祭祀典禮。在殷墟一座宮殿旁邊,發掘出一百多座殺人祭祀坑,被殺人骨近六百具;商王陵墓區有一座人祭場,比操場大兩倍以上,出土近3500具人體,分别埋在九百多個祭祀坑中。考古人員在河南省鹿邑縣大清宮鎮的西周早期貴族宋國的開國國君徽子啟大墓中,就發現了5~35歲殉葬男女11人,商王把人不當人。這些遺址上的人祭做法,說明當時整個商朝的祭祀,除過牲祭以外,就是人祭。
商人興起于東方,他們統治的核心區在今日河南省東北部,屬于華夏世界的東方。對于西部的異族,商人稱為“羌”,甲骨文這個字形如大角羊頭,代表居住在山地、放牧牛羊為生的人群。這隻是一個泛稱,“羌”人包含着無數互不統屬的松散族邦、部落。商纣王之前的二百年,一位商王的王後“婦好”率軍征讨西方,把商朝的勢力擴張到羌人地區,保持隻對羌人的軍事征服。對于“周”這個西方部族,商周語言中,姜就是羌,所以周人也屬于廣義的羌人;他們形成部族後,才給自己冠以“姬”姓,而把周圍其他部族稱為“姜”姓。
據說商人早期是經營畜牧和商業的民族,所以他們把統治的人視同牲畜,并且用生意人的思維和諸神打交道。正如殷墟考古發掘所示,商人相信,上帝和祖先神靈主宰着人世間的一切禍福,而異族人的血肉,則是奉獻給上帝和祖先的最好禮物。甲骨文中的“祭”字,就是一隻手拿着肉塊奉獻于祭台。他們祭祀用人最主要的來源,就是羌人。甲骨文的人祭記載中,羌人占了被殺者的一大半。他們被稱作“人牲”。周族自己沒有文字。甲骨文“周”字是商人所造。商人對殺人獻祭有一個專門的動詞:“用”。無數片甲骨文都記載,商王“用”羌人男女和牛羊奉獻神靈。甲骨文中的“周”,是“用”和“口”兩個字的合寫;《說文解字》對“周”字的解釋也是“從用、從口”,在商人看來,“周”族特征,就是繳納供“用”的人口。商人将周人的“周”字還有一種更可怕的寫法:“用”字的小方格中點滿了點。甲骨文這種點代表鮮血,它來自被殺的人牲,是神明最新鮮的飲食。甲骨文還有專門描繪用獻血獻祭的字:一座凸起的祭台上,用點表示的血液正在淋漓滴瀝下來。按照甲骨文記載,商人用活人獻祭的方法有很多種。比較常見的是“卯”祭,這個字是人或牲畜被掏空内髒之後,對半剖開懸挂的形狀。事實上,羌人俘虜也确實常和牛、羊一起被殺死用作“卯”祭。按照習俗,神明享用祭品時也施加了祝福,所以典禮結束之後,獻祭者将分享祭品。
商人稱霸中原長達六百年,從沒有外來威脅可以動搖他的統治。而且,商人一緻認為,天界的上帝、諸神、主宰着人間一切禍福命運。已經死去的曆代商王、貴族,也都進入天界成為神靈,擁有大小不一的神力。那些神靈非常“現實”,隻保佑向他們獻祭的人。奉獻的人牲、牛羊越多,諸神就越高興,會保證獻祭者享受人間的一切。因此,商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向天地、山川、祖先之神不停獻祭,祭祀日程表排得滿滿當當,如同營養師的菜單。在甲骨文記載,商王會一次宰殺、奉獻三千名人牲,以及一千頭牛。
姬發牧野之戰勝利後,按照商人的慣例,在自己的都城鎬京舉行祭祀大典,将纣王的一百名幸臣、牧野戰場上頑抗的武将全身或割耳,獻祭父親的屈辱、長兄的慘死;還将五百零四頭牛奉獻給上帝和周祖先;還有二千七百零一隻豬、羊、狗,作為奉獻給山川、土地諸小神的祭品。
周武王滅商後,朝歌城被廢棄、掩埋,商人的這種風俗也煙硝如雲散 。周公制禮作樂時,頒布對武王從未發揮藥效的商人人祭制度的新政禁令,殺人祭祀的風習被嚴令禁止。所有新政的出發點,就是往昔那些清晨他開導兄長的關于“德”的說法,周公開始營建新洛陽,奠基時祭禮隻有兩頭牛;次日祭拜土地之神,用了牛、羊、豬各一頭。這種祭祀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祭祀是華夏禮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禮儀的主要部分,“禮有五經,莫重于祭”,是以事神祝福。祭祀對象分為三類:天神(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天上諸神,包括主宰宇宙之神及主司日月、星辰、風雨、生命等神。)、地衹(據民間傳說,地衹就是屬于地面上所有自然物的神化者,包涵土地神、社稷神、山嶽、河海、五祀神,以及百物之神。人鬼就是曆史上的人物死後神化的,包括先祖、先師、功臣,以及其他曆文人物。)、人神(人神,古代針灸宜忌說之一。)。天神、地衹、人鬼,周朝三大宗教神系之一。天有天神,地有地衹,人有鬼魂,前兩個屬于先天神,而後面的屬于由人而成的覺悟的聖人等。他們無有高低,都是無上、無下,超越一切的最智慧與完美的存在。泛指神仙。
古人相信宇宙的一切都由神來掌控。因此人們通過祭神的活動來祈求神靈賜福。每當祭神的時候,人們拿出貴重物品作為貢物,有的地方甚至用人的生命做貢品,以表示虔誠。祭祀,也意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天神稱祀,地衹稱祭,宗廟稱享。記載儒教《周禮》《禮記》與《禮記正義》《大學衍義補》等書解釋:古代中國“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祭祀有嚴格等級。天神地衹由天子祭,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隻能祭自己的祖先和竈神,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十月一是祭先祖。
原始時代,人們認為人的靈魂可以離開軀體而存在。祭祀便是這種靈魂觀念的派生物。最初的祭祀活動比較簡單,也比較野蠻。人們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靈偶像,或在石岩上畫出日月星辰野獸等神靈形象,作為崇拜對象的附體。然後在偶像面前陳列獻給神靈的食物和其它禮物,并由司主者祈禱,祭祀者則對着神靈唱歌、跳舞。祭祀禮節、祭品等有一定的規範。最好吃的東西作為祭祀供品向神靈或祖先行禮,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作者簡介】付軍讓,男,本科學曆,陝西省岐山縣古周原人,國家公務員,園林工程師,岐山縣國有崛山林場退休幹部,國有崛山森林公園省級規劃負責人。《岐山縣志》《岐山年鑒》《岐山縣地名志》編輯,岐山縣第一屆老科協專家服務團隊特聘專家;第二屆岐山周文化研究會理事、秘書長,岐山周文化研究會專家團隊專家。在省市報刊、雜志發表史志文章多篇并獲獎。論文入選廈門第四屆全國泰伯論壇及首屆浙江吳文化高峰論壇論文集粹并在兩論壇上發言,為廈門第四節全國泰伯論壇第一位次審稿人。曾著有《西周岐山曆史大地震震心場址尋考》《付軍讓周禮文化108講》、32萬字村志《落陽邑史》、10萬字《寶雞地情概覽岐山篇》及《崛山是岐山乃至中國文化的根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