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本是遊離于雲南,泰國等西南山區的民族,其前身古濮人至少在先秦時期就已出現在我國史書上。現今,老曼峨是最古老的布朗族寨子,建寨至少已有1370多年。這裡的布朗族也許是在曆史動亂時期遷入泰國,之後又遷回來建寨定居,同時也由于離泰國近,有很濃烈的泰國氣息,最老的長者稱為“佛爺”,舊時身上披的也是類似泰式袈裟。
據老曼峨老人介紹,最早的老曼峨布朗族先人最開始由泰國“發空竜城”遷 到“朗空”,之後經由老撾遷入越南,再到中國,輾轉定居在布朗山片區,帶隊長老稱為“達象”。之後有許多個家族陸續遷來,或分散在布朗山,孟海片區。
布朗族酷愛種茶的民族,千年尺度上他們的寨子在大山裡遊來遊去,飄忽不定,但隻要有布朗族居住過的地方就一定會有古茶園留下,如今很多哈尼族,拉枯族所屬的古茶園最初都是由布朗族種植。
老曼峨地理位置及古茶園老曼峨寨屬于布朗山班章村委會下轄的一個自然村,茶園位置海拔1300米左右,比老班章茶園略低,距離布朗山鄉鎮府16公裡,處在布朗山中部偏東北位置,占地68.4平方公裡。
老曼峨古茶樹分布在村子四周,分為15塊茶地,也有零散在房前屋後的,樹齡100至500年,古茶園總數3200畝左右,1999年開始種植小樹茶園,至今也有近4000畝,古樹茶以苦茶為主,小樹茶為甜茶,相比起來古樹苦茶是老曼峨的核心标簽,小樹茶台地茶品質處于中上,銷售不錯,名聲不大。
老曼峨—苦茶“苦茶”,苦得像黃連一樣,偏偏有這樣的茶友愛這樣的茶,啜一口,苦進靈魂,把面頰緊鎖,像忍受雨雪風霜一樣忍受“苦”的侵伐,人生所有的苦澀都被激發,化作兩行看不見的眼淚,沿蒼勁的面頰流下。喜歡苦茶的朋友一定是壯實的硬漢,是無畏的勇者,苦難與鬥争是人生最大的樂趣,哪裡有苦,哪裡便有“我”,偶爾悠閑片刻,便被視為難以原諒的恥辱,哪怕喝茶,巴掌一甩,老班章都被視為娘娘茶,一味在苦澀艱辛裡去找尋,最終迷在老曼峨。
雲南苦茶的苦,不似苦丁茶的苦,苦丁茶不屬于茶類,甘苦,清涼,效用似乎類似于廣東涼茶類,但已失了品茶的範疇。雲南苦茶的苦,是茶本身之苦,在品飲愉悅的基礎上加以艱苦;好的苦茶不僅是苦,更重要的是茶湯濃厚與回韻,苦意逼人,再苦盡甘來,春風拂面,是正道,強者之茶,風霜十年,一朝功成,則笑傲江湖。
老曼峨苦茶就是這樣,在3200畝的古茶園中,大部分是苦茶,也有部分古樹甜茶,和數千畝近年陸續種植的小樹甜茶,但曼峨苦茶,是行業苦茶的标杆,也是老曼峨的特色,有的茶人就愛喝單純的曼峨苦茶,但曼峨苦最多的用處還是流入市場,很多茶氣略缺,滋味不足的茶類,稍微拼進一些,便在濃度滋味上有很大的提升,如果原本是個香氣比較好的茶,那麼一拼之下,濃郁,茶氣,芳香全有了。所以老曼峨的苦,純粹喝的人不多,但也是市場上的一塊香饽饽,價格不菲。
純料老曼峨苦茶,新茶半年以内品飲價值不大,即使是愛喝苦茶的人也更在意苦後的回甘,而曼峨茶半年内新茶回甘效果并不甚理想,半年之後,苦澀回甘并存,那時才進入最佳的品飲時期。
苦茶其實分布很廣,有一個專門的苦茶種,種植比較廣,老曼峨不屬于此類,從生物學上講曼峨的古茶樹是從最原始的普洱茶種逐漸變異而來的,後期曼峨苦茶種也多有引種,布朗山許多小樹茶園都有種植,畢竟還在嫩,苦不過曼峨,回甘不過曼峨。唯有兩個地方的茶,苦過老曼峨,一個是勐龍鎮先鋒寨,一個是南糯山竹林寨,但這兩個地方的茶,苦澀不化,有苦意,卻無回甘,曆經轉化也是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