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最好的解決方案往往是最簡單的。自行車行業的一些創新可能會增加複雜性,但也有一些好主意可以使自行車更簡單有效,它們可使自行車更輕、更安靜、更易于維護,同時又不失性能。以下是一些少即是多、化繁為簡的例子:
彈性形變轉點
彈性形變轉點是利用碳纖維車架的形變來達到避震運動轉點效果。現在幾乎每輛XC自行車都采用彈性形變轉點,而取消了之前在後叉上的軸承或襯套轉點,這是有原因的。彈性形變轉點可以使得車架更輕,它們消除了許多小零件(軸承,螺栓,墊圈等),免除了多餘的轉點維護。
車架後部的轉點,通常隻能通過懸架的行程看到幾個旋轉角度。這意味着軸承可能會進一步磨損,因為力總是作用在同一點上,而由碳、鋼甚至鋁制成的柔性車架部件可以适應該運動範圍而不會疲勞。它們現在最常出現在行程為120毫米或更小的自行車上,但美利達剛剛推出了一款170毫米的彈性形變轉點山地車,所以随着制造技術的改進,我們會看到更多的長行程版本出現。
單盤
單盤傳動系統對于熱衷于山地車的人來說,好處幾乎無需贅述。它的采用能夠取消前變速器、線管的束縛,減輕了重量,車架也變得更加簡潔,同時可提供廣泛的齒輪搭配。對于新手來說,單盤的簡潔性對他們來說更容易上手,因為單盤易于安裝和維護,隻需控制後撥就可以了,不用像三盤那樣注意擋位搭配。
雖然這不是最新的技術,但現在該系統幾乎已經普及化了,很多入門運動車型也标配單盤。對于那些剛剛開始接觸山地車運動的人來說,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單轉點連杆
可能捍衛單轉點連杆會招緻很多抨擊,但不可否認很多車型還是使用了該結構。Horst連杆布局應該是目前最常見的設計,據稱,懸架在制動時可以更自由地移動。事實上單轉點的高抗上升值有助于制動時更加穩定。值得一提的是,多年來許多世界杯和EWS比賽都是在單轉點多連杆自行車上赢得的。
另一種是真正的單轉點山地車,其減震器直接安裝在後搖臂上。這意味着懸架力的任何進階或上升都必須來自避震沖擊。通過漸進式連杆,阻尼力也會在行程結束時增加,進一步幫助防止觸底反彈。
此外,氣壓後膽使得使用體積墊片調整彈簧的行進變得容易,而帶有負氣室或漸進彈簧的最新後膽比以前更适合線性杠杆曲線。
更多的行程
嘗試優化懸架性能有很多複雜的方法:花哨的連杆,昂貴的減震器、帶有惰輪的車架。但是,我們有一種可靠的方法來達到相同效果:給它更多的懸架行程。
增加行程并不一定會增加重量,成本或複雜性,但它從根本上改變自行車吸收沖擊力的有效性。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想要緩沖良好的騎行體驗,但可以通過鎖定或添加體積墊片來運行一輛長行程山地車。并不是說每個人都應該騎DH,但是與更複雜的懸架設計相比,讓越野自行車多10毫米的行程可能是一種更簡單,更有效的方法來改善抓地力和舒适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