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鄂爾多斯目前是“産煤大市不見煤”,煤基産業極大提高了資源轉化率。圖為伊泰集團精細化學品項目。(資料圖片)
鄂爾多斯的煤炭綜采現場。(資料圖片)
中天合創能源有限公司實行污水零排放,中水廠成了天鵝湖。烏甯夫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陳 力
改革開放以來,“煤炭大市”鄂爾多斯能源經濟迅猛發展,實現了由“農”到“工”的重大轉型。在鄂爾多斯幹部群衆的艱苦努力下,2017年,鄂爾多斯地區生産總值比1978年增長211倍。然而“一煤獨大”在為鄂爾多斯高速發展蓄能的同時,也形成單一化、重型化結構,新的增長點明顯不足。鄂爾多斯如何才能解決“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困境?又是如何延長煤基産業、實現多能互補的?記者日前進行了采訪調查
今年3月份,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内蒙古代表團審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希望内蒙古要把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做好。作為全國“地級市産煤冠軍”,鄂爾多斯肩負着能源經濟轉型發展重任。改革開放以來,鄂爾多斯通過煤礦技改、資源整合和企業兼并重組,不斷鞏固和提升“鄂爾多斯煤”形象。近年來,又進一步延長資源型産業鍊,大力發展煤基産業,開展多能互補,通過能源多元化發展,着力探索現代能源經濟發展新路徑。
原煤生産品牌化
40多年前,“山坳上的準格爾”一片荒涼。與鄂爾多斯市(當時的伊克昭盟)其他旗縣一樣,準格爾旗也是傳統的農業縣,農民們起早貪黑,土裡刨食。
但這裡和别處不一樣的是,農民在崖下溝底,刨着刨着就刨到黑色煤塊。多地農夫挑擔歸家,一邊是“桶頭”,擔的是水;一邊是“籮頭”,擔的是煤。多地農村房屋就修建在煤層上。農戶門前屋後堆放着煤,大大小小的礦點堆放着煤,有些地方連院牆、豬圈、廁所也是用煤塊壘起來的。
通過查閱當地的煤炭志和回憶錄,記者漸漸走進鄂爾多斯煤炭開發的“曆史隧道”。從1986年開始,農民辦礦風起雲湧,鄂爾多斯小煤礦遍地開花。高峰時,大小煤礦數以千計,公路上的運煤車輛動辄堵塞幾十公裡,外媒驚呼“半個中國都來鄂爾多斯拉煤”。然而,鄂爾多斯煤礦四處散布,難成氣候。如何提升鄂爾多斯煤的質量和整體影響力?
此後20年,鄂爾多斯經過了一輪又一輪煤礦技改、資源整合和企業兼并重組,全市煤炭産業現代化開采水平和集中度不斷提升,煤礦單井平均産能達到230萬噸以上,采掘機械化程度達到90%以上,井工煤礦煤炭資源回采率達到76%以上。全市煤炭企業壓縮到142戶,其中央企7戶、國企10戶、地方企業125戶,已培育形成千萬噸級以上企業17戶。根據塊煤、混煤、煉焦用煤、特低灰煤、石炭煤品種特征和低硫、低灰、低磷、低汞、低砷、低氯及中高發熱量品質特征,市裡完成“鄂爾多斯煤”原産地證明商标注冊。全市煤礦開展了安全保障、智能開采、綠色礦山、煤炭提質、科技創新、綜合利用等“十項提升工程”,樹立和鞏固“鄂爾多斯煤”的品牌形象。
目前,鄂爾多斯已探明煤炭儲量2102億噸,占全國的六分之一。2017年全市銷售煤炭6.2億噸,其中準格爾旗産煤占一半以上,成為“縣級産煤冠軍”,并在中國百強縣裡進位前二十。“中國出産的每100噸煤中,平均有17噸來自鄂爾多斯。”鄂爾多斯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王利民自豪地說。
縱向延長資源型産業鍊
煤炭大興于世,伴随着鄂爾多斯實現了由“農”到“工”的重大轉型。但“一煤獨大”在為鄂爾多斯高速發展蓄能的同時,也形成單一化、重型化結構,新的增長點明顯不足。如何才能走出“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困境?
鄂爾多斯市政府和人民認識到,延長資源型産業鍊勢在必行。本土企業伊泰集團率先進軍煤基産業,成為鄂爾多斯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突出代表。集團位于大路園區的16萬噸煤間接液化項目,把煤炭由黑色固體變成無色液體,成為資源轉化的國家示範項目。在家族内部,主抓原煤生産的老董事長張雙旺退居二線,主管煤化工的兒子張東海開始操盤,被當地稱作“賣炭翁向賣油郎成功交棒”。
如今,伊泰集團的煤間接液化技術已成功輸出到甯夏甯東。同時在集團内部也放大了生産線,形成了獨貴塔拉工業園區的120萬噸精細化學品項目,實現了資源鍊、創新鍊和價值鍊的高度統一。“伊泰成功實現了煤制油,試驗和儲備了項目、技術,對國家能源安全意義重大。”伊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張世奇說,“精細化學品項目的終端産品,比如液體石蠟、潤滑油等,原來都是從石油中獲取,如今從煤炭中獲取,煤基化工替代油基化工,對于改善我國‘富煤貧油少氣’能源結構功不可沒。”
在伊金霍洛旗納林陶亥鎮的山溝,内蒙古彙能煤化工有限公司的廠辦大樓和研發大樓格外醒目。“我原來在市煤炭局工作,現在負責彙能集團的煤制天然氣項目,較為完整地經曆了鄂爾多斯煤炭産業的轉型。”内蒙古彙能煤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建強帶領記者查看廠區,了解煤炭由固體變為氣體、再由氣體變成液體的流程。他介紹,企業從2012年4月來到這片溝溝坎坎的山區開工建設煤化工園區,到2014年10月一次試車成功,生産出煤制天然氣。在國内僅有的幾個煤制天然氣項目中,創造了試車時間最短、連續穩定運行時間最長和産品質量優于設計指标3項佳績。
從2006年開始,鄂爾多斯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先後開工并為全國示範。目前,全市已形成煤化工産能1428萬噸。投産、在建和獲得核準的煤制油産能500多萬噸、煤制天然氣産能240億立方米、煤制甲醇産能900多萬噸,均居全國首位,煤化工産業鍊也在向中下遊延伸、向中高端延伸。去年,全市煤炭就地轉化率達到18%,比2010年提高7個百分點。
橫向實現能源多元發展
鄂爾多斯發展現代能源經濟的探索是可貴的,成績是顯著的,但遇到的挑戰也是嚴峻的。首先是工業用水指标不足,提高煤炭就地轉化率為水所困。目前已經有獲得核準的煤制氣、煤制烯烴項目不能落實用水指标等情況。其次,新上項目遭遇能耗指标不足的瓶頸。煤炭的使用有單位GDP能耗、能源消費總量“雙控”要求。“十三五”時期的煤炭消費總量上限甚至不足以支撐一個新的大項目。此外,産業政策缺乏差異化調整,嚴重影響煤炭、電力等先進産能的釋放。面對這些困難,鄂爾多斯該如何破解?
“這些困難均需在下一步的發展中,各方密切配合,積極探索解決。”鄂爾多斯發改委副主任方振榮說,“但困難不能阻擋鄂爾多斯發展現代能源經濟的腳步。比如,水指标不足,我們就幫助農民搞渠道襯砌,節約農業用水用于工業進行‘水權轉換’。大力進行生态建設,減少向黃河沙塵排放進行‘水沙置換’。在盟市之間,通過出讓煤炭資源換水進行‘水煤互換’。能耗指标不足,我們就大力發展風電、光電、生物質電等可再生能源。”
鑒于沙柳餘料發電既能逆向拉動生态建設,又能節約用煤指标、置換用水指标,鄂爾多斯在烏審旗、杭錦旗布局了兩個生物質發電項目,沙柳原料基地以鄂爾多斯為軸心,已輻射到陝西的榆林、綏德,甯夏的中衛和内蒙古的巴彥淖爾,每年撫育沙生灌木100多萬畝,吸收二氧化碳40萬噸。與火電相比,沙柳發電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25萬噸。
目前,鄂爾多斯煤電裝機已達2031萬千瓦,同時形成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等新能源裝機114萬千瓦,初步形成了煤、油、氣、醇(甲醇、乙二醇)、醚(二甲醚)、風、光、水、火、生(生物質)多能互補、綜合利用的能源供給體系。其中,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規劃總規模200萬千瓦,一期50萬千瓦項目剛剛完成,占地10萬畝的“金沙藍海綠洲”蔚為壯觀:庫布齊沙漠深處,藍色電池光闆向陽旋轉,棚下種養,棚上發電,棚間旅遊,橫跨3個産業。
以解決問題、完成既定目标為導向,鄂爾多斯發展現代能源經濟思路逐步清晰:加快推進由“輸出為主”向“轉化增值”轉變、由“以量取勝”向“以質取勝”轉變、由資源單一粗放利用向綜合循環高效利用轉變、由先污染後治理向清潔生産轉變。目前,鄂爾多斯正重點打造國家清潔能源輸出基地、國家現代煤化工示範基地、國家現代能源技術集成基地和國家綠色能源示範基地。循環、低碳、綠色、安全的現代能源産業體系的未來清晰可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