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歡樂的同時,人們越來越看重的已經不是團圓或者屈原,而是假期,是跟心愛的人出去玩兒,不過吃粽子、挂艾葉等習俗還是有模有樣的。
吃粽子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粽子要做成這個形狀?
正兒八經的粽子
粽子起源之北方角黍
粽子的雛形,大概是北方之角黍與南方之筒粽的綜合。
先說北方的角黍。所謂黍,是一種米,也叫黃小米,五谷之一,有黏性。從新石器時期到唐朝,黍一直是人們的食物之一,也能釀酒。《詩經·國風·黍離》中就有“彼黍離離,彼稷之苗”的詩句,唐代大詩人孟浩然也曾在《過故人莊》中寫下“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角黍”一詞最早見于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鹜角黍。這個周處,就是《周處除三害》的主人公,西晉時期的人,他在《風土記》中還提到了角黍的做法:俗以菰葉裹黍米,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日啖之。
角黍
可見,角黍的做法是用菰葉包黍米煮熟,這和今天的粽子幾乎一樣。那麼,人們做角黍有何作用呢?除了在五月初五和夏至吃,更早的是用于祭祀。
古人在祭祀祖先和神靈時,常常會用到黍作為祭品。《禮記·月令》載:仲夏之月,農乃登黍,月也,天子乃以雛嘗黍,羞以含桃,先薦寝廟。
《禮記》成書于西漢時期,記載的大約是戰國至秦漢這一段時間禮儀,這就說明,至少在戰國時期,天子就會嘗黍來祭祀。
周天子
最早時期,黍是生黍還是做成飯?是直接放在祭祀的器具裡還是做成什麼形狀?我們不知道,但是最遲到漢朝,祭祀的黍就已經做成了“角黍”。(晉承魏,魏承漢)
為什麼一定要包成角狀呢?
其原因在于把黍飯包成角狀是對牛角形狀的模拟,而牛角在古代具有祭祀的象征意義。
先秦時期,天子祭祀社稷社為土地神,稷為谷物神)時,會用到牛羊豬三種動物,稱之為“太牢”(諸侯隻能用養和豬,稱為少牢)。這裡的牛,一定要是長着牛角的大公牛,因為這樣的牛才是最好的牛,既然祭祀社稷,當然要用最好的牛才有誠意。
太牢之禮
《詩經·周頌·良耜》:“殺時犉牡,有捄其角。以似以續,續古之人。”意思就是殺了一頭有長長的牛角的大公牛來祭祀,希望世世代代都能這樣美好。
可問題是,古代沒有先進的生産工具,牛是很重要的資源,殺得太多,用啥耕地犁地?祭祀也得悠着點兒,故而後來就用類似牛角的東西來替代牛,牛角狀的角黍就這樣出現了,人們在歡慶的同時,還會用牛角狀的觥來飲酒。
牛角行觥
粽子起源之南方筒糭
“糭”是“粽”的古體字。《說文解字》:“糭,蘆葉裹也。從米,聲。作弄切。”糭字的右偏旁本義為“斂足”,即裹腳,與米旁合在一起,表示“糭”是一種把米包裹起來的食物,沒錯,就是粽子。
筒粽在今天依然有,就是南方的竹筒米飯。由于南方人種水稻離不開水,所以他們常常祭祀水神,具體說就是蛟龍,人們常常把竹筒米飯投入水中,以祭祀蛟龍。
筒飯
這個習俗到南朝時,發生了變化。
粽子和屈原到底什麼關系?
南朝梁人吳均《續齊諧記》記載:“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漢建武中,長沙區曲忽見一士人,自雲三闾大夫,謂曲曰:‘聞君當見祭,甚善。常年為蛟龍所竊,今若有惠,當以楝葉塞其上,以彩絲纏之。此二物蛟龍所憚。’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帶楝葉、五花絲,遺風也。”
大意是說:竹筒米飯投入河中都被蛟龍吃了,如果竹筒上纏着楝葉,再用彩線系住就不怕蛟龍了。
南朝吳均
《續齊諧記》是一部神話志怪小說,我們常說,凡是不看作者經曆就解讀其書的,都是不科學的。吳均所處的時代,和屈原的時代很像,他也像喚醒君王,報答國家,所以用屈原的故事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這種志怪神話的小說很受人們喜歡,從此這個說法便流傳了下來。
從最早的喂蛟龍吃,到後來的怕蛟龍吃,不管蛟龍怎麼想,反正從此以後,人們開始在五月初五這天祭屈原了。
南北朝時期,雖然長期動亂,卻也促進了南北方飲食文化的交流,故而後來南方的筒粽和北方的角黍統稱“粽子”。等到隋唐時期,中國處于大一統時代,南方的五月初五吃粽子祭祀屈原逐漸成為全國性的習俗。
屈原
從此,五月初五成為端午節,每年這天還要放一天假。
據說唐武宗有一次大搞土木工程,端午這天想讓士兵加班,3000個士兵立馬不樂意了,差點鬧起來,吓得唐武宗立馬說放假三天,每人還發了幾匹布料,才安撫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