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内部論壇發布了公司監事會副主席丁耘因病去世的消息。
這兩天,國内跑圈又傳出一則噩耗。
10月8日,據國内多家媒體報道,“華為家事”認證賬号在華為内部論壇心聲社區發布了一則訃告,宣布公司監事會副主席丁耘因突發疾病于10月7日淩晨不幸去世,享年53歲。
此間,有報道稱,丁耘是在長跑28公裡後,因為心髒問題“沒有再醒過來”,不過,該說法尚未得到官方證實。
一時間,關于“長跑對身體的傷害特别是對于心肺的壓力”相關話題在社交網絡上引發巨大讨論。
作為丁耘的同屆同學,同時又是一名完成了世界馬拉松六大滿貫賽事的“嚴肅跑者”,并且還是企業高管中酷愛長跑的代表人物,毛大慶在自己的社交賬号上發表了對于長跑和猝死的一些觀點,并且分享了自己在長跑中總結的一些“安全法則”。
一系列關于猝死誘因的分析數據顯示,情緒激動和勞累,是導緻猝死發生的最重要因素。
長跑到底多危險?
事實上,前幾年時間,當馬拉松賽事在國内跑圈方興未艾,“猝死”就一直是路跑賽事的關鍵詞之一。即便是在疫情影響的特殊時期,每一年依舊會有一些關于跑者在晨跑或夜跑過程中或者跑後猝死的新聞報道。
而如今,當丁耘因突發疾病去世的消息和長跑聯系在一起,長跑特别是馬拉松,再一次被打上了“極限性的”“非常危險的”“不适合大衆參與的”“不必要的”這樣的标簽。
談及長跑與猝死的關系,毛大慶也引用了一系列事例和數據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運動猝死,是一個看似離我們很遠,實際上離我們很近的話題,就在今年6月,曠視的首席科學家孫博士在長跑後突發疾病離世,夏秋一替,悲劇再次發生,于是,“普通人不适合長跑”似乎成了一個不容辯駁的科學定論。
國外各項賽事的彙總研究資料顯示,運動性心髒猝死的發生率大約為每10萬人發生0.31到2.1次。相反,和運動無關的心髒性猝死的發生率大約為每10萬人43到55次。
運動和猝死的關系,其實沒有想象中那麼密切。
毛大慶就在自己的文章中寫道:“大數據,遠比某一個體事件帶給人們臆想中的判斷,更趨于理性,更接近科學,更有參考價值。”
毛大慶強調,長跑的過程中,當然也有可能出現情緒激動的時刻,更容易發生身體疲勞的狀态,但這絕不應成為人們遠離長跑運動的理由。“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病例高達50餘萬例,主要是心肌功能弱、高血壓、心髒病等因素。其中運動猝死比例極低。如果是因為擔心運動猝死而拒絕運動,這就是一種本末倒置,因噎廢食。”
不過,如何在運動中保證自身的安全,确實是一門大學問。
“于我本人而言,這些年來跑過了一百多個馬拉松,大大小小各種級别的越野賽,乃至于最近剛剛‘入坑’的鐵三,每一次賽事,無論規模大小,賽事難度高低,我最大的關注點永遠放在‘安全’上,安全完賽,是大衆參與群衆性體育賽事的基礎。因為我們畢竟是大衆,畢竟是為了身體健康,畢竟,我們沒想成為一名職業運動員。”
毛大慶分享了自己在運動過程中的四個“安全法則”,用他的話說:“要想真正做到安全完賽,一味的謹小慎微、臨深履薄,也是大可不必,隻要把握好四個細節,身體安全與運動體驗,是完全可以同步的。”
毛大慶分享了他的跑步經驗。
安全法則一:因人而異
首先,也是所有熱愛跑步的朋友都應達成的共識:跑步是很個人的事。
2小時、乃至2個半小時以内完成一場馬拉松,對于非專業運動員而言是根本不可能的。
毛大慶表示,我們必須要敬畏專業,尊重職業,需要了解的是,那些職業跑者,每天幾乎把全部時間用來跑步訓練和康複、休息,在餐飲補給上也有着極其系統的科學設置。
“跑步最重要的是個人的感受,而非與他人的攀比。”毛大慶坦言,自2012年馬拉松運動走進中國大衆視野後,在跑圈裡,有一種非常不值得推崇的風氣,就是配速攀比。很多頭回碰面的跑友,見面第一句是“PB多少”,第二句是“配速多少”,卻不考慮個人體質、跑量和個人跑步習慣的因素,“在我看來,跑步最大的魅力在于對自己身體的了解、理解,以及基于這些認知之上的掌控,從而在長期堅持運動的過程中獲得的巨大成就感。”
毛大慶推薦MAF180跑步法。
安全法則二:心率為王
心率,是毛大慶提到的第二個“安全閥門”。
“最近一段時間是,我跟随動境體育的于淼教練深度學習了MAF180跑步法,即以180減去實際年齡得到的數字為基準心率,在長跑全程維持這一心率,而不刻意關注配速。”毛大慶坦言,他在多年的運動過程中,很少佩戴運動手表。但自從學習了MAF180跑步法後,他開始佩戴帶有心率監測功能的運動手表,并将心率嚴格控制在127到135之間。
“心率是安全跑步最重要的顯性指标,當心率飙升到很高的數值後,還要強行維持高配速,對于身體的負擔必然加重,心髒發生意外的可能性也會驟然增大。”
煙酒和熬夜是跑步的大忌。
安全法則三:拒絕煙酒和熬夜
在掌握了心率跑的方法後,另一個安全運動的要點,就是在運動前必須要保證身體處于理想的狀态。
對于所有人,在飲酒、吸煙、熬夜等情況下是絕對應該避免劇烈運動的,不僅跑步,還有遊泳、騎行等運動,都應在身體狀态理想的情況下進行,才能保證其安全性。
“運動是一項與人體科學非常相關的事,既然我們熱愛運動,就更應該尊重運動的科學規律,并藉由運動讓自己戒除那些不良生活習慣。”毛大慶表示,“這些年,我見到一小部分跑者仍在維持着長期煙酒的不良習慣,在他們的眼中,馬拉松是馬拉松,喝大酒是喝大酒,對此我有些不太能夠理解。他們到底是想借此炫耀自己身體的适應性呢?還是真的熱愛馬拉松運動本身呢?”
在毛大慶看來,敬畏一項運動,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與認知自己的身體。
“要知道,煙酒都會極大地加重心髒的負擔,如果在喝酒前後跑步,心髒的負擔将迅速增加,極有可能因承受不住而出現狀況。”毛大慶提到了煙酒和熬夜給運動帶來的安全隐患,“同時,熬夜也會加大心髒負擔,長期關注職業體育的朋友應該知道,高質量、長時間的睡眠,是運動員康複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對于業餘跑者來講,為了有一個健康穩定的運動環境,更應保證睡眠,如果加班熬夜無法避免,那就隻能避免在熬夜後以一場跑步作為放松身心的方式。”
學會利用可穿戴設備檢測身體健康。
安全法則四:合理利用科學與醫學
最後,毛大慶提到了要認真地對待體檢,保證定期、定項體檢。
“盡管大部分企事業單位都會安排員工進行年度例行體檢,但那是面向全員的基礎體檢,對于有長期健身、長跑習慣的人,其實更應該關注和檢查與自己長期堅持的運動相關的身體指标。”
作為長跑愛好者,毛大慶提到了HCY指标檢查,以及longQT基因檢測。
“HCY是指同型半胱氨酸,要通過抽血化驗檢查身體是否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以及高血壓疾病,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這一指标的增加趨勢來預判心血管病症的風險。”毛大慶表示,“有條件的跑者,還可以查一下longQT基因,通過專業的基因檢測,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以及身體基因中存在突發心血管疾病的趨勢可能性,對自己的身體有一個全面、科學的認知,有助于更加安全的運動。”
此外,利用可穿戴設備檢測身體情況,同樣是一種科學的運動方式。不僅蘋果手表,如今,很多經過改良後的可穿戴設備,比如高馳、佳明,都可以幫助運動人士密切監測運動心率狀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