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作為傳統節日的文化内涵?在感恩祭祀的活動中,包含有許多知識和文化要點,需要整體掌握,才能建立起完整系統的文化認知,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清明作為傳統節日的文化内涵?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作為傳統節日的文化内涵
在感恩祭祀的活動中,包含有許多知識和文化要點,需要整體掌握,才能建立起完整系統的文化認知。
中國的祭祀文化是祀神供祖的儀式,需要備辦相應的貢品,然後再對道、德、天、地、神、佛、先烈、祖先行禮、獻祭,表示崇敬、感恩、緬懷、酬謝,并祈求保佑,具備系統的禮儀形式與行為要求。
心中的禮德,分為禮儀與禮德兩部分,現代人隻講外在的禮儀,而很少型之于内,把心裡面的禮德真正培養出來,這是目前教育當中最缺失的部分。雖然名之為所謂“德育”,卻而隻知道育于表,打造外在的形式,并不知道怎樣去育于内,不知道如何真正觸動心靈,使心靈産生變化。
古代文化所誕生的禮儀,實際上是為了通過外在形式來反饋到心内,使心裡面産生禮德能量的變化。所以,我們對于祭祀文化所表述的内涵,要提到一定的高度來認識,明白祭祀不是單一的形式表現,而重點是要表述崇敬、感恩、緬懷、酬謝之意。
現在每到清明節,很多子女都會到父母或祖先的墳上去轉一圈,但由于并沒有把身心融入到祭祀文化的精神框架裡去,沒有真正在墳前表述出對先人的崇敬,所以隻是一種盲目的信,的确是有點迷信的色彩。
我們是否能夠真正靜靜地站在墳頭前默思幾分鐘,感念一番:“我的身體來源于你們,你們生養了我,但是我這一生忙于生活,忙于生存,對你們甚少關懷,對不起你們。”
能夠回想和緬懷嗎?能夠真正對父母和祖先的恩情、恩德進行慎終追遠的反思和感應嗎?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心裡就會非常自然地升起一種感念,深切地感覺到時間太容易逝去了,自己已經失去了在生活中孝敬父母的機會,那麼就要從另外一個角度來進行感恩回報,繼承先人們的志願、誓願,把這一顆心承傳下去,要做得更好,不再給自己留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