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娃,再幹淨的媽媽都不會嫌棄自家孩子的便便臭,甚至許多家長像得了強迫症一樣,每天觀察便便的情況,成了名副其實的“檢屎官”!
其實寶寶的便便真的很重要,去醫院就診的時候,兒科醫師也會問寶寶的便便情況,因為寶寶的便便是他們健康最直接的晴雨表,很多小毛病都會從便便出現問題開始。
01便便很稀是否說明寶寶患腹瀉了呢?
媽媽們每次給寶寶換紙尿褲時,上面都會有大便。有時寶寶一天排便的次數會多達10次,而且便便很稀,這種情況正常嗎?是否說明寶寶患腹瀉了呢?
其實不然,新生寶寶的腸道尚未發育完全,加上寶寶排便情況與喂養狀況密切相關,因此寶寶的排便情況十分不穩定。需要強調的是,在為寶寶記錄便便次數時,隻有當大便的量大于“一湯匙”的時候,才能被稱為“一次”,如果隻是紙尿褲上粘帶了一點點,那麼就可以忽略。
母乳寶寶的便便通常較軟,甚至呈水狀,因此便便很稀媽媽也無需過分擔心。需要鑒别的是腹瀉時,寶寶的大便通常呈液态、且很臭,還可能帶有黏液,甚至寶寶還會伴有發燒或體重下降的情況。
02寶寶正常的大便是什麼樣子的?
寶寶大便的形态與很多因素有關,比如寶寶月齡、喂養方式、是否添加輔食等。從出生到1歲這段時間,寶寶的便便會從形、味、色上發生很多變化。
(1)新生兒的正常大便
新生兒(即出生到28天的寶寶)剛出生兩三天時會排出胎便。胎便粘稠,呈黑綠色,由膽汁、黏液、腸壁細胞、分泌物和羊水等構成,胎便的排出說明寶寶的腸胃系統開始正常工作了。
(2)母乳寶寶的正常大便
當寶寶胎便已經排完正常吃母乳時,寶寶的大便就會變成棕綠色,呈稀軟的顆粒狀,之後會變成比較黃的凝乳狀大便,沒有難聞的氣味。
純母乳喂養的寶寶可能一天會拉4次以上,也可能3天才拉1次(甚至更久)。隻要寶寶排便容易且大便是軟的,就無需擔心。
(3)配方奶寶寶的正常大便
吃配方奶的寶寶大便是淡黃色或黃棕色的。配方奶不能像母乳那樣完全被消化,一些殘留物會使寶寶大便看起來更大坨,且較臭,更像成人大便。通常吃配方奶的寶寶每天至少排便1次。
(4)輔食寶寶的正常大便
從開始添加輔食的那一刻起,寶寶的大便就沒有那麼“好聞”了,會逐漸從沒有難聞氣味軟軟的便便變成硬硬的且臭味十足的大便。
除了味道和性狀的變化外,媽媽們還會發現,原本“顔色單一”的便便也變得多彩起來。例如給寶寶吃了胡蘿蔔汁,寶寶的大便會變成明亮的橙色;而吃了菜泥的寶寶,便便很可能就會呈現綠色。
時常變換顔色的便便可能會讓媽媽感到很焦慮,但其實這都是正常的現象,隻要寶寶進食情況良好,排便規律,且便便的性狀正常,沒有大量的粘液或是特别稀,媽媽就無需過分緊張。
03哪種便便提示寶寶可能生病了?
我們上面說了,小寶寶的消化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大便稀、軟,便便發綠或有奶瓣兒及食物小顆粒等,都是正常的。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寶寶排便規律不一樣,一天排便7、8次,或2-3天排便一次都有可能是正常的。通常,隻要便便的性狀沒有太大變化,基本不會有問題。
異常的便便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蛋花湯樣便便
通常,若寶寶排出黃色水樣(蛋花湯樣)便便,且其中帶有少量粘液,無腥臭味,那麼很可能說明寶寶正在被輪狀病毒導緻的腹瀉困擾。輪狀病毒導緻的腹瀉多發生于6-24個月大的寶寶,秋冬季節高發,主要通過糞-口傳播。
(2)陶土樣便便
如果寶寶存在膽道受阻、膽汁排洩受阻等問題時,大便就會呈現白色或灰白色的陶土狀,被稱為“陶土樣便便”,這種顔色是由于便便中不含糞膽原所緻。
(3)豆渣樣便便
豆渣樣便便多為黃色稀便、泡沫較多,并帶有粘液,體弱、營養不良的寶寶排出這種便便的概率較高,這種便便大多是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所緻,常見于2歲以下的寶寶,往往會伴随鵝口瘡。發病時,寶寶的大便次數較多。
04公社寄語
媽媽們可根據便便的性狀及顔色進行初步判斷,遇到寶寶排便異常時,要立即帶寶寶就醫。
下面是我們對寶寶便便常見狀态及應對措施的總結:
1.墨綠色,胎便的顔色,寶寶的第一次便便,正常狀态。
2. 金黃色,吃母乳的寶寶拉出的便便一般都是金黃色,正常狀态。
3. 黃中帶綠,吃奶粉的寶寶拉出的便便常常是黃中帶綠,正常狀态。
4. 紅色,可能是無害的殘留血液,但也可能是嚴重問題,要請兒科醫生檢查。
5. 白色,罕見,可能是肝膽系統出現問題,要請兒科醫生檢查。
6. 黏液水便,很臭,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要請兒科醫師檢查。
7. 黃色泡沫便,似豆腐渣,可能同時伴有鵝口瘡,要請兒科醫師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