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孩子是早産兒,從小就擔心會不會長不好、長不高。”7月10日,“中國兒童生長發育健康傳播行動”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下稱“廣醫三院”)舉行。廣醫三院兒童生長發育專科譚慧園醫生建議,“身高焦慮症”的家長不應讓孩子盲目打生長激素,因為生長激素作為一種臨床藥物,有明确的适用範圍,盲目接種可能存在一定副作用。
身高發育的黃金期有兩個關鍵時期——生命早期和青春期。譚慧園介紹,一般來說,嬰兒出生一個月後身長超過50厘米,出生第一年增長25厘米,這是身高發育最快的一年;第二年增長10—12厘米,3歲至青春期平均每年增長5—7厘米,青春期每年增長8—12厘米,持續2—3年。
如果孩子的生長發育遠遠低于平均水平,則要警惕可能出現“矮小”。中華醫學會兒科内分泌學組公布的數字顯示:我國兒童矮身材發病率約為3%,3—15歲需要治療的生長遲緩兒童約有700萬,但因為受傳統觀念、認知誤區和科普宣傳不足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兒童矮身材、性早熟等生長發育疾病的治療率不足1%。
家長對孩子生長發育速度可能存在一些誤區。譚慧園介紹,許多家長會通過大量喂養、進食補品、強制孩子摸高等方式,讓孩子長高。事實上,10個家長裡可能隻有1—2個家長會看“兒童生長發育曲線”,能從生長發育曲線中了解孩子在同齡人中的身高發育水平。
現實中,部分家長确實存在身高焦慮症,想通過打生長激素讓孩子增高。對此,譚慧園說,生長激素是一種藥物,臨床使用需符合一定指征,比如是部分孩子缺乏生長激素,或者是特異性矮小等,這些都需要專業醫生在明确診斷前提下使用,如果孩子身高在正常狀态下使用生長激素藥物,存在一定副作用。
廣醫三院兒科副主任吳繁介紹,兒童的身高60%—70%由遺傳決定,但還受到兒童期營養水平、衛生保健狀況、家庭生活方式等多種後天環境因素的影響,科學管理孩子的身高、及時進行幹預也有可能讓孩子身高“逆襲”。
孩子從受精卵開始到青春期結束整個期間,都在持續長高。吳繁介紹,從孩子出生到孩子骨骼完全閉合前(一般男孩骨齡16歲,女孩骨齡14歲左右),身高管理都是确切有效的。比如某兒童3歲開始身高管理,堅持身高管理,從3歲到14—16歲期間,如果每年科學的身高管理可獲益0.5—1厘米,那麼最終身高獲益可達5—10厘米,因此身高管理應該貫穿兒童生長發育全過程。
“我們建議從孩子3歲開始可以開始身高管理。”譚慧園介紹,可到兒童生長發育專科開展身高管理,一般建議頻率:
■幼兒期—青春前期就診,一般1—2次/年;
■青春期就診,一般2—4次/年;
■生長偏移的情況下,在醫生的指引下進行調整和指引,按醫囑定期就診。
【記者】黃錦輝
【通訊員】白恬
【作者】 黃錦輝
廣東健康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