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加了好多群,超市物資采購群、牛奶群、餃子群,一覺醒來商家通通解鎖新的生意模式了……”
近日,有不少居住在封控小區的業主們發現,疫情防控期間,社區周邊活絡的社區小店們,紛紛做起了線上生意,以店鋪為核心“買菜群”紛紛湧現,大家隻要在群内利用“群接龍”等方式下單,就能收到由店家負責采買、配送的生鮮水果等生活物資。
對生活在閉環管理小區的居民來說,這些靈活高效的“買菜群”,極大緩解了采購壓力,豐富了物資種類。同樣,對于這些頭腦活絡的社區小店而言,這些天生意更忙了,這些從早到晚源源不斷的線上訂單,對于他們而言,不僅僅是眼前的生意,更意味着未來忠實的客戶群體。
肉攤老闆成了社區代購
小李本是萬勝集貿市場的豬肉攤老闆,今年32歲的她,在農貿市場裡已幹了十幾年。因為熱情樸實,小李的豬肉攤很受歡迎,積累了不少回頭客。
3月中旬,梅川路上的萬勝集貿市場周邊部分樓宇進入閉環管理。小李接到了回頭客陸女士的電話。電話中,陸女士告訴小李,因為自己的樓宇尚在封閉管理中,想請幫忙小李幫忙送一些肉過來。
小李一口就答應了下來。她不僅表示自己可以免費上門送肉,還主動提出,可以幫業主們代買蔬菜生鮮。
“我給你們免費提供服務,你們要什麼加我微信,也可以将我的微信推給其他人。”
很快,陸女士所居住的一棟樓的居民都找上了小李,有人需要米和面,有人需要蔬菜雞蛋。為了能夠滿足他們的需要,小李和丈夫輪番交替,一邊經營着豬肉攤生意,一邊在菜市場裡将各色商品代買好,再進行配送。每天從早上4點半,忙到晚上8、9點。
“一般一單最少要花上10分鐘才能配齊。”不久後,小李發現,即使從早忙到晚,她也很難滿足得了不斷湧入的訂單。此時,小李能夠為大家配送生鮮的消息,已通過老客戶間的口口相傳,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每天都有新人添加小李的微信,希望她能夠幫忙配送一些生鮮。
“很多時候,他們的單子裡都是沒有肉的,都是蔬菜居多。”
小李說,盡管拜托她幫忙買菜的居民們有時候會多給一些錢表示感謝,但她越發覺得,僅憑她一個人,已很難滿足顧客們的需要。
自然而然的,小李想到了組建一個微信群,并将萬勝集貿市場的其他攤位老闆也拉入群中。很快,這個群發展至600多人,群内的攤主們經營的生意,除了小李的豬肉外,還包含了豆制品、雞蛋、海鮮、蔬菜等方方面面。
小李成了專職的社群管理員,每天負責在群中對接訂單,并按需派給不同的攤主們。蔬菜多的就由蔬菜攤主送,豆制品多的就由豆制品攤主送……每天晚上,小李會為所有攤主統一結賬,一個迷你的線上版萬勝集貿市場隐約成型。
“我覺得不算難,畢竟我做生意已經做了十幾年了,都已經習慣了。”
對于這份工作,小李适應良好,因為堅持不漲價,并積極開拓配送服務,她的生意比往常還要好一些。
居民詢問小李是否能夠幫忙送菜
水果店、生鮮店紛紛建群銷售
相較于疫情防控期間才開始經營顧客群的小李,主營水果生意的伊森食品店趙老闆,經驗豐富了許多。盡管趙老闆的水果店,同樣是主要服務于周邊居民的單體小店,但早在這一次疫情爆發之前,他就已經有意識地通過建立“會員群”,鞏固自己的顧客群。
“平時我們就會長期積累一些客戶,發放一些會員福利,推出一些新品試吃服務,鞏固客戶群。”
趙老闆說,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周邊陸續有社區進入閉環管理,趙老闆的水果生意也多少受到一些影響。此前積累的“會員群”,在此刻幫了趙老闆大忙。
針對顧客的需求,趙老闆很快推出了和小李相似的服務方案:第一,為閉環管理的居民免費送貨上門;第二,在經營水果生意的同時,為顧客提供代買其他品類商品的服務。
一段時間後,原本就依靠回頭客的趙老闆,不僅穩住了自己過去的客戶,線上會員數量也在不斷增長。盡管每天要從早上7點忙到晚上11點,但通過勤勞的付出,趙老闆不僅穩住了自己小店的生意,還為未來的經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伊森食品的會員群
事實上,閉環管理小區周邊出現的由社區小店組建的“買菜群”,已成為疫情防控期間居民們自發補充物資供給的常見手段。
家住莘莊鎮的楊女士告訴記者,在她所居住的小區因疫情防控封閉管理後,業主們很快自行梳理了周邊商戶的電話,并主動建議商戶們通過建群的方式銷售生鮮。如今,由楊女士家周邊的商戶組建的“買菜群”足有7、8個,涵蓋水果生鮮、超市等多種類型。
由于這些商品都是由周邊商家配送的,并不依靠配送平台的運力,配送效率相對較高。
連鎖超市也有了“客戶群”
疫情防控期間,建群賣菜的商戶們,并不隻限于個體商販。一些連鎖超市,也加入到了線上賣菜的陣營。
例如,自打周邊陸續出現居民小區閉環管理後,此前從未經營過社群生意的聯華超市百林店就組織起了線上生意,平日裡的收銀員、理貨員全部化身配送員,通過10個微信群,為周邊3000多戶居民提供采買、配送的全流程服務。
每天上午,居住在閉環小區的居民隻需将自己需要的物資列成清單,更新在群接龍中,聯華超市百林店就會安排人員代居民将需要的食材進行分揀,并分批次陸續送往封閉的小區門口。
鲈魚一條(殺好弄好)、黃心芹一小把、筒骨一根(剁開)……群接龍中,顧客們的要求可謂是五花八門。然而,即使是線上服務,超市依然沒有降低上海菜場貼心精細的服務标準,耐心地滿足每一單的個性化要求。
“現在每個群裡都有2個人主要負責。”店長常女士說,該店建群為封閉小區服務的模式是由她提出來的。相較于疫情之前的工作方式,如今的服務要累得多,店裡的員工們不得不從早忙到晚,但常女士相信,付出一定會有回報。
“我們希望疫情防控期間能給居民們帶來方便,以後疫情結束了,也希望他們繼續到我們超市購物。”常女士說,盡管成立的客戶群算是一次無心插柳的偶然,但常女士表示,既然成立了客戶群,疫情之後就會好好維護。
聯華超市群的訂單接龍
“吃貨群”精準對接滞銷果農
除了由商家們建立的“買菜群”外,疫情防控期間,另一類“買菜群”也在發力。
3月20日,青浦區白鶴鎮的老宋草莓園接到了一個特殊的電話,一個曾在該草莓園批量購買過草莓的祥和名邸業主詢問,他是否遇到了草莓滞銷的情況。如果遇到了,這個小區的業主們願意購買一批草莓,緩解他的壓力。
原來,祥和名邸的業主們通過新聞了解到,由于今年的草莓上市季節剛好遇到疫情,青浦區種植草莓的農戶損失慘重,許多家草莓園都出現了滞銷的情況。
老宋家正是受本次疫情影響嚴重的農戶之一。眼看着早已成熟的草莓由于無人收購爛在地裡,老宋夫妻心裡十分着急。
經過讨論,祥和名邸的業主們決定,通過在小區“吃貨群”接龍的方式,組織團購老宋家滞銷的草莓。為了避免拿取過程中出現聚集,團購的名額被限制在了48個。
這48個名額很快被搶空,老宋家200多斤的草莓有了主人。夫妻倆開心地起了個大早,完成了這批草莓的采摘,并在持有核酸檢測報告的情況下,将草莓從青浦送到了祥和名邸。
本次團購的組織者薇薇說,像這樣的助農活動在祥和名邸小區已組織了多次。每一次,居民的參與積極性都很高。得知此事後,為了保證安全,祥和名邸居委會還給予了疫情防護方面的具體建議。
“目前,大概有三四個訂單。”老宋說,如今,社區“買菜群”已成了他家草莓最主要的銷售渠道,“這些訂單都是來自各個小區的,幾百斤到幾十斤的都有。”
新聞晨報·周到APP 記者張益維
圖片 | 讀者提供
來源: 新聞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