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社會行為”是指個體幫助或打算幫助其他個體或群體的行為及傾向,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等。它是人與人之間形成和維持良好關系的重要基礎,受到人類社會的積極肯定和鼓勵。
具體來說,親社會行為在學前兒童出生後的第1年就可以看到,2歲以後,随着生活範圍的擴大和交往經驗的增多,孩子的親社會行為将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舉個例子來說:幼兒園裡的小朋友正在畫畫,明明發現鄰座的哲哲停住了畫筆,似乎在想什麼。她看了看哲哲的桌子,沒有發現油畫棒。過了一會兒,明明的作品快要塗完顔色了,可哲哲的作品還沒有塗顔色。明明想了想,問道:“你的油畫棒呢?”
“忘帶了。”哲哲回答。
“那我們一起用我的吧,但不要把我的油畫棒弄壞了。”明明說。
“好的,謝謝你。”
哲哲和明明一起用明明帶來的油畫棒。可哲哲一不小心把明明的油畫棒弄折了,他不好意思地看着明明。明明有點生氣,不過想起老師說要互相幫助,就原諒了他。
回到家,明明告訴媽媽,哲哲把她的油畫棒弄折了,媽媽說:“沒關系,還有一半可以用。”明明說:“我還以為把東西借給小朋友,你會表揚我嗎?”媽媽這才明白,于是又表揚了明明樂于助人的精神,并告訴她,哲哲不是故意弄折油畫棒的。
明明很開心,她覺得如果再有小朋友忘帶油畫棒,她還是會借的。
這便是孩子親社會行為的一種,父母及時強化孩子的親社會行為,對他們給予适時适當的教育,對于孩子的親社會發展以及從他律向自律的轉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還有一點,孩子不僅能夠區分他人的需要和利益,對他人表現出分享和幫助行為,而且可以對周圍其他人的悲傷情緒表現出親社會的反應。
比如:當媽媽看到電視劇中感人的情節哭泣時,甲、乙、丙、丁四個孩子可能有四種完全不同的反應。
甲可能因為媽媽的哭泣而焦慮、傷心,走過去黑媽媽擦眼淚,請求媽媽不要哭。
乙雖然看到媽媽在哭泣,但幾乎不動聲色,隻回頭詢問一聲“媽媽,怎麼了?”
丙則沖過去,使勁地關掉電視機。
丁可能沒有任何表示,充耳不聞地走到一邊去。
四個孩子對媽媽悲傷情緒的反應完全不同,甲富有情感,乙則表現出冷靜和理智,丙表現出一種攻擊性和防禦性的反應,丁表現出一種逃避性的反應。
親社會行為具有一定的穩定性。有研究表明,在不同情況下,孩子的親社會傾向确實有明顯的一緻性。
在某種情景下願意助人或與人分享的孩子,在相似情境下也更願意助人或與人分享。
無論孩子的哪種社會性特征,都是建立在與父母一起完成的條件下進行的,父母對于孩子的親社會行為要給予最大的鼓勵。隻有這樣,孩子的親社會性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也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還在等什麼,家長們行動起來吧,一起守護孩子的親社會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