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生最好的狀态是“大智若愚”,看似渾渾噩噩,沒有強求,沒有欲望,但是正因為放任自由,才能悠然自得,才能夠随心所欲。
沒有以萬事繁雜為左右的時候,自然能讓自身與萬物調和,與自然為一體,這是一種回歸本性的智慧。
《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乘乘兮若無所歸。
《道德經》之中,老子把自己和别人做了一個極其鮮明的對比。
當别人追求繁華的欲望之中時,自己可以甘于寂寞,當别人追求的所謂名和利的時候,自己卻渾渾噩噩,如同嬰孩一樣,這正是道家思想的核心。
老子認為,嬰孩無欲無求就是最好的一種無為之态,這樣的一種智慧,是那些被物欲紛雜所纏繞的人,無法達到的一種澄明和透徹。
在《莊子》之中,也表達了道家思想的一個核心:内心悠然自得,内心無為,無欲無求便是最好的一種強大。
02《莊子》之中,就有“鴻蒙問道”的一個故事,闡述了清靜無為的一個智慧和内涵。
有一天雲将去遊玩,經過神木的枝頭,剛好遇到了鴻蒙,他看到鴻蒙在那裡跳躍遊玩兒,雲将看見之後,就去問鴻蒙:“您是誰?為什麼要這樣做?”
鴻蒙說:“遨遊。”
雲将問他:“天地不調和,地氣郁結不暢通,六氣也失去平衡,應該怎麼做才能調和六氣精華養育萬物?”
鴻蒙這個時候拍着腿跳着說:“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後來又過了三年,有一次雲将去東方巡遊,在路上恰巧又遇到了鴻蒙。
他連忙走進就說:“老先生,您忘記我了嗎?”這個時候雲将又趕忙行了大禮,希望得到鴻蒙的指教。
這個時候鴻蒙就說:“我悠然自得,無欲無求,放任自由,我不知道我要走向哪裡,我出來遨遊浏覽了一下萬物自然而動的情形,除此之外,我也不知道。
擾亂自然的常規,違背事物的真性情,自然的變化不能形成,離散的野獸,飛翔的鳥兒都鳴叫了,災害波及草木昆蟲,這是治理的過錯。”
雲将就趕忙問:“那我應該怎麼辦呢?”
鴻蒙就說了這樣一段話:“重在養心,必須要自然無為,萬物自生自化,把自我形體忘記,把你的聰明機巧忘記,讓自身和萬物天然之氣融為一體,茫茫然無所用心,萬物回歸本性,保持一種純真,不得違背真的心情。假如有所感知就是背離了本質,不要詢問名稱,不要窺探事情,讓他們自然的生長。”
03
這是莊子所講述兩個仙人悟道的一個故事,一個是悟道人鴻蒙,兩個人都是虛幻的神話人物。
“鴻蒙”這個名字就是愚昧混沌的意思,其實這是符合了道家思想的一個核心。看似混沌無知,但是實則正是無謂的大智慧,這是道家思想無為而治的一個思想内涵。
就好像這個世界,總有人用盡機巧之心,以刻意之心去妄為,希望用自己的主觀意識去改變事物本身的規律,但是最後的結果并不如願。
當背離了本質之後還不自知,還以為自己沒有過錯,這真的是一個笑話。
而道家中所謂“大智若愚”的一個道理,正是對于這一現象最好的一個诠釋和指導。
大智若愚并不是一種消極,反而會因為自己的無所求而得到一些意外的收獲,這是人生更通透的一個境界。
看似混沌無知的事物,卻能保持真正的一個性情,遵守事物本質的一個規律,這實則為“大為”。
本文由國學書舍原創,您對于《莊子》之中“鴻蒙問道”的故事怎麼理解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