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旅遊
/
鄉村振興下的紅色之旅
鄉村振興下的紅色之旅
更新时间:2025-02-03 21:08:56

新華網濟南9月6日電(朱津明)“人人都說沂蒙山好,沂蒙山上好風光……”這是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的歌詞,但位于沂蒙山區腹地的山東省沂南縣,過去因交通不便,嚴重阻礙了老區人民的發展步伐,也給慕名而來的各地遊客帶來不便。

如今,全長59.6公裡的“紅色旅遊線路”,将沂南縣紅嫂紀念館到孟良崮戰役紀念館之間的4處4A級景區串聯,打通了26個村莊與外界的聯系通道。初秋時節,這條“紅色旅遊線路”迎來旅遊旺季,繪就出老區人民幸福生活的新畫卷。

鄉村振興下的紅色之旅(鄉村振興在行動)1

圖為航拍的沂南“紅色旅遊線路”。新華網發(沂南縣委宣傳部供圖)

“交通優先”築起鄉村振興壓艙石

“四塞之崮,舟車不通,土貨不出,外貨不入。”這是過去沂蒙山區交通的真實寫照。

要想富,先修路。近年來,沂南縣大力實施農村公路建設,堅持以路帶動産業發展,以路助推美麗鄉村建設,以路促進農民緻富,全縣農村公路實現跨越發展,公路通車總裡程達2800公裡。沂南縣先後榮獲“全國農村公路管養先進集體”“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紅色之旅”環線獲評2020年度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

沂南縣三山溝村,曾因三面環山而行路艱難。如今,随着“紅色旅遊線路”的建成通車,交通便利的三山溝村,已發展成為美麗鄉村,村中盛産的沂蒙大姜、香椿芽等農産品成了搶手貨,來此觀光旅遊的旅客也越來越多。

“在沒有通路之前,俺們村的沂蒙大姜基本是用農車推着去外面賣,由于颠簸,生姜容易受損,每斤要少賣2毛錢。”三山溝村村民薛振林說到,“現在可好了,收貨的車可以直接開進村了,俺們省時又省力,每年大約能增收2000多元呢。”

薛振林幾年前在外地打工,看到村裡交通條件好了,回家建起了沂蒙生姜加工車間,發展生姜産業,也帶動了周邊許多農民就業,目前他的生姜加工店有40多名員工,薛振林的個人年收入達到了40多萬元。

沂南縣把道路建設作為城鄉融合的重要内容,實施“153060”大交通工程和城鄉道路暢通工程,抓好京滬高鐵二通道、臨臨高速、縣城至臨沂高鐵站等重點交通工程建設,實施“四好”農村路提質增效專項行動,一條條寬敞整潔、縱橫交錯的道路,支撐起沂南的發展脊梁。

鄉村振興下的紅色之旅(鄉村振興在行動)2

圖為沂南“紅色旅遊線路”的起始點。新華網發(沂南縣委宣傳部供圖)

“紅色專線”帶起紅色旅遊新活力

日前,在沂南“紅色旅遊線路”途徑的沂蒙紅色影視基地,上演了一場通過搶救傷員表現軍民魚水情深的沉浸式演出,遊客們坐在長凳上,專心地觀看着。

依托百年古院落,沂南縣打造紅嫂故事體驗小院,通過沉浸式演出,還原了20世紀40年代初,發生在沂蒙山區的感人場景,讓紅色教育“活”了起來。《戰地醫院》是沂南縣打造的5個紅嫂故事沉浸式體驗項目之一,遊客進入小院後,也可自主流動觀看或參與到演出互動當中。

演員們是當地村民和文藝愛好者,在紅嫂當年居住過的地方,他們說當地話、演當地事,深情質樸,受到遊客歡迎。

“因為我就是紅嫂家鄉的人,從小聽着紅嫂的故事長大,所以能比較自然地把紅嫂的故事演出來。”在《戰地醫院》中飾演常大娘的演員高玲舉說,“我會将紅嫂的故事傳承下去,發揚光大,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紅色曆史。”

紅色資源被“活化”,昔日“沉寂”的鄉村煥發新活力。近年來,沂南縣融合創新紅色旅遊和紅色教育新模式,全面推進全域紅色旅遊。

沂南縣把發展紅色旅遊作為産業振興的主攻方向之一,“紅色之旅”線路串起“沂蒙母親”王換于故居、大衆日報社舊址等沿線7處紅色旅遊景點,并有竹泉村、紅石寨、馬泉農業休閑園、沂蒙紅色影視基地4處4A級景區,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孟良家園2處3A級景區,常山莊村、竹泉村2處全國十大最美鄉村。

沂南縣文化和旅遊局局長李成表示,以山東紅嫂家鄉旅遊區為核心的紅色旅遊,搭建起主客共建共享共赢發展平台,2.6萬人依靠紅色旅遊實現就近增收緻富。下一步,沂南縣将啟動紅色旅遊環線綜合提升工程,将紅色旅遊與黨性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融合發展,串聯“紅綠古泉”資源,豐富文旅市場供給,推動文旅工作高質量發展。

鄉村振興下的紅色之旅(鄉村振興在行動)3

圖為航拍的沂南縣依汶鎮後峪子村。新華網發(沂南縣委宣傳部供圖)

“四好農村路”繪就小康幸福新生活

驅車行駛在“紅色旅遊”農村路上,道路兩旁花草繁茂,延展成一條彩練綿延俯卧在沂蒙山區間。這條農村路的建成,打通了26個村莊與外界的聯系,建起20個農業觀光園區,20萬群衆從中受益,3萬群衆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

“過去俺們村一直種植花生、地瓜,收入不高,有了路後,我自己在家門口種了4畝多有機葡萄,價格好、不愁賣!”沂南縣依汶鎮後峪子村村民祖洪坤說,“這幾年不光我們村裡路修得好,全縣的路也四通八達,真是方便多了。”

“紅色旅遊線路”的建通,便利了沿線村莊農産品的出售,促進了農業産業的快速發展。如今,雙堠鎮西瓜、黑山安櫻桃、孫祖鎮有機小米、常山莊梨等已成為沂南縣現代農業的知名品牌。

農村公路的暢通快捷,也打通了農村物流“最後一公裡”。目前,沂南縣在淘寶、京東等第三方電商平台上注冊的中小企業達1500多家;上線泉潤、聖福記等品牌産品100多種;郵政買賣惠平台注冊農村超市零售商1200餘戶。

借助便捷的農村公路,沂南縣積極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建成了交通客運中心,在縣城新開通了6路公交客車,在岸堤鎮、雙堠鎮開通了3條鎮村公交客運線路,在“紅色之旅”全線開通旅遊公交專線,極大地方便了山區群衆和遊客出行。

據了解,沂南縣在農村公路發展中,積極探索實施“三聯三建一考核”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制,确保了有人養路,有錢養路。通過縣鄉聯動、資金聯籌、專群聯手,整合各方資源,全力打造覆蓋城鄉,對接美麗鄉村、産業發展和全域旅遊的農村公路網絡。通過建立組織管理體系,分類養護機制和示範引領機制,成立養護管理機構,設立專項管護經費,對農村公路分類進行分段科學養護。

“下一步,我們将本着‘抓改造,抓完善,抓提升,上水平’的工作思路,加快農村公路改造,推進四好農村路提質增效,進一步鞏固美麗農村路創建成果,為富裕美好沂南建設貢獻交通力量。”沂南縣交通運輸局局長尹瑞波說。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