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聯可以上市成功嗎?中國網科技6月17日訊(記者 李婷)華強北或将誕生一個新的上市公司3C數碼配件品牌深圳市綠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聯科技”)近日遞交招股書,申請創闆業上市,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綠聯可以上市成功嗎?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綠聯可以上市成功嗎
中國網科技6月17日訊(記者 李婷)華強北或将誕生一個新的上市公司。3C數碼配件品牌深圳市綠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聯科技”)近日遞交招股書,申請創闆業上市。
從貼牌代工起步,綠聯科技踩上智能手機高速發展的風口,借助電商平台布局國内和海外市場,打造了估值57億元的3C數碼配件品牌。移動設備技術持續叠代,國際局勢動蕩複雜,代工模式技術含金量不高,成本高壓下,2021年綠聯科技營收增速下滑,淨利潤出現負增長。
外貿轉内銷,一條數據線的微創新
2007年,一位來自福建莆田的年輕人從仰恩大學國際金融專業畢業,選擇南下深圳打拼。從外貿業務員出身,到創立一家57億元估值的企業,綠聯科技創始人張清森花了15年。
在港資企業的工作不僅為張清森攢下了25萬元的起步資金,積累的外貿經驗也成為後續創業故事的主旋律。
看好了外貿方向,為何主營産品選擇數據線?這是基于長遠的戰略考量,既要防止被巨頭公司碾壓,又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在一次分享會中,張清森直言:“數據線這種很小的IT配件往往不是BAT等大企業願意觸及的,但是在全球範圍去看,這個市場又是巨大的。因此,剛好符合我們創業選擇的初衷:入局小,格局大、容易上手。”
将代工産品銷往國外,模式相對簡單,但弊端也顯而易見。外貿代工通常采用公模(Public Tooling)的方式生産商品,不同品牌商的産品的差異隻在于品牌logo。産品高度同質化催生了惡性競争,擠壓利潤空間。張清森收縮海外市場,将重心轉向國内市場。
2011年7月,張清森搭建了綠聯數碼天貓店。彼時恰逢國内高清電視高速發展時期,激發了高清線的需求。但當時市場上的高清線多為1.8米。其實當時國内的高清線産品基本是出口尾單,1.8米的設置是為了滿足外國廠商6英尺的要求。
單一的數據線長度顯然不能滿足國内消費者多元化需求。于是,張清森拓展了高清線的線材長度标準,分為0.25米、0.5米、1米、1.5米、2米、3米以及5米等類别。
高清線的微創新,為張清森帶來了成功,綠聯趁熱打鐵,順勢擴充了數據線大部分品類。
智能手機市場進入黃金時代,2011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首次超過PC,即将蓄勢狂奔。IDC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數量占全球的26.5%,成為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最大的國家。
智能手機周邊配件随之步入紅利期,到處充滿機會。張清森發現,用戶充電時經常找不到充電頭,而且行業大佬公牛生産的排插“醜到沒朋友”。洞察到消費需求後,張清森推出了排插 USB充電口的設計。
在野蠻生長的IT配件基本電商市場,商戶多為小作坊模式運營,用戶體驗極差。張清森提出“用五星級酒店的實力去開沙縣小吃”的策略,開始打磨品牌。為了獲得用戶信任,綠聯在寶貝詳情頁裡寫了一句讓客戶無法拒絕的話:如果你收到産品不滿意,哪怕是心情不好都可以包郵退貨!
這多少減少了消費者的顧慮,為綠聯積累了口碑,事實證明效果立竿見影。天貓店開業不到4個月,一天的銷售達到1萬元。在張清森看來,幸福的感覺就像是初戀。
2012年年底,綠聯超過此前的銷售冠軍秋葉原,登上天貓上細分市場第一的寶座。
巨頭入侵,殺回海外
主攻國内市場讓張清森嘗到了甜頭,但小而美的日子沒有持續多久。
2014年,互聯網公司為打造生态系統,開拓了硬件市場,涉足移動電源、行車記錄儀、電子稱、智能手環、空氣淨化器等IT配件産品。
感到威脅的張清森開始反思不能隻做小而美的生意:一方面,産品複購率不高,客戶粘性不強。另一方面,如果巨頭入局搶食,那麼小公司連喘息的機會都沒有。
為應對内外部危機,綠聯擴充了産品品類,拓展了數據線以外的3C數碼配件,同時再次借助亞馬遜、阿裡速賣通、ebay、wish等跨境電商平台殺到海外。
在渠道上完成國内外市場的布局,綠聯還成功搶占了智能手機的時間窗口,抓住兩次重要契機。2014年和2018年,綠聯通過了蘋果的MFi(專供iPhone、iPad、iPod等産品使用)認證和華為的DFH(Design for HuaWei)認證,為兩大手機品牌生産周邊産品。
2020年蘋果等手機品牌掀起的取消附贈充電頭風潮,消費者對于充電頭的需求增加,為綠聯等3C數碼配件品牌的火熱行情再添一把火。移動設備技術叠代加快,快速充電産品需求同步增加。
如今綠聯科技的産品線已從傳輸類産品,延伸至音視頻類、充電類、移動周邊類、存儲類産品,幾乎涵蓋了智能手機、電腦、電視的配件産品。傳輸品類保持主力,包括擴展塢、集線器、網卡、網絡數據線鍵鼠等,近三年的營收占比均超過30%。
随着品類的拓展,綠聯科技的營收節節攀升。2019年至2021年,綠聯科技的銷售金額分别為20億元、27.4億元和 34.5億元,年均複合增速達 30%。
依賴代工研發費用率低于同行,淨利負增長
随着公司規模擴張,綠聯科技隐憂浮現。
營收增速下滑,淨利潤出現負增長。2020年及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從34%降至26%,淨利潤同比增長率從35%大幅掉落至-0.37%。
2021年淨利潤下滑,其中有員工股權激勵計入的股份支付費用增加的原因,同比增加了2405萬元。招股書還提及了人力成本和研發費用增加的影響。
背後還有成本持續上漲的壓力。公司80%左右的銷售收入來自線上,入駐的電商平台包括亞馬遜、 京東、天貓、速賣通、Lazada、Shopee等。賣家需要向平台支付銷售傭金、服務費、倉儲費用等平台服務費。報告期内,平台服務費分别為1.3億元、1.9億元和2.3億元,2020年和2021年分别同比上漲46%和21%。
從生産模式上看,綠聯科技主要依賴代工廠提供成品,代工産品的銷售金額占比連續3年超過75%。2021年,外協産品采購成本達到12.3億元,自産産品材料成本為3.7億元,二者合計占主營業務成本比例在70%以上。
多重壓力下,綠聯科技的主營業務毛利率連續下滑,分别為50%、38%和37%。
報告期内公司境外收入占比分别為43%、47%和46%,客戶主要來自歐洲、北美洲等經濟發達的市場和地區。國際局勢動蕩,貿易摩擦不斷,随着公司業務的快速發展,公司面臨日趨複雜的經營環境。
綠聯科技稱,未來公司将繼續充分利用“境内 境外”以及“線上 線下”全方位布局的戰略優勢,實現境外境内市場的相互促進,加速線上線下渠道融合發展,不斷完善全渠道、全球化運營的銷售模式,實現公司的可持續快速發展。
綠聯科技在招股書中分析,3C消費電子行業具有産品種類繁多、技術叠代迅速且消費者需求多樣化等特點,行業内企業需要根據消費者需求持續進行技術創新及新産品開發。
2019年至 2021年,綠聯科技的研發費用率分别為3.17%、3.47%和4.54%,低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值。安克(300866.SZ)在2021年的研發投入近8億元,而綠聯科技的研發投入為1.6億元。
截至目前,綠聯科技及其子公司擁有境内專利698項,較有含金量的發明專利僅有11項,絕大多數為外觀專利。相較而言,截至2021年,安克在境内擁有授權發明專利55項。綠聯科技方面對中國網科技記者表示,公司未來将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産品質量和品牌影響力。
公司計劃,IPO募集15億元,5.5億元将投于産品研發及業化建設項目,4.5億元拟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2021年,綠聯科技的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為1.5億元,對比上一年的2.7億元大幅減少。公司的存貨賬面價值逐年增長,2019年至2021年分别為4.1億元、5.4億元和7.3億元,占公司流動資産比例分别為62%、56%和51%,直接影響公司資金周轉情況。
綠聯科技奮鬥了13年,從一衆華強北品牌中脫穎而出,沖擊上市。如果要獲得資本市場認可,綠聯科技未來恐怕還需要更好的業績來證明公司始于代工,不止于代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