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一份優秀的PPT背後蘊藏的技巧肯定有許多,做好一份合格優秀的PPT可以說是産品經理必備的工作要求了,本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如何用結構化思維來打造優秀的PPT,一起來學習一下。
PPT在最初誕生階段的名字是“Presenter”,之後更名為“Power Point”,其含義為——“讓觀點更有力量”。而作為一名産品經理,抑或是其他運營、技術等角色,産出優秀的PPT絕對是必備技能之一。本文将介紹如何運用結構化思維來打造一份優秀的PPT,并且教授你一些常用的PPT小技巧,讓你的觀點更具說服人心的力量。
一、第一步:運用情境分析法(SCQA)來講述你的故事
近年來,“Storytelling(講故事)”在學術、市場、商業等衆多領域被頻繁提及。
究其根本,即是将作家撰寫小說時的叙事技巧,運用于商業實踐之中,讓我們的聽衆、客戶、合作夥伴及利益相關者能夠更快地理解我們的觀點、接納我們的方案,與我們達到真正的共情。
作家在撰寫小說時,常常會遵循“起承轉合”的寫作方法,而在商業實踐中,為了講好一個“商業故事”,産出一份具備結構化思維的優秀PPT,我們也可以充分運用情境分析法(SCQA)。
SCQA出自于麥肯錫咨詢顧問芭芭拉·明托所寫的《金字塔原理》一書,其中S、C、Q、A分别代表:
- Situation(情景):我們當下處于一個怎樣的情境?上下文及背景是什麼樣的?我們所面對的是怎樣的事實?
- Complication(沖突):目前發生了怎樣的問題?我們遇到了什麼樣的挑戰或是危機?
- Question(疑問):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問題?其深層原因到底為何?當下應該怎麼辦?
- Answer(回答):針對上述疑問,我們的答案是什麼?我們能夠采取什麼樣的解決方案?
SCQA的順序并非固定不變,就好像作家們經常會使用“倒叙”、“插叙”等寫作手法一樣。
當我們運用PPT來講述一個商業故事時,我們也可以調整SCQA四元素的順序:比如首先提及A,就可以營造開門見山的效果,讓聽衆直接先了解方案,再慢慢了解方案的産出過程。
又或者首先提及C,率先描述用戶的痛點、棘手的挑戰,往聽衆的心中注入“憂慮”的情緒,然後再提出解決方案、幫助聽衆一掃憂慮困擾。
而如果想要産出一份優秀的、結構清晰的PPT,首要的第一步即是明确整個PPT的架構與故事線,确定整個PPT大概會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之間的順序,以及每個部分的開場白、主要内容以及結語。
在這一步驟中,不妨試着運用情境分析法(SCQA)的原理,來呈現一個更為引人入勝、更具說服力的商業故事。
二、第二步:運用MECE原則,結構化你的每一頁PPT
《金字塔原理》一書中還首次提及了MECE原則(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多年來在咨詢、商業等領域被奉為圭臬。
MECE的本意是指“相互獨立,各自窮盡”,是一種幫助人們進行思考與分析的結構化工具。
在繪制PPT時,人們經常犯的一個錯誤即是:在PPT上堆砌大段文字,乍一看過去,像是在Word裡寫作,違悖了PPT“讓觀點更有力量”的初衷。
當你的PPT看起來全是文字、或是缺乏明顯結構時,你應當保持警惕,并且嘗試着運用以下MECE的技巧,讓你的PPT變得更具吸引力及說服力:
三、第三步:運用PPT技巧,提升可視化效果
- 二分法:将你PPT上的内容按照不同的維度進行拆分與對比,比如當我們想要說服聽衆,采取我們的方案可以幫助産品體驗大幅優化時,我們就可以拆分出“AS-IS(當下現狀)”及“TO-BE(未來進展)”兩個維度,描述當下的及改造後的用戶體驗旅程,讓聽衆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方案的優勢。
- 過程法:當我們繪制PPT時,可以跳出來思考一下,是否可以采取某種線性時間順序、或是空間順序來串連我們PPT上的每一種元素?比如,當我們想要描述用戶的切實體驗時,與其以文字的形式來一一描述,不如設定出具體的場景,而後繪制一條清晰的時間軸,描繪用戶在該場景中的操作步驟,以及他在每一步驟中的心情與體驗。
- 要素法:要素法的根本即是歸納與提煉;當我們的PPT上充斥着大量文字時,不妨靜下來思考一下,在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之間,是否存在着可供提煉的要點/特征/要素/性質?如果有,我們應當将其抽象出來,提煉而後升華。
- 公式法:每個人都在追逐成功,那麼成功到底應該如何達成?愛因斯坦說:成功=X Y Z,也就是艱苦勞動 正确方法 少說廢話;愛迪生說:成功=99%的汗水 1%靈感;谷愛淩說:成功=99%的努力 1%的幸運。無論成功到底等于什麼,他們表達觀點時的描述方式,均是“公式法”的一種呈現。
- 矩陣法:在咨詢顧問的工作中,矩陣法可能非常之常見,且常常與二分法、要素法等結合運用;比如,當我們想要分析某家公司的數字化現狀時,我們可以首先采取二分法及要素法,劃分出戰略、執行、市場、組織等多個維度,之後将這些維度繪制成矩陣式的象限圖,在視覺呈現上更具力量。
通過情境分析法(SCQA),我們擁有了清晰的、引人入勝的故事線,建立了PPT的整體框架與結構。
通過MECE原則,我們對每一頁PPT進行了結構化調整。
那麼,最後一步,即是從視覺表達的角度着手,運用PPT的常見技巧,對我們的PPT進行可視化效果的優化提升。
1. STEP 1:根據你的受衆,決定你的PPT風格
PPT從頭到尾的風格應當保持一緻,如果風格參差不齊、或是有明顯差異,會削弱你的觀點與方案,讓我們的聽衆産生“淩亂”、“跳躍”等不佳印象。
PPT是一種表達觀點的工具與載體,因此在決定PPT的風格時,我們應當首先考慮我們的受衆是誰,而不是思考我們自己喜歡怎樣的風格、我們現在有哪些可以直接可以拿來套用的模闆。
如果是面向上級、客戶,那麼風格應當較為嚴肅、商務大方。
如果是較為輕松的分享、演講,那麼風格可以相對較為活潑、明快。
在确定風格時,應當從多個維度進行綜合考慮,包括受衆的地點(國外/國内)、性别(男/女)、年齡層(青年/中年/老年)、所處行業及公司等。
如果在我們的受衆之中,存在具有決策權、或較大影響力的關鍵利益相關方,那麼最好還是優先考慮他的審美偏好。
2. STEP 2:根據你的風格,決定你的PPT配色
決定了PPT的風格之後,我們就可以進一步确定PPT的配色。
如果是商業性質的PPT,在考慮配色時,應當首先考慮我們所在的企業、或是客戶所在的企業平時常用的配色,盡量向其靠攏。
如果并無特殊限制,那麼就可以結合風格來确定配色,例如藍色、黑色、灰色、白色多用于嚴肅商務的PPT,而綠色、粉色、黃色等多用于輕松明快的PPT。
在選取PPT的配色時,有以下幾個可以運用的小技巧:
- 取色器:PPT中自帶取色器(Eyedropper),可以用它來取到你理想的色彩;
- HSL模式:在調整顔色時,可以将模式切換至“HSL模式”,對其進行細粒度的調整;比如調低顔色的Sat值,可以降低色彩的飽和度,讓其看起來更為柔和;
- 調整透明度:在繪制PPT時,我們經常需要運用同一種顔色的不同深淺程度,那麼此時就可以通過調整同一種顔色的透明度(Transparency)來實現,省去了尋找和挑選多種顔色的時間;
- 線上配色工具:如果缺乏配色靈感,可以借用一些配色工具來尋找靈感的火花,比如Color Uisdc、Color Hunter、Adobe Color、Color Drop等平台都提供了許多可以借鑒的配色範例。
3. STEP 3:靈活運用多種渠道,尋找可用的PPT資源
所謂PPT資源,一般包括模闆資源、字體資源、圖标/圖片/圖表資源、插件資源等。
此處提醒一下,如果是商用性質的PPT,請務必确保PPT内所使用的一切資源都是可商用的、有版權許可的,及時規避法律風險。
在尋找PPT資源時,有以下推薦的工具及平台:
- 模闆資源:PPT Store、稿定設計、Canva可畫等;
- 圖标資源:Icon Font、Flat Icon、或是PPT内自帶的圖标(Icons)等;
- 圖片資源:各大圖片搜索引擎、花瓣網、Unsplash等;
- 字體資源:字魂、字由、iFonts等;
- 插件資源:iSlide、OneKey Tools等;
4. STEP 4:運用PPT技巧,讓你的圖文煥發光彩
在處理圖片方面,如果你想讓你的配圖更為美觀或更具力量,可以嘗試着使用以下PPT小技巧:
- 裁剪為形狀(Crop To Shape):将圖片裁剪為指定形狀,可以讓它看起來沒有那麼的樸實無華;
- 删除背景(Remove Background):很多人不知道的是,PPT本身具有摳圖這一強大功能,無需借用PhotoShop或是美圖秀秀等工具平台;
- 圖片修正/調色/藝術效果(Corrections/Colors/Artistic Effect):在PPT内,用戶可以調整圖片的色調、明亮度、銳化度等參數,或者附加藝術效果,讓它更為清晰、不再暗沉;
- 圖片效果(Picture Effects):較為常用的效果包括為圖片增加陰影、反射的倒影等,如果使用恰當,可以增加圖片的質感;
- 蒙版:有時我們所用到的背景圖或是配圖的顔色較為跳躍、複雜,可能不适合作為背景,或是會破壞整個PPT的色調,那麼我們就可以在圖片上疊加一層蒙版,也就是一個帶有透明度的形狀,幫助整個圖片的色調更為統一。蒙版的形狀往往是長方形或圓形,顔色往往選擇黑、灰、白等顔色。
此外,除了圖片之外,我們也常常需要在PPT内繪制形狀。在處理形狀方面,可以運用的技巧包括:
- 填充(Shape Fill):用圖片或者漸變色來填充形狀,在恰當使用時,會有很強的視覺效果;
- 調整線框(Shape Outline):可以調整線框的顔色、粗細、類型、透明度等,其中素描風格(Sketched Style)可以做出類似手繪的效果;
- 透明度(Transparency):調整形狀的透明度,在恰當使用時,可以讓顔色更為柔和、整體更有設計感;
- 手繪線條(Scribble):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PPT内是可以随意繪制任意線條的。在某些情況下,通過插入一些手繪線條,能夠增強PPT的視覺表達效果。
而在處理文字方面,可以運用的技巧包括:
- 填充(Text Fill):用圖片或者漸變色來填充文字,在恰當使用時,會有很強的視覺效果;
- 調整字間距或行距(Spacing):PPT可以調整字間距、行距、段落間距,讓内容更為清晰;
- 對齊(Align):選擇多個文本框後,可以進行水平對齊、垂直對齊、平均分布;
- 文字效果(Text Effects):較為常用的效果包括為文字增加陰影、反射的倒影等,比如增加陰影這一操作,就非常适用于深色背景搭配淺色文字的場景;
- 文字排版:在文字排版方面,為了突出重點内容,可以參考下圖,從文字的大小、虛實、粗細、明暗等多個方面着手進行優化。
四、結語
希望本文能夠幫助你了解更多PPT技巧、結構化思維工具,并将其應用于功能演示/産品宣講/項目競标/工作述職/商業分析等多種領域當中。
PPT的宗旨是“讓觀點更有力量”,希望本文也能讓你的觀點更具說服力與表現力,最終呈現出一份較為美觀的、結構清晰的PPT。
作者:張璇Maria;玄思Wit。資深斜杠青年,專注IT咨詢/售前/TOB産品設計/交互設計/數字化轉型/數字化運營等領域知識的分享。
本文由 @張璇Maria,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