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癌症做根治性手術、或擴大切除術往往就可以獲得治愈,而中期、晚期癌症完全治愈的可能性不大,治不好就不治療了?不行吧?中晚期癌症治療目的有兩個,一是延長病人生存時間,二是提高病人生活質量。
化療始于1943年,20世紀80、90年代進入快速發展期,是中晚期癌症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但是化療的毒副作用令人生畏,明顯高于其它内科治療,也不乏有人誇大其詞、以訛傳訛,令人更加厭惡化療。
那麼,化療做了這麼多年,為什麼沒有被淘汰呢?它的療效也被循證醫學所證實,有效麼,不能隻說“毒”的問題。
随着化療的不斷發展,治療的目的性有了不少改變,大概有根治性治療、輔助治療、姑息性治療以及術前化療等。
一些血液性、淋巴性腫瘤早期、晚期治療方法以及治療目的基本一樣,化療藥物通過血液循環對癌細胞進行全身性治療,有一部分疾病通過化療可獲得治愈,比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等。還有許多生殖系統腫瘤通過化療也可能獲得治愈,比如睾丸生殖細胞瘤、絨毛膜上皮癌等。
輔助治療是化療最主要的方面。手術、或放療隻是局部治療手段,切除病竈,大多數癌細胞都被清除掉了,而遊蕩身體其它部位殘留的癌細胞怎麼辦呢?手術刀是沒法了,隻能采取全身治療的辦法清剿餘孽。
有很多人說不化療也就沒有那多難受了,也是的,但問題是腫瘤産生的不适如何緩解?它會讓病人靜靜地?讓病人自由自在地去旅遊?好像不是,否則它也不叫癌症了。姑息性治療、緩解症狀也是化療的目的之一,評估化療獲益大小。
還一種化療方式是在手術前做,稱之為新輔助化療,把一些腫瘤縮小、或腫瘤降期,以利于手術切除“幹淨”,也能減少術後複發。但術前化療也需要時間,若化療效果不佳,有可能延誤治療。比如直腸癌Ⅱ期、Ⅲ期術前化療聯合放療對病人生存時間有很大的提高。
化療不是“十分完美”的抗腫瘤治療方法,有很多近期、遠期的毒副反應,嚴重的時候可能導緻死亡,但問題是能有其它更好的辦法麼?随着醫學發展,人們也在努力地改變化療的毒副反應,比如化療方案的變化、藥物更新以及化療輔助藥物研發,往更加有效、更低毒性方向發展。
正确、客觀認識化療,使用化療,讓病人有最大的獲益。我是@劉永毅醫生 ,感謝您的閱讀!#健康科普排位# #南方健康超能團# #關于腫瘤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