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的《互聯網用戶公衆賬号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下稱規定)已于2月22日起正式施行,規定明确禁止非法交易買賣公衆賬号。近期,有消費者向中新經緯記者反映,新規施行半個月以來,在網絡上,資訊訂閱、短視頻、直播平台賬号等仍被一些個人賣家或專業交易網站明碼标價叫賣。此外,一些互聯網用戶個人賬号,如微信号、陌陌号等也在兜售之列。
一個陌陌賬号賣數萬元!
規定指出,公衆賬号是指互聯網用戶在網站、應用程序等網絡平台注冊運營,面向社會公衆生産發布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内容的網絡賬号。這意味着,用戶所熟悉的微信公衆号、頭條号,短視頻賬号如快手、抖音賬号,直播平台賬号如鬥魚賬号等都屬于公衆賬号,均被禁止交易買賣。
不過,中新經緯記者注意到,部分賬号交易網站并未因新規落地調整自己的業務。66閑号網是一家專門做賬号交易的網站,該網站挂出了大量待出售的鬥魚賬号、虎牙賬号等直播平台賬号及其他短視頻平台賬号。中新經緯記者注意到,每個直播平台賬号都詳細介紹了等級、注冊人性别、是否實名等信息,每個短視頻賬号也都詳細介紹了粉絲數量、認證主體、有無違章、賬号類型等情況。
該信息顯示,一個109級、已綁定手機、未實名、開通直播間功能的鬥魚賬号出售價格達11555元。而一個121級、開通“超級皇帝”25個月、未實名認證的直播平台賬号售價則高達99999元。
此外,該網站還明碼标價出售一些互聯網用戶個人賬号。一個待售的“28級陌陌财富号”顯示,該賬号注冊人性别為男,未經過實名,也沒有開通直播間,售價為9999元。而另一個“神豪9級陌陌财富女号”出售價格則高達66666元。
交易網站挂出的待售陌陌賬号
66閑号網站客服表示,平台的賬号信息都是賣家自行上傳的,平台隻是中介。“看中哪個号可以截圖,了解更多詳細信息。”當被問及“為何一個陌陌賬号賣這麼貴時”,該客服解釋,“陌陌财富号等級都是用戶花錢刷禮物刷出來的,代表了這個賬号的消費能力,比如28級财富号要刷100萬元才能達到,用這樣的賬号在陌陌上你就是‘土豪’。”
官網信息顯示,66閑号主要業務有直播觀衆賬号交易、賬号租賃、人氣、充值等,由六六協創(廈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建。天眼查App數據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法定代表人陳定義,注冊資本為100萬元人民币。
此外,在一家名為金桔兔的虛拟資産服務平台上,各種類型的短視頻平台賬号、公衆号仍處于可售狀态。截至發稿,平台實時交易數據顯示共有賬号107790個,總交易賬号數量88652個,總交易金額達2.26億元。該平台每一個待售賬号也都标明了粉絲數量、粉絲類型、是否實名認證的情況,價格從一百多元到數十萬元不等。
天眼查App數據顯示,金桔兔平台隸屬于四川貓小紅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1月,法定代表人李素婷。
新規下有平台稱交易不受影響
前述規定明确了針對公衆賬号生産運營者的10項違法違規行為,其中一條為:公衆賬号生産運營者不得違規批量注冊、囤積或者非法交易買賣公衆賬号。
不過,66閑号網客服表示,“我們不清楚有新規定不讓交易賬号。目前網站上挂出的賬号都是可以交易的,并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上述金桔兔新媒體服務平台的客服則表示,“我們已經注意到了新規,但律師告訴我們買賣公衆号、短視頻平台賬号并不違規。國家出台規定主要是監管公衆信息服務平台,而并非說賬号交易非法。”顯然,該客服的表述與新規描述的情況不符。
不過也有賬号交易平台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賬号交易業務已經不做了。魚爪新媒一位工作人員稱,“根據國家新規定,短視頻賬号等現在不可以交易了,這個不合法了,正規平台也都不做了。”
買賣互聯網賬号存詐騙風險
或成灰産幫兇
對于陌陌賬号在網絡上被交易買賣,陌陌客服表示,根據賬戶管理的相關規定,陌陌賬号不允許贈與、借用、租用、轉讓或售賣。不過該陌陌客服也表示,“平台無法阻止陌陌賬号被買賣,但網上售賣的賬号存在詐騙可能性,建議不要相信,避免造成資金損失。”
中新經緯記者注意到,陌陌用戶協議中寫道,陌陌帳号的所有權歸陌陌科技所有,用戶完成申請注冊手續後,獲得陌陌帳号的使用權,該使用權僅屬于初始申請注冊人,禁止贈與、借用、租用、轉讓或售賣。
中國互聯網協會法工委副秘書長胡鋼接受中新經緯(jwview)采訪時認為,國家網信辦出台并修訂的《互聯網用戶公衆賬号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提出禁止非法交易買賣公衆賬号,一方面是因為公共賬号具有很強的新聞屬性及強烈的社會動員能力,對這類公共賬号進行必要的監管是很重要的。
另一方面,非法交易買賣公衆賬号挑戰了《網絡安全法》。《網絡安全法》要求網絡經營者在提供服務時,應驗證網絡用戶的真實身份,這就是網絡實名制。“但我們看到很多被交易的公衆賬号沒有實名制,或已經實名制,但交易之後不會做變更,這違背了《網絡安全法》中相關規定,必須對其進行有效監管。”胡鋼說。
北京雲嘉律師事務所律師、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産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趙占領對中新經緯表示,互聯網賬号買賣背後是虛拟财産的保護問題。趙占領表示,由于目前尚未通過立法對虛拟财産的内涵和範圍進行明确界定,所以在實踐中各個網絡經營者的做法不盡相同,但大多依據用戶協議進行處理,即用戶通過同意用戶協議、注冊網絡賬号獲得其使用權而非所有權,對于網絡賬号的處理通過依據用戶協議、遵守網絡經營者制定的規則,即一般不允許轉讓、出借,即使允許轉讓也僅限于特定情形。
胡鋼認為,上述交易網站為非法交易買賣公衆賬号提供便利和途徑,已違反相關法律法規。“雖然禁止交易買賣互聯網賬号未入法,但法院在審理互聯網領域相關案件時,非常重視行政法規,并會将其作為判罰參考。”胡鋼說。
那麼,對于公衆賬号信息服務平台來說,如何防止賬号被交易買賣?胡鋼認為,一方面,應不斷完善平台規則制度,在用戶協議中注明賬号禁止買賣、租賃等。如果違規,平台有權将賬号回收。另一方面,應落實透明度管理。對買賣交易公共賬号者,公開其個人注冊信息。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孟博對中新經緯表示,買賣公衆賬号涉及虛拟财産的流轉,同時,該行為潛在的法律風險也不容忽視。“賬号被賣出之後可能會滋生許多違規違法行為,比如制假售假、網絡詐騙等。以售假為例,不法分子利用買來的賬号進行售假,一旦被平台發現查封,完全可以再買新賬号繼續售假,這樣一來,無論是從政府職能部門的角度來看,還是從平台角度而言,監管的難度都會加大。”
“被賣出去的不僅僅是一個賬号,也可能是你的實名身份。從表面上看,你隻是出租、轉賣了自己的互聯網賬号,實際上你可能在不知情的下成為了網絡灰産的幫兇。”一位業内人士呼籲。
欄目主編:顧萬全 文字編輯:董思韻 題圖來源:圖蟲 圖片編輯:徐佳敏
來源:作者:中新經緯 常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