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統計資料顯示,在我國有約30%的中年人腸道都會長息肉,那麼這麼多的人腸道有息肉,身體會有什麼感覺呢?可能很多人看過網上的文章,稱腸道裡長息肉後常會出現大便形狀的改變,其實更多人腸道裡長息肉後,身體是不會有明顯的症狀的,當然,如果息肉很大,或息肉數量多,也可能會導緻排便方面的異常,但千萬不要認為沒有感覺就是沒有息肉,有感覺就是有息肉,往往靠感覺是很不可靠的。
腸道為什麼會長息肉
一般認為,腸息肉的形成與遺傳因素有密切關系,也就是說如果直系親屬有人長腸息肉,自己長腸息肉的可能性明顯增加。腸息肉的形成還與年齡有關,随着年紀的增長,長腸息肉的可能性也增加,據統計60歲以上的人,有一半人長腸息肉。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是腸息肉形成的重要原因,比如愛吃紅肉,膳食纖維攝入不足,長期便秘,長期腸道慢性炎症如慢性結腸炎、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氏病等,也是形成腸息肉的原因。
腸道長息肉可能會有什麼症狀首先要明确腸道長息肉後大多數人是沒有症狀的,是否出現症狀與息肉類型、部位、大小、性質等有關,以下症狀可能與腸息肉有關。
1、便血:腸息肉引起的便血往往是無痛性的,出血量一般比較小,常常是隐血陽性,如果息肉長的位置比較高時,血液可與糞便相混,如果息肉長在直腸或者乙狀結腸時,便血為鮮紅色附着于大便表面。這是因為腸息肉患者在排便時會不可避免地擠壓到息肉,息肉表皮可能出現破裂的情況,随之就會引發息肉出血情況的發生。
2、排便習慣改變:主要是大便次數和大便時間的改變,可出現不明原因的腹瀉或者便秘。主要是腸蠕動牽拉息肉時,出現的腸道刺激症狀,因此如果便秘和腹瀉交替反複出現,有可能是腸息肉所引起。
3、大便形狀改變:對于正常人來說大便的性狀應該是圓形的,如果結腸遠端和直腸有體積較大的息肉,就會擠壓糞便會出現大便變細,或者是大便呈現出扁形,有的時候甚至是會帶着血液。
怎樣知道是否有腸息肉要知道是否有腸息肉,可以留取糞便做大便隐血試驗,因為多數腸息肉會有慢性隐性失血,大便隐血試驗陽性。如果隐血試驗陽性,可做結腸鏡檢查來進一步明确診斷。
結腸鏡檢查是診斷腸息肉最準确的方法,由于腸息肉多數沒有症狀,許多人都是做結腸鏡檢查是發現的,結腸鏡檢查可直接觀察到息肉的位置、大小、形态,對于可疑惡性的息肉,可于鏡下取活檢,進一步明确病理診斷。
另外對于直腸中下段的息肉可通過直腸指檢觸及,不能觸及的結直腸息肉,需要通過腸鏡檢查可确認。
發現腸息肉應該怎麼辦腸息肉是常見的癌前疾病,90%以上的腸癌是由腸息肉演變而來的,腸息肉就像一顆種子一樣,随着時間的延長,演變成腸癌的幾率會越來越大,因此一旦發現有腸息肉,應盡早切除。
一般情況下,對于個數不太多的小息肉,内鏡醫生會征得患者及家屬知情和同意後,給予當場内鏡下切除。
對于直徑過大、内鏡下形态明顯惡變的息肉,可先取活檢,待病理結果後擇期内鏡手術。
内鏡下腸息肉切除的方法,主要有活檢鉗息肉切除術、内鏡下息肉電切除術、内鏡下黏膜切除術、内鏡黏膜下剝離術等等。
對于病理檢查證實有癌變或疑有癌變的息肉,就需要手術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