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一年裡最熱的時候?梅雨霁,暑風和,高柳亂蟬多小園台榭遠池波,魚戲動新荷,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大暑一年裡最熱的時候?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大暑一年裡最熱的時候
梅雨霁,暑風和,高柳亂蟬多。
小園台榭遠池波,魚戲動新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其氣候特征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也就是說,大暑是全年最熱的一段時期,而非一天。
大暑也是雷陣雨最多的季節,有諺語說:
“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及”
意謂在夏天午後,閃電如果出現在東方,雨不會下到這裡,若閃電在西方,則雨勢很快就會到來,要想躲避都來不及。人們也常把夏季午後的雷陣雨稱之為“西北雨”,并形容“西北雨,落過無車路。”“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說明了雷陣雨,常常是這邊下雨那邊晴,正如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句:
“東邊晴天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我國古代将大暑分為三候:
初候腐草為螢,熱風降臨的夜晚,螢火蟲會在腐草敗葉上飛來飛去,尋機捕食。
二候土潤溽暑,大暑時節,土壤高溫潮濕,很适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長。
三候大雨時行,大暑伏天,在雨熱同季的潮熱天氣,天空中随時都會形成雨水落下。
大暑養生起居
▎防止中暑
當相對濕度大于85%氣溫30一3l℃,或相對濕度50%氣溫38℃,或濕度小氣溫40℃時人體的體溫調節機便會發生困難,發生中暑。一類因高溫高濕使汗液不易蒸發,另一類高溫低濕造成汗液滲出過多使人體水分得不到補充。預防中暑最重要的就是改善小氣候環境,通過涼棚、水幕隔熱,通過自然和機械通風環境降溫,對于高溫作業者應進行合理的營養補給,防暑降溫的飲料和藥品也必備的。
▎防止陰暑傷人
由于酷暑難當,人們常常喜歡晚上到庭院或溪流河邊納涼、休息,或當勞動、運動出汗後立刻用涼水洗澡,有的則大量喝冷飲,更有甚者幹脆室外鋪上涼席睡覺,一覺醒來後卻出現惡寒頭痛或伴沉重感、鼻塞流涕、喉痛咽幹、四肢酸痛、肌膚發熱而無汗或伴有消化道症狀:如嘔吐、腹瀉等等,這些都是患了傷暑症,中暑的一種中醫學稱之為陰暑。
人們夏季對中暑的預防較為重視但對陰暑證往往認識不足,正如《病論》所說“暑熱逼人者畏而可避,可避者犯之者少,陰寒襲人者快而莫知莫知則犯之者多,故病暑者陰暑居其八九”于陰暑祖國醫學這樣論述的“靜而得之”“避暑乘涼得之”意思指夏天酷暑之人們往往貪涼露宿,太過或久卧空調房間,或飲用生冷、瓜果甜膩之品無度而患此病症。
大暑飲食攻略
夏季的飲食調養是以暑天的氣候特點為基礎,由于夏令氣候炎熱,易傷津耗氣,因此可選用粥滋補身體。
1.養生煲湯。養生煲湯有許多種,比如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可做做冬食去寒夏食解熱之功效的烏魚蛋湯;還可做做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鴨血羹等都是您夏季養生食補的最佳選擇。
2.飲水。夏季養生,水也是人體内不可缺少的物質。由于天氣炎熱,人體的水分蒸發消耗過快,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平時喝開水最好,也可以引用綠豆水、菊花茶等清暑藥茶,出汗較多的引用糖鹽水、茶水等,适當補充鹽分和礦物質,以維持身體的電解質平衡,避免脫水。
3.多吃苦味食物。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适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荞麥等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欲,不僅讓濕熱之邪對您敬而遠之,還可預防中暑,可謂一舉兩得。
4.增加清熱解暑。綠豆湯是我國漢族民間傳統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虛寒及體質虛弱者均可放心食用。
5.益氣養陰的食物不可少。大暑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此時,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因此,除了及時補水,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強體質。如山藥、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豆漿、百合粥、菊花粥等。
綜合人民網等
來源: 未來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