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七天樂 天天樂不同
歡迎收看《你好我的城》
國慶特别節目——“寶藏西安”
西安形式多樣,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核酸貼紙,一直受到市民群衆的歡迎。
其中,“唐代詩人”系列貼紙,更是反映了西安作為唐詩之城的深厚文化底蘊,杜甫、劉禹錫、白居易等著名詩人,也在詩作裡屢屢提到“長安”,古城裡也留有不少跨越時空,和詩人們産生關聯的景點。今天,就請随我們的鏡頭一起,感受貼紙背後的詩意長安。
市民 韓軍:杜甫大家都非常喜歡,他的詩也是家喻戶曉,“兩個黃鹂鳴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市民 張印:咱們西安原來的文創就發展得非常好,現在它(文旅推廣)是一種延續,我很喜歡,這是對西安的一種宣傳。
記者 高陽:詩聖杜甫曾經在長安留下了諸多的不朽詩篇。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位于少陵原上的杜甫紀念館,接下來就請跟随我的腳步,我們一起去了解杜甫的故事。
陝師大文學院教授 劉鋒焘:實際上杜甫在長安,在我們這個大的長安概念裡面待了有十四年。他一直自稱“杜陵布衣”、“少陵野老”。他年輕的時候也跟當時盛唐的詩人一樣,也都寫那種充滿浪漫的,理想的那種詩,就在長安他經曆了人生的這種坎坷,經曆了國家安史之亂這個動蕩,他把他的目光投向了現實,所以才開始寫了一些反映民生疾苦,反映國家苦難的詩歌,後來被人們稱為“詩史”。杜甫走向詩聖的道路,他的詩歌由浪漫主義轉向現實主義,整個過程是在長安時期完成的。
記者 高陽:如今在曲江池畔,唐城牆遺址公園,大唐不夜城景區等地方,都留有不少杜甫的詩詞作品和雕塑石刻。在不經意間,我們就能和這位偉大的詩聖來一場跨越時空的邂逅。
市民 胡先生:杜甫既是詩人又是書法家,就說是設計傳承了我們中國的文化。我今天是專門過來看一下這個杜甫的形象,感覺是很有意義的。
記者 高陽:在曲江,唐詩元素俯拾即是,我身邊這組“唱和江頭”的雕塑,描繪的就是詩人劉禹錫和白居易作詩、撫琴的情景。在曆史上,劉禹錫和白居易關系很好,合稱“劉白”,僅描寫曲江的作品兩個人就有一百多首。
市民 吳女士:聽說曲江有劉禹錫的雕像,所以想來看看。看到這個雕像之後,感覺和他跨越時空相見,頓時想起他跟白居易的一首詩“二十馀年作逐臣,歸來還見曲江春。遊人莫笑白頭醉,老醉花間有幾人。”仿佛就是回到了古代,可以看到他跟白居易在這裡撫琴作詩的美好場景。
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劉鋒焘:劉禹錫和當時的很多詩人,包括白居易、柳宗元成為一種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其他人,比如說寫《憫農》二首那個李紳,也有交往。在長安的時候有一次到李紳家裡去,當時李紳官已經做到了司空,劉禹錫就寫了一首詩“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江南刺史腸。”這個就是“司空見慣”成語的由來。
記者 高陽:竹林悠悠,石碑林立。我現在所在的地方是哪裡您知道嗎?這裡叫做東亭,著名詩人白居易定居長安後,租住的第一處住宅就在這附近。在這裡白居易創作了《養竹記》等著名篇章。而這樣有文化底蘊的一處所在,它既不在博物館也不是公園裡,而是位于西安交通大學興慶校區的宿舍區裡。
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魏景波:白居易十多歲的時候第一次來到長安,拜訪了一個高官顧況。顧況就拿白居易的名字開玩笑,說:“長安百物貴,居大不易。”,可是等到他讀到白居易的詩“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時候就大加贊賞,說:“有句如此,居天下有何難?”白居易租賃所住的這個常樂坊環境非常的優美,他有一首詩:“茅屋四五間,一馬二仆夫。”這是有房有車。“窗前有竹玩,門處有酒酤。”有竹林陪伴,而且常樂坊的酒在當時的長安,那是滿城都特别有名,常樂,常樂,也寓示着特别的宜居。白居易當時孤身一人,工作也特别清閑,所以在如此優美的環境之下,也創作了很多非常好的詩歌和散文。
記者 高陽:在唐詩中,我們看到了詩人眼中的長安城,而在這些詩人心中,長安也是他們心靈的港灣。
唐詩愛好者 金少白:他們留下的詩文其實在告訴今人,在長安這個地方,在大唐詩篇發生絕大多數的地方,就是我們文化的承載地,也是我們的發揚地。
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魏景波:長安是唐代的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中心,咱們長安的一磚一瓦都書寫了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基因和文化符号,古往今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我想我們西安人對唐詩,有更多一份認同。所以我們發揚唐詩文化,有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和曆史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