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時間8月30日晚,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因病去世,終年91歲。
詩人臧克家,曾經寫過一首詩叫《有的人》,其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有的人活着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
這句話用來形容戈爾巴喬夫特貼切,因為活到91歲的他,或許早就在1991年那個寒冬,走完了一生。
蘇聯最後的掌舵人走了,跟他同時代的人,也一個個先他而去。
除了感歎時光易逝之外,又想起了一個詩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任何人,都抵不過歲月匆匆,無論曾經多麼光耀,也難免落幕時刻都落寂。
那麼戈爾巴喬夫最後落幕時刻到底如何?
今日就讓我用一組數字開篇,再用時間軸為引,複現蘇聯最後的那兩個月。
看他的抗争,無奈,以及最後的認命,化身廣告達人,客串演員,封神西方世界。
(曾經自信的戈爾巴喬夫)
一:克格勃沉浮和蘇聯迷失。克格勃是蘇聯最著名的部門,這個部門以人員龐大,戰力超群著稱。
相較于錦衣衛在明朝滅亡時的悄無聲息,克格勃可謂盡忠職守,成了最後的逆流,在蘇聯臨近解體時,發起了最後的反擊819事件。
但這盡忠職守,卻功虧一篑,也讓克格勃迎來了消亡。
按數據,1991年初時克格勃還有51.3萬人編制,編外線人和間諜更是有百萬之多,但這龐大的數字,到了1991年末卻僅剩正式編制14萬人,諜報系統也近乎瓦解。
51.3萬變14萬,意味着大規模的縮減,也意味着無數人丢了工作。
在一輪瘋狂縮編後,400多個将軍職位被取消,也讓戈爾巴喬夫進一步失勢。
這就是戈爾巴喬夫的宿命,拉胯,最後完蛋。
那麼戈爾巴喬夫最後幾個月還能指揮誰?答案是,到1991年11月時,戈爾巴喬夫能指揮的部門,除了私人衛隊和克裡姆林宮的衛隊之外,尚算精銳的隻有著名的“阿爾法”特戰隊。
這絕不是好征兆,也是葉利欽必定的選擇。俄羅斯總統都選出來了,蘇聯總統當然要清退啊!
(葉利欽)
于是,葉利欽的緻命法令一個個來了!
11月15日,葉利欽宣布停止對蘇聯各個辦公部門的财政撥款,并說:蘇聯各個部門工作人員可以繼續在辦公樓上班,工資照發,但必須接受俄羅斯權利機構的監管。
這釜底抽薪舉措,意味着曾經蘇聯的部門人員,面臨二選一。要麼自動解散,要麼歸屬俄羅斯帳下。
财政權的丢失,讓蘇聯政府失去了财源,也讓戈爾巴喬夫迎來受難日,更讓蘇聯民衆遭殃。
蘇聯國家銀行的日常活動受到了葉利欽影響,俄羅斯政府還宣布将要進行激進的經濟改革,放開價格管制。這意味着所有的商品,将不可遏制地飛漲,也意味着入冬的蘇聯人,将在商品短缺,供應不足的情況下,迎接寒冬的到來。
面對這一切,戈爾巴喬夫是如何做到?
信任西方的他,選擇了求助。
(戈爾巴喬夫)
二:英國人幫幫我,烏克蘭拜拜了。1991年11月底到12月,大權旁落的戈爾巴喬夫還是堅持在克裡姆林宮辦公。
這辦公很有意思,永遠在開會,一直在打電話。
開會是跟助理和顧問開會,至于打電話,則是不斷跟西方領導和加盟共和國領導打。
那一刻的戈爾巴喬夫,依舊試圖用最後的影響力,影響加盟共和國的選擇,獲得西方援助。
就算他的權利,僅限于克裡姆林宮,他還是沒有放棄。
這精神很可嘉,但結果卻證明,他所托非人,因為,求助的對象不對啊!
1991年11月初,失去撥款的蘇聯各部委山窮水盡,外債和外彙狀況也讓人不安。
一看頂不住,萬般無奈的戈爾巴喬夫想起了西方朋友,就跟當時的英國首相約翰·梅傑發過一封急電:
親愛的約翰!
您是‘七國集團’的協調人,我向您請求緊急的财政援助。
盡管我們采取了一切必要的措施,但是國家外彙狀況仍面臨崩潰的威脅。
截至11月中旬,蘇聯為償還外債所缺的外彙資金達到了32億美元,而到今年年底有可能達到36億美元。10月26~27日在莫斯科我們已将所有必要的核算提交給“七國集團”的專家。
約翰,為避免事态惡化,我請求您以可以接受的方式資助我們15億美元的靈活資金,其中的3.2億美元希望在11月中旬以前提供給我們。
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
訴求在11月中旬獲得3.2億美元救命錢的戈爾巴喬夫,最後失望了。
因為他信任的英國朋友,根本就沒搭理這份充滿焦急情緒的求援信。
一個過氣的領導人,真跟他達成了交易,這錢往後找誰要去?英國人的算盤啪啪響,足見戈爾巴喬夫的天真。
(約翰:梅傑)
一場鬧劇之後,戈爾巴喬夫又在12月初迎來了新打擊。
1991年8月24日就宣布獨立的烏克蘭,在1991年12月1日要舉行全民公投,決定國家去留。
這狀況讓戈爾巴喬夫心急啊!
深知烏克蘭分量和意義的他,在公投前一天和當天,接連接受烏克蘭媒體的電視采訪,在采訪中,他不斷提及自己的烏克蘭和俄羅斯血統,意圖共情烏克蘭人,讓他們選擇留在蘇維埃聯盟之中。
但這最後的努力,卻一點效果也沒有!
90.32%的烏克蘭人參加投票,其中28804071人選擇贊成烏克蘭獨立。
消息傳來,莫斯科冰火兩重天。
戈爾巴喬夫痛心無比,葉利欽興高采烈。
興高采烈的葉利欽,專門在12月5日去克裡姆林宮會見了戈爾巴喬夫。
跟他說了這麼一句話:沒有烏克蘭的加入,聯盟條約便失去了意義。
這言外之意不過是告訴戈爾巴喬夫,大勢已定,你别折騰了。
說完這嘚瑟話後,葉利欽通知戈爾巴喬夫,12月7号到8号,自己要跟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兩國領導人會晤,至于具體時間表,留了一手的葉利欽沒說。
這會晤就是著名的“别洛韋日協議”,一個抛開蘇聯的協議,一個建立獨聯體的協議。
(三國協議)
三:别洛韋日協議,大老爺們的桑拿局。别洛韋日協議之前,雖然俄、白、烏三國領導人都有了讓蘇聯落幕的心思。
但他們之間還有些事是需要拉扯的。
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擔心俄羅斯會訴求克裡米亞的主權,因為這是赫魯曉夫當年送給烏克蘭的,吞下去了吐出來,總是不願意的。
白俄羅斯的舒什克維奇擔心,俄羅斯放棄價格管制,弄得物價飛漲,影響白俄羅斯的經濟。
至于葉利欽,他其實清醒得多。明白現在最關鍵的是讓克裡姆林宮主人挪位置。
要求不多,也願意通過退讓獲得三赢,主導談判的葉利欽是這樣的心态,協議當然好談啊!
會議進行到12月7日當晚,三國領導人基本上達成一緻,随後就讓法學專家“沙赫賴”負責起草文本,讓寫字漂亮的年輕人“蓋達爾”負責抄寫文本。
這蓋達爾就是後來主持休克療法,用半年任期,讓北極熊變柴火妞的年輕總理。
法學家和年輕人在忙碌!
大佬在幹啥?
答案很有意思,按事後舒什克維奇的回憶,他們當時在洗桑拿。
我們六人将任務布置給工作小組後,便來到桑拿室,桑拿室中不止我們六人,還有鮑裡斯·尼古拉耶維奇(指葉利欽)的幾名警衛,但談話是在我們六人之間進行的。
雖然第二天早晨将決定整個國家的命運,但是似乎除了布爾布利斯之外,在每個人的臉上都看不到一絲莊嚴的神情……
PS:布爾布裡斯-葉利欽的主要政治顧問和葉利欽政策的設計者,最忠實的擁護者!
三國主要的六個領導人,就這麼将超級大國的前途命運決定了。
決定之後,就一臉輕松地去桑拿房閑聊,獨聯體就是這麼成立的。
會議的消息,也在會後很快傳到了老布什和戈爾巴喬夫耳中。
至于先後順序,很有意思。
居然是美國總統老布什先知道的,因為負責通知戈爾巴喬夫的舒什克維奇,在撥打戈爾巴喬夫電話時一直打不通,反而是跟美國的聯系非常順暢!
美國人的表現特有意思,一開始沒明白啥意思,在一番解釋後,才明白,蘇聯内部誕生了獨聯體。
那麼得知消息的戈爾巴喬夫如何應對的?
(決定命運)
四:逮捕,做不到。12月8日深夜到9日淩晨,這個焦慮的60歲男人,不停在打電話,一會跟助手打,一會跟顧問打,不斷要求葉利欽、舒什克維奇、克拉夫丘克到自己的辦公室來談談!
最後時刻還端架子的戈爾巴喬夫失望了!
三個人,隻有葉利欽在9日中午12點來到克裡姆林宮,跟戈爾巴喬夫見了面。
見面之後,兩人不歡而散。
這讓戈爾巴喬夫憤怒且無助,唯一能做的隻有發表聲明,表達不同意成立獨聯體的條約,并強調:條約無論從政治角度,還是法律角度,都是不可接受的。
可聲明沒多少人呼應,唯一的支持者,隻有俄羅斯副總統亞曆山大·魯茨科伊。
他跟戈爾巴喬夫說:簽署條約是對國家的犯罪行為,并建議立即逮捕“為讨好美國而簽署這個恥辱條約的三個醉鬼”。
三個醉鬼的描述很有意思,因為這三還真是酒友,特别是葉利欽酒瘾最大。
但戈爾巴喬夫面對這鼎力支持,回應卻很軟弱,按魯茨科伊回憶錄描述就是:
聽了我的話,戈爾巴喬夫的臉色變得很蒼白。我們匆匆交談了一會兒,在與我告别的時候,他勸我不要發火,并對我說,一切沒有像我想象得那麼可怕,事态還是可以扭轉的。
這軟弱的态度,事态能逆轉才有鬼了!
這态度也影響了魯茨科伊,他原本準備發表跟葉利欽徹底決裂的聲明,卻在朋友勸說下,基于前途和決裂的選擇後,僅發表了一份不痛不癢的聲明。
因為他的内心,還有一個總統夢,真要徹底決裂了,這個夢就沒了。
政客的算計,往往如此!
不敢逮捕對手的戈爾巴喬夫,雖然接連發表了譴責“别洛韋日協議”的聲明卻也回天無力。
他唯一做的事,就是在11日這天晚上接受了俄羅斯《獨立報》主編維塔利·特列季亞科夫的專訪,用語焉不詳,含糊不清的話語,回答了很多激烈的問題。
在采訪中,戈爾巴喬夫談到了舉行蘇聯第六次人民代表大會的可能性,談到了全民公決的問題,也談到了希望能繼續在獨聯體服務,不想退休的态度。
這前兩個,是他以為的,存續蘇聯的希望,至于後一個,是為了自己謀後路。
(上任之初的戈爾巴喬夫)
五:接受和最後通牒。“别洛韋日協議”擊碎了戈爾巴喬夫的夢想,這件事也塵埃落定。
消息傳出來,暴動沒有出現,戰鬥民族平靜地接受了這一切。無論莫斯科還是加盟共和國的首都,亦或蘇聯大城市,老百姓都特别平靜。
政府高層中,最後的殉國者阿赫羅梅耶夫元帥,早在1991年8月24日就選擇了自盡,其他人,他們都在關心自己的工作關系以後咋整。
戈爾巴喬夫本人依舊在克裡姆林宮辦公,繼續跟西方領導人通話,繼續傳達自己的立場和觀點。
(戈爾巴喬夫和老布什)
為了彰顯自己僅有的權威,他在最後的日子還不忘簽署法令,給無數人送去了蘇聯勳章和獎章,進行各種行政命令的補充和修改。忙得飛起的他,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用忐忑不安的回應,讓所有人看到了他心中的不安。
一些法西斯獨裁者将篡奪政權……
我認為國家觀念是目前的主要問題。
我不認為,在白俄羅斯簽署的條約具備實行的機制。
我們蘇聯來到這個世界已經60~70年了,它不應該毀在我們的手裡。
俄羅斯領導人利用了烏克蘭。
隻有當聯盟條約徹底完結時我才辭職。
這話語中,有懊惱,有悔恨,有遺憾,有自責,有憤怒,也有無助。
然後葉利欽來了,來下最後通牒了。
12月14日到15日時,葉利欽正式通知戈爾巴喬夫,俄羅斯總統辦公廳還有總統本人将要入駐克裡姆林宮。
這言外之意就是,你該挪挪位置了。
随後,葉利欽的逼宮舉措,步步緊逼。
12月19日,葉利欽終止了蘇聯外交部的活動。
12月20日,葉利欽撤銷了蘇聯國家銀行,讓銀行變成了俄羅斯銀行。
12月21日,新的獨立國家聯合體在阿拉木圖誕生了,11和加盟共和國組成了聯合體。
會上,葉利欽、克拉夫丘克、舒什克維奇率先簽署了《關于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和終止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宣言》,随後,衆多獨聯體國家紛紛在條約上簽字。
簽字之後,為了照顧戈爾巴喬夫,他們還鄭重通知他說:
蘇聯的總統制結束了,他們對于戈爾巴喬夫的“積極貢獻”表示感謝。
并規定了戈爾巴喬夫的終身養老金和終身醫療服務,還體貼的給他配備了20名警衛和“吉爾-115”和“嘎斯-31”兩輛專車,錢由俄羅斯出。
獨聯體會議的當天,戈爾巴喬夫用最後的權利,接連簽署了28項命令。
大部分都是授獎命令,這是戈爾巴喬夫給别人留個善緣,也是明白自己要走人了!
同一天下午,阿拉木圖決議被送到莫斯科,拿到報告的戈爾巴喬夫開始準備辭職聲明。
但他還訴求能跟葉利欽見一面,完成兩人的交接班。
(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
六:十小時會談和辭職。葉利欽和戈爾巴喬夫點最後一次見面,被安排在了克裡姆林宮,整個見面持續了10個小時。
持久的會談後,“戈爾巴喬夫基金會”成立了,再就業崗位有了,個人安排和養老金問題達成了統一,退休金和安保有了,助手和辦公人員安排确定了,跟随自己的人生活有了保障。
塵埃落定之後,時間來到了1991年12月25日晚7點。
戈爾巴喬夫簽署了辭去蘇聯總統職務的命令後,邀請新聞記者來到自己的辦公室,面向世界153個國家的電視台,轉播了辭職聲明的内容。
在最後的講話中,他毫不掩飾自己的傷心,但又為自己所做的這一切感到自豪。沒有反思,隻有矛盾的心态。
按照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我是帶着一顆不安的心離開的。
就在戈爾巴喬夫電視講話的同時,克裡姆林宮總統府上的蘇聯國旗被降了下來,改成了俄羅斯的三色旗,旗幟落下之後,戈爾巴喬夫帶着落寞的背影,回到了自己的别墅。
當晚,美國宣布承認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亞美尼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的獨立地位。
1991年12月30日,獨聯體國家領導人在明斯克重逢,俄羅斯曆史翻開了新篇章,隻是再也跟戈爾巴喬夫沒關系啦。
(最後的講話)
尾聲:大好人戈爾巴喬夫。如何評價戈爾巴喬夫,是個很讓人頭疼的問題,因為兩級分化太嚴重了!
西方人都說,他是一個偉大的領導人,使得世界不在分裂,給黑暗中的東歐,指引了前進的方向,宛如燈塔一般。
因此,在戈爾巴喬夫選擇辭職之後,無數西方政要,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紛紛說。
他複興了蘇聯外交。
他将國家從持續70年的停滞和壓迫中解救出來。
他為德國的統一作出了決定性的貢獻。
沒有幾個人可以改變曆史,而戈爾巴喬夫卻做到了。
他以和平方式将自由賦予了蘇聯各族人民。
他是位勇敢的領導人,他将永載史冊。
這些人我們或許聽過,或許沒聽過,他們是美國老布什,德國科爾,英國撒切爾夫人,約翰·梅傑,法國的密特朗,等等等等。
這群人給戈爾巴喬夫頒發了諾貝爾和平獎,讓他成了世界标杆,光榮楷模,步入神壇,但也是他們,在戈爾巴喬夫求助的時候不聞不問,坐看好朋友遭遇厄運。
這朋友當的真有意思。
(都是好朋友)
這有意思的正反凸顯之後,到底是為什麼啊?
答案從一個小廣告中就能看出來。
1997年,美國餐飲巨頭必勝客進軍俄羅斯,為了造聲勢,他們花費17萬美元請來戈爾巴喬夫拍廣告。
廣告中,時年66歲的戈爾巴喬夫化身慈祥爺爺,帶着紅衣孫女去必勝客就餐。
用餐的俄羅斯人一看戈爾巴喬夫,紛紛口無遮攔議論起來。
老父親說:他讓政局混亂。
兒子說:他帶來了自由。
父子開始了争執,然後母親說:他給我們帶來了披薩。
随後,所有人一起拿起披薩,緻敬戈爾巴喬夫。
面對這群緻敬的人,戈爾巴喬夫保持了微笑,不尴尬,不愧疚,不懊惱,淡定無比。
自那以後,戈爾巴喬夫的廣告業務不斷。
2007年,lv也找他特意在柏林牆附近拍了一段廣告。
嗯嗯,又一個好故事。
好人戈爾巴喬夫就這麼在退休後的31年時光中,收獲了300多項幾乎都來自西方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獎項。
昨晚的莫斯科,他離開了,在91歲的年紀,在退休31年後。
古人常言,蓋棺定論,于是一個個贊譽又來了。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說: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是一位獨一無二的政治家,他曾改變了曆史進程。
法國總統馬克龍說:我對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的逝世表示哀悼,他是一位和平人士,他的選擇為俄羅斯人開辟了通往自由的道路。他對歐洲和平的承諾改變了我們共同的曆史。
英國前首相鮑裡斯·約翰遜:聽到戈爾巴喬夫去世的消息,我很難過。我一直欽佩他在和平結束冷戰時表現出的勇氣和正直。
就連百歲老人基辛格都說:東歐人民和德國人民,以及最後的俄羅斯人民,都應該對他表示深深的感激,感謝他鼓舞人心,鼓勵他勇敢地提出這些自由的理念。
如果我沒記錯,上一個讓西方如此褒獎的人是曼德拉。
他們的功績不約而同,一個讓超級大國解體,一個讓差一步擁有核武器,能引領非洲的南非成了原生态國家。
這背後無數教訓告訴我們,被忽悠瘸了,會出問題的。老爺子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