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對習以為常的事情時,人總會本能地将其忽視,掉以輕心。
譬如,感冒在人的一生中可能會出現200次,正因如此常見,不少人會随便抓片感冒藥就吃下肚。幸運的話,吃下的藥剛好對症,症狀能較快緩解;相反地,不對症吃下後可能沒有變化甚至加重症狀。
因為感冒是自限性疾病,一般一周能好,因此吃下的藥是幫助緩解症狀,而不是加快感冒痊愈的速度,所以有些人就想當然以為感冒可以随便糊弄,反正就算吃錯了,最終感冒也能好。
這種想法大錯特錯,随便用藥的後果可能是把普通感冒變為重感冒、肺炎,治療起來費錢費時費力。并且可能還會增強細菌抗藥性,不利于人體免疫系統的正常發揮。
因此,即便是普通感冒,也需要辨證施治。
3種不同的感冒,用對藥才能緩解症狀中醫認為,風邪及寒、暑、濕、燥、熱、正氣不足是引起感冒的主要因素,包括實證感冒類,如常見的風寒感冒、風熱感冒,及體虛感冒類,如氣虛感冒、陰虛感冒、陽虛感冒。
辨清症狀,對症下藥,才能緩解症狀,利于病情。今天就來講講3種常見感冒——風寒感冒、風熱感冒、體虛感冒在中醫的角度是如何辨證,又是如何用藥的。
1.風寒感冒
風寒感冒是受冷邪侵襲引起的,多發生在秋冬季,常見症狀有惡寒、鼻塞、流清涕、肢體酸楚、無汗、舌苔薄白,也可出現咽癢、發熱、咳嗽、頭痛等症。
治療原則——辛溫解表、宣肺散寒。
常見的姜湯與風寒感冒就很對症。生姜辛而甘溫,能擴張血管,加快血液循環,帶走體内寒氣。具體做法為,取生姜2~3片,兩段蔥白切小段,放入鍋中熬水飲即可。
對于沒有胃口的人,不要隻知道喝白粥,可以試試防風粥。防風作為一味中藥,具有發散解表、勝濕止痛、祛風解痙的功效,也能幫助驅除體内寒氣,緩解感冒症狀。做法為:将防風與蔥白一起煎煮後取汁,倒入熬煮好的粳米粥内,攪拌後待粥沸騰即可。
用藥上,則适合感冒清熱顆粒、荊防顆粒等。
2.風熱感冒
與風寒感冒相反,風熱感冒則是受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緻,可引起發熱、咽喉腫痛、鼻塞、流濁涕、咳嗽、頭痛、舌尖紅等症。
治療原則——辛涼解表,疏風清熱。
飲食上,可以多吃一些涼性,去火的食物,如冬瓜、黃瓜、白蘿蔔、山藥等。清熱解火的綠豆竹葉粥也适合,做法為:準備适量的粳米、綠豆、荷葉、水竹葉、金銀花、冰糖,先将荷葉、水竹葉洗淨煎煮取汁,把綠豆、粳米淘水洗後用冷水泡漲,放入鍋中用大火熬煮,沸騰後再加入金銀花、荷葉汁、水竹葉汁,待煮熟後放入冰糖即可食用。
飲食調理之餘,用藥能幫助更快緩解症狀。柴胡、葛根、薄荷、連翹等中藥皆對症,魯南柴銀口服液除了這幾樣中藥外,還添加了金銀花、黃芪、苦杏仁等中藥成分,可以發揮清熱解毒、利咽止咳的功效。
3.體虛感冒
體虛感冒有别于其他感冒,主要因人體素虛、表衛不固所緻,具體表現為脾肺氣虛、衛氣虛弱,因此容易受到外邪侵襲,從而反複誘發感冒。常見于婦女、老人、慢性病、工作過勞等體弱、體虛者。
- 氣虛感冒
氣虛感冒是體虛感冒中常見的類型,氣不足而無力驅除外邪,常表現為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周身乏力、咳痰無力、鼻塞、流清涕、食欲不振、舌淡苔白等。
治療原則——益氣解表,調和營衛。
飲食上,适合飲用黃芪鲫魚湯。做法為:準備鲫魚、黃芪、白術、防風、蔥、姜、鹽适量,将黃芪、白術、防風三味中藥煎煮取汁,與洗淨的鲫魚一起加水熬煮,再放入調味即可食用。
這類人群在中成藥的選擇上,則适合參蘇顆粒、玉屏風顆粒等。
- 陰虛感冒
陰虛感冒患者的主要問題為陰液虧損,當染風邪時,津液不能作汗去邪。主要症狀有五心煩熱、幹咳痰少、咽喉幹痛、口渴多飲、舌紅少苔等。
治療原則——滋陰生津,疏表散邪。
飲食上要以清淡為主,忌辛辣刺激,可以多吃銀耳、海參、百合、雪梨等食物;用藥上适合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
- 陽虛感冒
陽虛感冒患者能明顯感到怕冷,會出現陣陣惡寒、打寒戰、汗出則惡寒更甚、頭痛,骨節酸冷疼痛、四肢不溫,舌質淡胖,苔白等症。
治療原則——助陽益氣、發汗解表。
由于怕冷,陽氣不足,那麼就要遠離寒涼之物,多吃一些溫陽的食物,如龍眼、鴿子肉、桂圓、豬肚、核桃等。在中成藥的選擇上,可用桂附地黃丸、四神丸等對症治療。
在飲食、用藥基礎上,患上感冒後,一些有效的物理方法也能幫助緩解症狀,如使用溫水擦浴、冰袋降溫、蒸汽熏臉、鹽水洗鼻等方式。
總之,患上感冒後不能以輕視的态度視之,辨證用藥才能讓你真正“舒服”。
風熱感冒_風熱感冒症狀_風熱感冒治療_魯南制藥_39健康網
參考資料:
1. 李建生,餘學慶.普通感冒中醫診療指南(2015版)[J].中醫雜志,2016:91-95.
2. 趙興文.淺談體虛感冒患者的中醫辨證論治[J].健康必讀,2019: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