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處于封建社會金字塔最頂層,養尊處優,要什麼有什麼。但是曆史上有記載有出生和死亡年月的209位皇帝平均壽命卻隻有39歲了。
這壽命如果放在普通老百姓,大家都能理解,畢竟當時的社會環境不穩定,醫療條件落後。天災人禍都有可能讓人英年早逝。
皇宮是物質和醫療條件最好的地方,最不會挨餓受凍的地方。皇帝又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人。這樣的壽命讓人唏噓。不管你過得多好,也就那短暫的幾年。
榮華富貴在健康和壽命面前,好像不值一提。
為了健康長壽,為了“萬歲”,很多帝王一生都在奮鬥。秦始皇就曾經派人東渡去尋找仙山,希望找到長生不老的藥;明朝嘉靖帝癡迷煉丹服丹,20年不上朝。
不管是秦始皇還是嘉靖帝他們都沒有如願“長生不老”,都是五六十歲就去世了。當然五六十歲放在平均壽命隻有“39歲”的209位帝王裡也算長壽了。
在這209位帝王中隻有5位帝王活到80歲,分别是:
元朝的世祖忽必烈—80歲
南宋的宋高宗趙構—81歲
唐朝的武則天—82歲
南朝的梁武帝蕭衍—86歲
清朝的乾隆皇帝—89歲
同樣是皇帝,為什麼乾隆帝這麼突出呢?因為長壽,乾隆帝成為中國曆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
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機構認為,人的壽命15%與基因遺傳有關。
乾隆的父親雍正活了57歲,整個愛新覺羅家族男性成員普遍壽命都不高,甚至越往後面越走下坡。
所以乾隆是遺傳了母親這邊的基因。
乾隆的生母熹妃,電視劇甄嬛的原形。熹妃活了85歲,成為曆史上最長壽的皇太後。
在往上看,熹妃的母親,乾隆的外祖母彭氏活到了81歲。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長壽的基因是可以遺傳的,而且主要是通過母親這邊來遺傳。簡單說:父親長壽,子女未必長壽。母親長壽,子女長壽的幾率就很大。
遺傳因素是講究概率的,而且還要排除一些天災人禍。孝莊太後活了76歲,兒子順治卻隻活了24歲。慈禧太後活了74歲,兒子同治卻隻活了19歲。順治和同治都是暴病而亡,屬于非正常死亡。
熹妃鈕祜祿氏出身顯赫,被康熙指婚給當時還是皇子的雍正。但是十年裡,熹妃一直都是身份低微的格格,屬于低級侍妾。即使在生完乾隆後,地位也沒有得到提升。
因緣巧合,康熙見到了乾隆,并且特别喜歡乾隆。當時康熙孫子太多了,見爺爺可是要排隊,而且未必排得上。康熙愛屋及烏,連連稱熹妃是有福之人。在被自己的公公康熙稱贊後,熹妃從此母憑子貴。
當時的熹妃是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為曆史上最長壽的皇太後,兒子會成為曆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他們成為曆史上幸福感最強的一對母子。
遺傳因素講的就是頭胎的技術。這個是真的沒得選擇的。
除了遺傳優勢,乾隆自己也有一套養生之道。
1735年,25歲的乾隆登基。從這一天開始,不管春夏,還是秋天,不管刮風,還是下雨,他每天五點起床。另一說是四點就得起床。這得有多自律呢!
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漱,然後吃早餐。乾隆早餐都吃了什麼呢?我們來看一張菜單。
乾隆十六年六月初四—早膳(1751年)
主菜六道:芙蓉鴨子一品、羊肉炖倭瓜一品、羊肉絲韭菜炒肉一品、清蒸鴨子一品、額爾額羊肉攢盤一品;
點心三道:竹節卷小饅頭首一品、匙子饽饽紅糕一品、蜂糕一品;
小菜五種:葵花盒小菜一品、銀碟小菜四品;
主食四種:随送肉絲湯膳一品、豬肉餡馄饨一品、果子粥一品、雞湯老米膳一品。
(清宮膳底檔)
看到乾隆這個早餐菜單,估計大家都目瞪口呆了。這早餐太豐盛,種類繁多,葷素搭配,各種營養都跟上了。
貧窮限制了想象,沒有想到當時的皇帝是這麼吃早餐的。就是每一盤菜吃一口都要花費好多時間。難怪了乾隆必須得五點就起床,這得花多少時間吃早餐呢?
吃完早餐乾隆就開始工作了。皇帝這個崗位是一上崗就得幹到老的,幹到死的,除非自願退休。乾隆雖然是在去世前就退休了,但是退休後他又繼續控制着朝政。
乾隆是從25歲一直上班到89歲,工作時間确實有點長。
每天早上吃完早餐,乾隆首先是看前一天送來的奏折,批改作業。接着就是召見大臣,開會,商量國家大事。
一個上午忙下來,就到了吃晚餐的時間了。12點—2點的時間是乾隆吃晚餐的時間。
皇帝一天隻吃兩次正餐,就是早膳和晚膳。中午這次就稱為晚膳,其他點要是餓了就吃點心。點心當然也是十分豐富的。
乾隆晚膳吃什麼呢?我們來看《清宮膳底檔》乾隆十二十月初一(1747年)的晚膳菜單。
主菜十三道:燕窩雞絲香蕈絲火熏絲白菜絲鑲平安果、三鮮一品、燕窩鴨子火熏片鑲管子、白菜鑲雞翅肚子香蕈、肥雞白菜一品、炖吊子一品、蘇脍一品、托湯爛鴨子一品、野雞絲酸菜絲一品、芽韭炒鹿脯絲、燒狍子、鍋塌雞晾羊肉攢盤一品、祭祀豬羊肉一品;
點心五道:糗餌粉粢一品、烤祭神糕一品、酥油豆面一品、蜂蜜一品、豆泥拉拉一品;
小菜四種:琺琅葵花盒小菜一品、南小菜一品、菠菜一品、桂花蘿蔔一品。
晚膳比早膳更加豐盛,主菜從6道變成了13道。夥食這麼好,即使現在的世界首富估計也不敢這麼吃。
但是乾隆有那個條件,經過康熙和雍正的打拼,到了乾隆時期社會穩定富足。皇帝自然什麼都不缺,特别是一日三餐,隻有想不到的,沒有吃不到的。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身體有時候确實是吃出來的,做為皇帝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都是新鮮供應。
乾隆五點起床就要吃早餐,廚房的工作人員得幾點起床做飯呢?
乾隆不加班不加點,到點了就睡覺,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
晚膳過後,乾隆就不給自己安排工作了。他要休閑,要放松。有時候就去騎馬射箭,寫書法畫畫,寫寫詩。愛幹什麼就幹什麼,自由得很。
乾隆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寫詩了,他一生寫了4萬多首詩。這數量可是超過職業詩人。一首詩連題目按30個字算,4萬首就要120萬字,這就是照抄也得好長時間。
他的詩雖然寫得不是很好,但是沒有一首是抄的,每一首都是發自肺腑之言。想一下,寫一下,還得蓋章,這得有多少閑暇時間呢!
乾隆的閑暇時間都是爺爺康熙和父親雍正給他創造的,他坐擁爺爺和父親打下的江山。他既不用像爺爺那樣禦駕親征,也不用像父親雍正那樣一天隻睡4個小時,每天熬夜批折子。
這玩玩,那玩玩,就是傍晚。乾隆就回養心殿在查看一下工作,有工作就幹一會兒,反正一天黑,他就要睡覺,堅決不加班。
什麼工作不工作的,睡覺第一。乾隆的勤奮是真比不上雍正。雍正在位13年,每天隻睡4個小時,13年沒有出過北京城。這13年裡雍正一直忙于公務,連造娃都顧不上。
乾隆一生在冊妃子43個,生了27個孩子。這數量雖然比不上康熙,但是在帝皇中排名也是靠前的。乾隆的最後一個孩子是在他64歲那年生的。
一天隻工作幾個小時,工作時間還特别自由。自己願意幹就多幹點,不願意幹就有人幫着幹。
乾隆一天的時間屬于勞逸結合的,有工作動腦的時候,也有休閑放松的時候,最重要是操持充足的睡眠。所以他到了89歲腦袋還很精靈,根本沒有犯傻。
睡眠有多重要。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用來睡覺的,就是每天必須操持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而且睡眠質量的好壞也會影響生活質量。
人體生物鐘建議晚上22點前入睡,早上7點前起床。早睡早起,增強免疫力,有利于抗擊病毒的侵入,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乾隆是真正“早睡早起”的實踐者,并且用一生在堅持。睡眠時間足,睡眠質量好,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保證身體素質。
乾隆愛旅遊,在旅遊中放松心情。
乾隆工作時間短,而且不是天天關在北京城工作的,他特别愛旅遊。在很多清宮劇裡經常看到乾隆下江南的豔遇。豔遇真假無從考證,但是曆史上記載乾隆有6次下江南。
這下江南打的是南巡的旗号,就是皇帝關心南方百姓,去南方體察民情。乾隆每次南巡都是拖家帶口,連老母親都帶上了,其實就是跟旅遊沒有什麼區别。
在74歲的時候乾隆還堅持最後一次南巡,可見乾隆有多喜歡旅遊。
除了南巡,乾隆還曾經去東北巡盛京。盛京是愛新覺羅氏的老家,回老家看看也是情理之中。往西邊,乾隆還去了五台山,這五台山一去就是6次。
北京城離五台山大概是348公裡,現在坐動車需要6個小時。在那個時候,道路不通,交通工具不方便,路程可比現在要長。
以馬代步,一路上走走停停,從北京城到五台山,乾隆去一趟五台山得走一個多月。
不出遠門的時候,乾隆也不是就老實待在宮中。他東跑跑,西跑跑,每天不亦樂乎。
春節的時候,他就跑去圓明園住幾天。陽春三月的時候,乾隆就跑去天津薊縣的盤山住幾天。到了五六月份,天氣開始熱的時候,乾隆就跑去承德避暑山莊。
這些地方可都是風景區,山好水好,空氣好。雖然做為皇帝多少都有工作在身,但是換個地方,每天圖着新鮮,心情自然也就好。
人的壽命和心情、情緒是有很大的關系的。
人的情緒分為兩種:一種是積極的情緒,一種是消極的情緒。古時,周瑜因為善于嫉妒,暴斃而死,這就是消極的情緒。
有些老人每天樂呵呵,心情愉快,不怕老,這就是積極的情緒。乾隆經常旅遊,地方工作人員給他呈現的都是山川秀美,一片歲月靜好的模樣。
乾隆看在眼裡,歡喜在心裡。驕傲、優越感、存在感讓乾隆幸福感爆棚。
乾隆所處的環境安逸,家庭和諧。
乾隆登基後,對紫禁城大興土木。他把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地方重新打造一番,不斷進行優化。身邊萬物好像都是為他而存在的。環境安逸,内心自然就安逸。
康熙8歲登基,不管是親政前還是親政後,并非一帆風順。雍正登基則是伴随着各種質疑的聲音,壓力可想而知,雍正選擇沒日沒夜工作來證明自己。
乾隆不一樣,他登基特别順利。小時候,爺爺喜歡他。長大後,父親喜歡他。雍正為他掃清了一切障礙,乾隆一路上順風順水,沒有什麼競争對手。
登基後下屬對乾隆是唯命是從,他幾乎沒有被人怼過。康熙還曾經要看四大輔臣的臉色,雍正當時還要顧及外戚的勢力。乾隆的下屬很聽話,很乖順。這讓乾隆特别舒心。
除了一起工作的下屬讓乾隆舒心,一起生活的女人也讓乾隆舒心。
乾隆的發妻是富察氏皇後,這是一個德才兼備的女人,也是乾隆一生的摯愛。富察氏皇後對自己的婆婆熹妃孝順,對乾隆體貼,更是把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這都讓乾隆少操很多心。
乾隆一生有17個兒子,10個女兒,雖然早夭的很多,大部分的孩子都比他早走,但是總體上乾隆也算多子多孫,兒孫滿堂。
他差三年就能實現六世同堂了,這份福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這些兒子雖然能力不大,但是特别孝順,特别和諧。兄弟之間沒有什麼競争,這是做為父親最寬慰的事情了。
妻賢子孝,夫複而求!最後在選擇接班人的時候,乾隆選擇的就是最孝順,最聽話的那個兒子。
乾隆處在這樣一個優質的環境下,不長壽也難!
結語:
乾隆做為皇帝,有一些與生俱來的優勢是我們普通人一輩子都沒有辦法企及的。但是他長壽的原因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第一,早睡早起,少熬夜。我們做不到乾隆九點睡覺,十二點之前睡總是有辦法的。如今很多人熬的都是“假夜”,就是非必須熬的夜。熬夜玩手機,玩遊戲完全沒有必要。工作上的熬夜是無可奈何,無能為力。工作之外,能早點休息就早點休息。
第二,飲食規律,少點外賣。我們不可能像皇帝那樣一日三餐都有侍候着,該動手的時候就得動手。大家都知道外賣吃多了不好,但是還是經常因為偷懶點了外賣。人的一生所有的奔波勞碌首先都是為了糊口,為了吃一口飯。如果連一口飯都顧不上,工作還有什麼意義呢?
第三,主動打造好自己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我們不是皇帝,不可能每個人都對我們順從。首先一定要處理好家庭關系,不管是夫妻之間,婆媳之間,還是父子之間。遇到什麼問題都要積極解決,不能變成死結。工作中,營造友好的氛圍,從工作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第四,把自己生活的生活環境整理幹淨整潔。我們不是皇帝,不可能有人替我們收拾的,也不可能住得多豪宅。但是我們可以把自己的小家收拾得舒服。舒服的生活環境一定會讓舒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