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在學生時代,都會對一篇課文《将相和》留下深刻印象。這篇文章取材于《史記》中的“廉頗蔺相如列傳”,由蔺相如完璧歸趙、渑池會、廉頗負荊請罪等幾個段落組成。文中的主要人物蔺相如,被塑造為一個智勇雙全、膽略超人的英雄的形象。
《韓非子》記載,楚國人卞和善于鑒賞玉石,他在荊山得到了一塊價值連城的璞玉,拿去獻給楚厲王。誰知楚厲王有眼無珠,認為卞和是個騙子,一怒之下砍掉了卞和的左足。卞和不死心,楚武王繼位後,他再次拿着這塊玉去找楚武王獻寶,楚武王仍然把他當成騙子,又砍了他的右腳。
楚文王登基後,聽說了這件事,下令找來卞和,把璞玉破開後,裡面果然是一塊舉世罕見的美玉。楚文王重賞卞和,把這塊美玉雕琢為一件玉器,命名為“和氏璧”。戰國時期,“和氏璧”輾轉流落到趙國,被趙惠文王收藏。
當時秦國非常強大,秦昭王聽說此事後,想得到“和氏璧”,于是派遣使者來告知趙惠文王,表示秦國願意用十五座城池為代價,換取“和氏璧”。趙惠文王非常緊張,如果貿然答應,又怕秦國言而無信,拿走“和氏璧”卻不肯交出城池。如果拒絕,又怕惹怒秦國,給其以開戰的口實,左右斟酌好不為難。
這時,大宦官缪賢向趙惠文王推薦了一個人。此人在缪賢家裡當門客,名叫蔺相如。蔺相如為人膽識過人,智勇雙全,可以讓他帶着和氏璧出使秦國,有望解決此事。趙惠文王一聽,急忙召見蔺相如,與他商讨此事。蔺相如沉吟片刻後說:“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甯許以負秦曲。”
蔺相如認為,秦國聲稱願意用15座城池換取“和氏璧”,雖然其心難測,但表面上顯得很有誠意,無可指摘。如果趙國貿然拒絕,則趙國理虧,會授人以柄。如果趙國給了秦國玉璧而秦國沒有交出城池,那麼理虧的是秦國。
蔺相如以非凡的勇氣,帶着和氏璧前去出使秦國,相機行事。他見到秦昭王後,秦昭王拿着“和氏璧”贊不絕口,交給左右大臣和姬妾們傳觀,卻絕口不提城池的事。
蔺相如見勢不妙,聲稱“和氏璧”上有一處瑕疵,巧妙地又把和氏璧拿了回來。他拿着璧站到柱子旁邊,讓秦昭王當衆說清楚願意用哪十五座城池交換“和氏璧”,如果要搶奪的話,他就當場把“和氏璧”摔碎,大家誰也别想要。
秦昭王無奈,隻得拿來地圖,故作姿态指指點點,一一指出用來交換“和氏璧”的十五座城池。蔺相如察言觀色,知道秦國毫無誠意,于是又提出條件,說“和氏璧”乃國之重寶,秦昭王應該齋戒五日,舉行盛大交結儀式,他才肯把璧交出來。秦昭王無奈,一一照辦。
蔺相如回到館舍,立即讓手下人喬裝改扮,懷揣“和氏璧”連夜送回趙國。五日後他再次面見秦昭王,聲稱他已經把“和氏璧”送回趙國。如果秦國真有誠意,可以先把十五座城池割讓給趙國。秦國強大趙國弱小,如果秦國先行割讓城池,趙國絕不敢不交出和氏璧。
秦昭王一聽,才知道上了當,秦國想巧取豪奪“和氏璧”的計劃徹底落空。秦昭王故作大度,以上賓之禮招待蔺相如,蔺相如圓滿完成使命,回到趙國。
蔺相如“完璧歸趙”之事,千百年來傳為佳話,人們都把蔺相如視為一個謀勇兼備、為國家不惜生命的忠臣志士的形象。但老師不會告訴你的是,蔺相如此次出使秦國,卻是一次完全失敗的外交行動,此事後續對趙國極為不利,給趙國帶來一場大禍。
《史記》記載,蔺相如回到趙國後,趙惠文王大喜過望,給蔺相如加官進爵,被授予“上大夫”之職,官職甚至在老将廉頗之上。然而趙惠文王隻高興了半截。秦國受到蔺相如的愚弄,豈肯善罷甘休,立刻出動大軍攻打趙國。“秦伐趙,拔石城。明年,複攻趙,殺二萬人”。
趙國暫時保住了“和氏璧”,代價是極為慘重的,國土被秦國侵占,兩萬士兵被秦國軍隊全殲,完全背離了“前賢以善人為寶,不以珠玉為寶”的儒家古訓,為了一塊玉石遭受一場戰禍。
更為嚴重的後果是,秦趙戰争由此全面爆發。當時秦國的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遠勝于趙國,早已虎視中原,有吞并天下之心。蔺相如面見秦王,雖然口舌之争占了上風,他個人倒是借此揚名立萬,但卻觸怒秦國,過早引爆秦趙戰争,引發一連串戰禍,對趙國毫無好處,可謂是因小失大。因此蔺相如“完璧歸趙”,是一次失敗的外交行動。
權衡利弊,在當時的局勢下,趙國完全應該把“和氏璧”作為羁縻秦國的手段,以延緩秦趙戰争的爆發,避免成為秦國的攻擊對象,借此拖延時日,留出充足時間備戰,才是明智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