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食的食性決定了人類是要吃肉的,從打獵到馴化動物,從茹毛飲血到文明出現,人類在吃動物時總是會将動物先殺死,而不是像鷹、鬣狗、豺等動物那樣活吃,而且随着人類的進步,出現了一個新的詞彙“人道毀滅”(Animal euthanasia),簡單的說就是以讓動物最少的痛苦,人為的結束動物的生命,這個詞在我國被稱為“人道屠宰”。
舉個簡單的例子,以前的人殺牛都是給牛蒙住眼睛,然後屠夫拿着一把大鐵錘對着牛腦門就是一錘子,多數情況下,一錘子是敲不暈牛的,所以就需要多次捶打,直到頭骨碎裂,再放血,剝皮。
而人道屠宰用到的方式就是電擊,利用高壓電将牛瞬間的電暈,然後再進行屠宰,最大程度的減少牛在死前所承受的痛苦。
不過,人道屠宰或者“毀滅”通常有特定的對象就是哺乳動物,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低等”(指演化的序列以及神經、内髒系統的複雜程度)脊椎動物(比如魚類)以及無脊椎動物是感受不到痛苦的,所以,我們看到一條被掏空了内髒和魚鰓的魚,下鍋前依然活蹦亂跳會習以為常,看到被切下來的魚頭嘴巴依然在動,也不會大驚小怪。
同樣的,在我們的食譜中,有大量的無脊椎動物,尤其是海鮮類,我們幾乎固執的認為它們是沒有疼痛感的,所以,螃蟹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活着下油鍋或者五花大綁上蒸籠的。
而且螃蟹等動物是沒有痛感的,不止是我們的認知,就連挪威食品安全科學委員會也在2005年發表了“螃蟹、龍蝦不太可能感到疼痛”的報告,甚至許多人認為螃蟹連血液都沒有,是一種極其簡單的動物,不過,這個認知已經被推翻了,它不但有血液,還有痛覺。
螃蟹的血液
我們人類是哺乳動物,而哺乳動物的血液都是鮮紅色的,這給我一種固有認知,那就是血液都是紅色的。但其實,自然界中,動物的血液是多彩的,而不是單純的紅色。
動物血液的顔色其實是由血蛋白的顔色決定的,我們人類包括其他哺乳動物,都有血紅蛋白,所以血液呈紅色,而血紅蛋白中含有亞鐵血紅素,鐵元素使得蛋白呈紅色,所以叫做血紅蛋白。
但動物的血蛋白并不相同,比如蚊子等部分無脊椎動物在拍死時往往是沒有顔色的,這是因為它的血蛋白中不含有任何的金屬元素,也就沒有了顔色的表達,所以它們是無色的血液。
當然,有血紅蛋白的動物血液也不一定是紅色的,比如長尾石龍子,它的血液就是綠色的,但其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紅蛋白,而它的綠色血液其實是由于血液中有大量的膽綠素,膽綠素是代謝産物,在體内過量就會帶來損傷,所以一般的動物都會以廢物的形式排出體外,隻是長尾石龍子有很強的耐受能力,所以血液就呈綠色了。(下圖上方為普通蜥蜴的血液,下方為長尾石龍子的血液)
而螃蟹也是有血蛋白的,隻不過,它們的血蛋白是血藍蛋白,血藍蛋白因為其中含有銅離子從而表現出藍色,比如我們常說的“活化石”鲎就是典型的血藍蛋白動物,螃蟹也是如此,隻不過,它血液中銅離子的含量太低了,藍色不如鲎那麼明顯而已。
螃蟹的疼痛感?
在所有動物中,人的神經系統是最複雜和敏感的,這有一個弊端,那就是人類太怕疼了,不過,這也有好處,那就是可以促使人趨利避害并向更靈活去演化。
一般情況下,動物的神經系統越簡單,它們的痛感就越差,比如大多數的昆蟲就沒有神經系統就非常的簡單,以至于它們甚至沒有什麼痛覺,理由是科學家們發現将昆蟲開膛破肚,放開之後它們對肚子的傷口沒有任何反應,提供食物,它們依然會像往常一樣吃東西,直至死亡。
如果一種動物有痛感的話,身體出現疼痛,它們是會做出相應的傾向反應的。不過,螃蟹被活着扔進油鍋或者清蒸時,它會拼命掙紮,這就是我們要綁腿的原因,不然腿就在掙紮時斷掉了,螃蟹也就不完整了,這種傾向反應有兩個解釋:一個是應激反應,也就是說螃蟹感受到了自己進入了極端環境中,想要逃離的一種方法;一個就是螃蟹真的感覺到了疼,所以在拼命的掙紮,所以,簡單的依據螃蟹掙紮就判斷它有痛感是比較武斷的。
早在2007年,英國王後大學的研究人員用寄居蟹做了一個實驗,研究人員選擇了兩組寄居蟹,一組插入電線,一組正常觀察,當通電後,插入電線的那組迅速的逃離了寄居外殼,而沒有通電的沒有這一反應。
之後,研究人員斷電後又在兩組寄居蟹附近放了一些新的貝殼,雖然兩組寄居蟹都有出現抛棄舊殼進入新殼的行為,但是通電的一組抛棄舊殼 的個體明顯的更多,而且同時看到新殼,這一組抛棄的速度更快,幾乎是毫不猶豫的。
而且在電擊過後,這些寄居蟹有明顯的用大螯摩擦電擊部位的動作,這代表着寄居蟹被電擊時逃離殼并不完全是應激反應,而是感到了劇烈的疼痛,而且這種疼痛感是會有停留時間的,這就好比我們的腿不小心磕到了桌角,不止磕到那一瞬間會感覺到疼,這個部位還會疼一段時間,如果磕腫了,甚至會疼好幾天。
之後,愛爾蘭動物學家羅伯特·埃爾伍德(Robert Elwood)也做了類似的電擊實驗,與上面那個實驗不同的是羅伯特在電擊時多次調整輸出的電流,結果發現電流越小,寄居蟹離殼率越低,可見,螃蟹不僅有痛覺,還會根據痛覺的大小來做出一些決定,尤其是在要不要抛棄好不容易找到的殼這件事上。
由此可見,會不會“照料傷口”(就像寄居蟹用螯去摩擦被電擊部位的行為)、對一些突然的瞬間的會對身體産生沖擊力的外力作用會不會有反應以及反應的程度就是動物有沒有痛感的重要表現,而螃蟹是具備這些表現的,因此,螃蟹是有痛感的,它們在油鍋或者蒸籠裡會經曆了相對痛苦的死亡過程。
正是因為這個發現,英國一些議員提出要将螃蟹、龍蝦等活物列入“保護動物”的行列,當然這個保護動物是要列入人到屠宰的範疇,而不是真正的保護動物,禁止活煮、蒸、炸螃蟹、龍蝦,甚至連活體運輸也建議禁止(有死亡率)。
人道屠宰螃蟹的可行性
英國議員的提議,就是螃蟹要先人道的殺死,然後運輸或者烹饪,但是這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還是比較的麻煩的。
首先,螃蟹的神經系統雖然有,但并不複雜,這讓它們的生命力比較強,舉個簡單的例子,将一隻活螃蟹一切為二,這兩半都能活較長的時間。如果用電擊,多大的電流能讓它們死亡,操作時對人會不會有什麼安全隐患等等,所以,如何人道的讓它們快速死亡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其次是死螃蟹食用的問題。既然是殺死再吃或者運輸,就會出現市場上基本上隻能買到死螃蟹的局面,而鮮活的螃蟹雖然是美味,但死螃蟹可是要慎吃的。因為,螃蟹如果剛剛死掉還好,裡面的細菌和微生物還在正常範圍内,一旦死亡時間一長(20℃環境下超過3個小時)就不能食用了
作為一種食腐動物,螃蟹本身就是細菌和微生物的大本營,螃蟹死亡後,對體内的這些細菌、微生物失去了抑制作用,瘋狂的繁殖,同時細菌微生物會進一步将螃蟹體内的組織分解,會産生一定量的組胺,組胺是一種耐高溫且有毒性的物質,吃了這種螃蟹,輕則腹瀉嘔吐,重則進重症監護室。
因此,提議雖然考慮了螃蟹的感受,但是作為需求量龐大且需要鮮活狀态下烹饪食用的一種動物,提議者顯然沒有考慮到人的飲食健康,所以除非出現了一種可以在家自己操作,簡單易學的人到屠宰方式,不然活螃蟹依然是直接下鍋的食材,不會有什麼改變。
總結
螃蟹是有痛覺的,隻是我們現在還不知道它們的痛覺到底有多麼靈敏,簡單的說就是我們不知道它有多麼疼,不過,盡管知道了它會疼,在沒有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之前,它們的烹饪方式依然不會發生改變。
而我們在開頭提到的魚也是有痛覺的,而且實驗表明它們的痛覺反應比螃蟹更加的明顯,隻是它與螃蟹一樣,都不會大喊大叫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