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除了經典牛排的三大部位:西冷、菲力和眼肉之外,還有一些“非主流”部位的牛排,其中小編最為推薦的就是今天要詳細介紹的:牛小排。
牛小排
其實牛小排和我們中餐裡常吃的“牛仔骨”是一個部位的肉,指的是牛的胸肋骨部位,第6至第8根肋骨之間帶油筋的肉。不過帶骨頭的一般叫“牛仔骨”,不帶骨頭的被稱為“牛小排”,牛小排可以用作牛排的方式來烹饪,牛小排的價格也高于牛仔骨。
牛仔骨的脂肪含量很高,所以牛小排的大理石紋非常豐富,肉質非常鮮美,除了煎之外,燒烤味道也相當不錯。
牛小排
- 怎樣一樣能認出牛小排?
相對于其他一些部位的肉,牛小排相當好認,牛小排一般成長條狀,中間連着一根筋(在化凍或煎烤的過程中,肉可能會順着這根筋散成兩片,這屬于正常現象哦!并不是拼接肉,相較而言,因為拼接肉裡面加了卡拉膠這些化學物質,反而不容易散)。
跟牛小排略微相似的是牛闆腱(俗稱牡蛎肉),闆腱和牛小排最大的區别就是比牛小排要短很多,闆腱一般是橢圓形的。
闆腱
牛小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