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春天的故事1976
春天的故事1976
更新时间:2024-10-01 06:12:04

春天的故事1976(青未了春天的故事)1

朱自清在《春》裡寫道:盼望着,盼望着,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睜開了眼。春天的暖風喚醒了沉睡的大地,蕭索的景象漸行漸遠,褪去滿身稚氣,心中凝結着的堅冰開始慢慢融化。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春暖雨潤,播種希望,靜待花開。

周末輪休,我回到老家,信步走入鄉村阡陌,擡頭望去,藍天白雲,雁雀高飛,桃、李花開得正歡,頓覺心曠神怡。微風吹過,花瓣飛舞,一徑紫紅。

不遠處,一個眉清目秀的小男孩,在放風筝。風筝忽高忽低,極不穩定,最後一個猛子紮了下來。但孩子還是锲而不舍地放飛着。我走過去,把風筝頭部的線繩往尾部均勻了一段,然後把風筝往空中使勁一送,孩子拉着線繩飛跑,風筝終于上天了,越飛越高。我忽然想到小時候背誦的詩句:“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筝飛滿天”。

家鄉春天放風筝的傳統由來已久。風筝在我國有二千多年的曆史。濰坊就是風筝都,并舉辦過多屆世界風筝大賽。

風筝起源于“木鸢”, 相傳墨翟以木頭制成木鳥,用線連結,手握其線,運風而動,可在天上三天不落。

西漢時,風筝改用竹子和絲綢,蔡倫發明造紙術後,風筝普遍改為紙張,稱為“紙鸢”。南北朝時,風筝這一新名才出現。

宋代以後,放風筝開始成為一項群衆性娛樂運動,在民間廣為盛行,出現了專門從事風筝制作、買賣的商人。

清明前後,春和景明,孩子們歡呼雀躍,不僅以競放風筝為樂,還是一項很好的健身運動。《續博物志》中說:“春日放鸢,引線而上,令小兒張口而視,可瀉内熱。”可見放風筝既可愉悅心情,又能強身健體。

我就想起童年放風筝。祖母總說父親是個大玩童,孩子王。父親五大三粗,但心靈手巧,會紮風筝,其實也算不上标準的風筝,用封窗紙畫一張孫悟空白描像,找幾根細竹子,紮個架子,把孫悟空像糊到架子上,把架子栓根細長繩,就算是一個風筝。雖然簡陋,但容易起飛,放飛也方便。而且人人能放,村裡孩子們都吃這一套,尾随着父親來到村前的麥田裡,讓我拉着線繩。隻見父親将孫悟空風筝腳輕輕往空中一送,我拉着線繩疾跑幾步,孩子們也跟着我跑,為我助跑,風筝撲騰三兩下,就上了天,孩子們一排歡呼。

村裡有的小夥伴家庭條件好,買來貴重的成品風筝,但孩子們怕弄壞了被賴着,都不敢放。還是願放父親制作的風筝,放壞了,父親還會修。父親制作的風筝成了孩子們公用的風筝,搶着放。有時孩子多,一時輪不到放,父親就紮螺旋風筝(把封窗紙剪成花瓣,用莛杆串起,制作更為簡單),人手一個,皆大歡喜。

春風起,放風筝是孩子們的最愛。風筝的魅力,在于其形色彩缤紛,其聲悅耳動聽,其飛姿态萬千,其藝老少皆宜。有了風筝的起舞,春天更加亮麗動人。濰坊世界風筝大賽上,各國風筝争奇鬥豔,五花八門,甚是熱鬧好看。

詠風筝的詩最早見于唐代,元稹在他的詠物詩《有鳥二十章》中寫道:“有鳥有鳥群紙鸢,因風假勢童子牽。去地漸高人眼亂,世人為爾羽毛全。風吹繩斷童子走,馀勢尚存猶在天。”

清高鼎在《村居》寫道:“草長莺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鸢。”

明徐渭有《風鸢圖詩》:“江北江南紙鹞齊,線長線短回高低。春風自古無憑據,一伍騎夫弄笛兒。”

清鄭闆橋在《懷濰縣》詩中吟道:“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秋千打四圍。五色羅裙風擺動,好将蝴蝶鬥春歸。”

清郭鱗在《濰縣竹枝詞》中寫道:“一百四日小寒食,冶遊争上白浪河。紙鴦兒子秋千女,亂比新來春燕多。”

風筝入詩,詩意的春天便鮮活起來。清孔尚任《風》詩:“結伴兒童褲褶紅,手提線索罵天公。人人誇你春來早,欠我風筝五丈風。”

興緻勃勃的孩子們聚在一起正準備放風筝,卻等不到足夠的春風,于是向天公“發洩”。“罵”是心急,也透露出對風筝的鐘愛之情。

放風筝,老少鹹宜,人認可參與。滿天飛翔的風筝下,嬌女們或蕩起秋千,或擺動羅裙吹呼助興,風筝給了她們美好的心情和展示美麗的機會。宋寇準有《紙鸢》詩:“碧落秋方靜,騰空力尚微。清風如可托,終共白雲飛。

夜空下的風筝則别有一番情趣。月明星稀,風筝高飛,那弦竹笛之聲響徹天穹,依稀聽來,恰似一支優美的曲子,悅耳動聽。

1987年7月,我從山東農業大學農村金融專業畢業,分配到農行高密市支行柏城處、社。金融部門的特殊性質,決定了員工不能輕易外出,需要5 2,白加黑,晚上四人住所,值班守庫。鄉鎮網點文娛活動很少,1988年春,月明星稀,所裡就組織在銀行院内放風筝活動。所裡買來一隻大風筝,幾個青年用力送上了天。風筝發出的聲音有音樂的美,像一串串流淌的音符響在耳畔,細細品味如絲竹亦如洞箫,讓我從中感悟着放風筝的無窮曼妙。

夜深了,大家決定不收回風筝,就把線繩尾端固定在一塊大石頭上,然後安然進屋值班守庫。第二天一早,開門一看,線繩在中間斷了,風筝早不知飛哪去了,感情風筝也會趁月黑風高作案哩。

唐高骈的《風筝》詩有:“夜靜弦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别調中。”

宋陸遊晚年在家閑居期間,在其《春日雜興 》、《村居書事》等詩中寫道:“垂老始知安樂法,紙鸢竹馬伴兒嬉。”“出從父老觀秧馬,歸伴ㄦ童放紙鸢。”陸遊享年86歲,除了養生有道之外,更重要的是保持了一顆童心。在與孩子們放風筝中調節了身心,親近了自然,獲得了童趣,自然也就健康長壽。

“一年之計在于春”。 春天,走出戶外,開展健康有趣的放風筝娛樂活動,呼吸着新鮮的空氣,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賜,正是開年鍛煉身體的好時光。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在春天裡心懷夢想,放飛希望,辛勤耕耘,乘勢而為,才能迎來秋天的碩果累累,滿心歡喜。讓我們笃定前行,乘着春天的翅膀,揚帆啟航,在大好春色裡,書寫春天的故事。

壹點号山東高密單立文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