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年),周朝周王族諸侯國之一,也是戰國七雄之一。姬姓,魏氏,始祖為畢萬(畢公高之裔孫)。公元前453年趙襄子、魏桓子和韓康子發動三家分晉。公元前403年,魏與趙、韓一起被周威烈王正式封為諸侯。由于魏國地處中央四戰之地,憂患的環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為戰國最早推行變法圖強的君主他用翟璜為相,改革弊政;用樂羊為将,攻掠中山國;以李悝變法,教授法經,依法治國,魏國呈現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機。在戰國曆史中,魏國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在以後的戰争中,魏國“東敗于齊,西喪秦地七百餘裡,南辱于楚”,逐漸失去霸主地位。公元前225年,為秦國所滅。魏國領土曾包括現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陝西東部、河北南部、江蘇北部 。當時它西鄰秦國,東隔淮水、颍水與齊國和宋國相鄰,西南與韓國交錯接界、南面有鴻溝與楚國接壤,北面則有趙國。魏國始都安邑(今山西夏縣),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從安邑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此後的魏國又被稱為梁國。
魏氏的先祖是畢公高的後代畢萬。畢公高是周文王第十五子,因為封國在畢地而得姓。畢國在西周末期亡于西戎,其後裔淪為平民。畢萬正是畢公高的後代,他在春秋初期投奔晉獻公,受到重用,晉升為大夫。
公元前661年,晉獻公命畢萬滅姬姓魏國,并把魏地(今山西芮城縣一帶)封給畢萬。據《史記·魏世家》記載:晉大夫畢萬以軍功受封于魏,蔔偃為其占蔔曰:“畢萬之後必大矣。萬,滿數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賞,天開之矣。天子曰兆民,諸侯曰萬民。今命之大,以從滿數,其必有衆。”意思就是說:畢萬封有魏地是大吉之兆。“萬”是盈足之數,“魏”同“巍”,有高大雄偉之意,得此封賞,符合天意。天子擁有兆民,諸侯管轄萬民。以畢萬之福大命大,必定會越來越興旺發達。魏氏正是由此而得姓。公元前636年,畢萬之子魏犨因為随公子重耳出亡有功,晉文公重耳繼位後,令魏犨承襲魏氏的封邑(魏邑,今山西芮城),列為大夫 。公元前453年,晉知伯(荀瑤)率韓魏之師圍攻趙氏基地晉陽(今山西太原市),三年不能攻克,趙無恤遂策反魏桓子和韓康子兩家,反攻知伯,殺之并分其地。韓、趙、魏三家分晉局面形成。公元前445年,魏斯繼位,自稱諸侯,史稱“魏文侯”,為了變法圖強,稱雄圖霸,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公元前445-公元前396年,魏文侯在位期間,崇儒重教,招賢納士,勵精圖治、率先稱雄七國,奠定了魏國百年霸業。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六年遷都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國号也稱梁。 戰國初期,魏國迅速成為實力最強的新興大國,對天下諸侯産生了極大的沖擊力。尤其對西鄰秦國,魏國以強盛的國力軍力,奪取了整個河西高原與秦川東部,将秦國壓縮得隻剩下關中中西部與隴西、商於等地。這種令諸國垂涎三尺的崛起,根源在于魏文侯開創了後來一再被曆史證實其巨大威力的兩條強國之路:一是積極變法,二是急賢親士。魏文侯在戰國七雄中首先實行變法,改革政治,獎勵耕戰,興修水利,發展封建經濟。
李悝主張廢止世襲貴族特權,提出“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的名言。李悝将無功而食祿者稱為淫民,要“奪淫民之祿以來四方之士”。這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次對腐朽落後的世襲制度的挑戰。由于廢除世襲制度,一批于國家無用且有害的特權階層的人物被趕出政治舞台,一些出身于一般地主階層的人,可因戰功或因其才能而跻身政界,此舉實際開創了地主階級對奴隸主貴族的鬥争,為以後封建制代替奴隸制開辟道路。這樣改革的結果,大大削弱了魏國的“世卿世祿”制度,以後的封君在封國食邑内沒有治民之權,隻衣食租稅;官吏制度有所改善,政治情況較好。 魏文侯大批起用當時出身卑微而具有真才實學的新興士子,此所謂急賢親士也。文侯之世,魏國群星璀璨文武濟濟,僅見諸史籍的才士便有:李悝、樂羊、吳起、西門豹、趙倉唐;儒家名士蔔子夏、田子方、段幹木等;故舊能臣重用者有翟璜、魏成子等。至少,魏國初期一舉擁有了李悝、樂羊、吳起、西門豹如此四個大政治家,實在是天下奇迹。由此,魏國急賢親士的聲名遠播,以至秦國想攻伐魏國而被人勸阻。勸谏者的說法是:“魏君賢人是禮,國人稱仁,上下和合,未可圖也!”戰國中後期,魏王拜惠施為相,其在位期間主張:一是“為魏惠王為法”,二是主謀齊、魏相王,三是主張齊、楚“偃兵”,倡言魏與齊、荊聯合抗秦。其時張儀在魏,由此與惠施發生争論,惠施被逐至楚,不久轉宋,與莊子相晤論學。惠、莊二人友善,交遊甚密,曾發生過著名的“濠梁之辯”。魏惠王卒後,張儀被逐,惠施返魏。為魏使楚,與南方奇人黃缭論天地風雨雷霆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