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寫書的第9篇文章。
前面寫的那篇文章不會遊泳的人失足落水後,如何自救? ,已經把遊泳的理論基礎講了一遍,這裡再簡單介紹一下。
靜漂,很好玩
/01/
主要是涉及到人體密度這個概念,人體的密度基本上和水的密度很接近,但是由于人的腹部可以存空氣,所以人體這個空心密度要比水小。
所以說,一般人吸一口氣憋住是完全能夠漂浮在水面上的,這是一個常識。例如那些海邊下潛撈海參的漁民,他們都是需要帶着鉛塊才能下潛比較深。再比如,古代要把一些壞人沉江淹死,都要綁一些石頭才行。
從這個常識出發,其實正常人憋一口氣是可以浮在水面上的,根本不會有沉下去的問題。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擔心自己沉下去呢?
那是因為即使你是一根木頭,在扔進水裡的那一刻,也需要先往下沉,下沉到一定深度後靜止,再開始上浮,之後循環往複幾次後才能漂浮在水面上。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很多人不知道在水中憋氣,把氣都呼出去了,就很容易下沉。
也就是說,隻要吸一口氣憋住,你掉進水裡之後,會先下沉後上浮,最終穩定在水面上。
人的密度有點像冰,僅僅有一點能夠漂浮在水面上
/02/
前面講了那麼多,其實是有一個前提條件的,那就是憋着一口氣的前提下。
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憋着一口氣根本就走不遠,在水裡也一樣。我們考救生員的時候,其中一項考試就是潛遊20米,在整個遊泳過程中身體都不能露出水面。這個時候是考驗我們憋氣實力的時候,即使如此也就隻能遊20米。
我們都知道人在水裡是無法像魚一樣水中呼吸,雖然我們是由魚進化而來,但是我們原來的鰓已經變成了現在的肺,再想回去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除非我們能夠有外挂,例如空氣瓶或者氧氣瓶等。
也就是說,即使我們非常能夠憋氣,那麼我們也不能遊非常遠的距離,最多隻能遊幾十米或者上百米,是一個不持續的過程。
有人無裝備潛水能夠下潛一百多米
/03/
對于學遊泳來說,隻會憋着氣做動作,那根本不會遊泳。而像一隻學舌的鹦鹉,看似會說話,其實根本不知道說的是什麼意思。
記得小時候在河裡玩的時候,特别羨慕那些會遊泳的大人們。每次問他們如何遊泳,他們隻是給我做示範,而輪到我自己做的時候,他們也提不出來哪裡不對,隻是從結果來看,我遊不起來。
有次我在淺水區,自己手撐着河底在裝模作樣遊泳,還給他們說:你看,我學會遊泳了。
他們看我的動作就知道,我是在裝的,根本不會遊泳。
這是想告訴你,遊泳的動作隻是一個動作,如果不知道這個動作背後的原理,那麼你就不算是真的會遊泳。
鹦鹉學舌
/04/
那麼學遊泳最重要的是學會什麼?
是換氣!
是換氣!
是換氣!
重要的事情講三遍。
你可以想象一下,你平時走路的時候,是不是因為能夠呼吸,所以走多遠僅僅依靠自己的體力有多少。如果憋着氣,你能走多遠?
如果你細心觀察過自己跑步的話,那麼你就能夠發現跑步跑到最後不是體力跟不上了,而是呼吸跟不是自己的步伐,進而跑不動了。
也就是說,真正制約你能夠走多遠、跑多遠、遊多遠的是呼吸,是換氣。
憋氣終是徒勞
/05/
這時候再看上次文章中提到的那個女生,她能夠漂浮在水面上十幾分鐘,能夠等到公園打撈的人到,核心的原因是什麼?
是她這十幾分鐘都能夠自由的呼吸,能夠自由的換氣。
如果你學遊泳的時候,能夠理解到這一點,那麼你就能明白,為什麼自己蛙泳的時候能夠連續遊2000米,但是自由泳的時候隻能遊50米?
那就是因為你遊自由泳的時候換氣不夠充分,導緻遊到後期感覺特别累,其實就是呼吸跟不是自己的身體消耗。
這也是為什麼在遊泳池裡,看到很多人遊泳的時候腦袋一直都在水面上,遊起來還一點都不累。
那是因為他們能夠自由的換氣,另一個原因是他們遊的不夠快,消耗的能量少。
自由泳
/06/
總結來說,對于學遊泳來說,有以下幾點非常重要的知識:
1、由于我們自身的密度和水接近,所以我們吸一口氣憋住能夠漂浮在水面上。但是剛入水的時候,我們是會由于慣性而下沉,下沉到最低點後再上浮,最終漂浮在水面上。
2、但是如果我們隻會憋氣的話,那麼我們是遊不遠的,最多隻能遊幾十米或者上百米。除非我們使用外挂,例如氧氣瓶和空氣瓶。
3、對于學遊泳來說,隻會動作而不會換氣,那不叫會遊泳。就像一隻學舌的鹦鹉,不知道背後的道理。
4、那學遊泳最終的是學會什麼?是換氣!是換氣!是換氣!
5、掉入水中能夠存活的核心原因是什麼?是能夠自由地換氣。靜漂隻是表象,換氣才是内核。
下一篇文章講如何學會換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