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黴病是韭菜生産上常見且難以防治的真菌病害,它是典型的低溫高濕病害,嚴重時可造成葉片腐爛,影響韭菜的商品性(韭菜是食葉蔬菜)。灰黴病的病原菌種類較多,主要是蔥鱗葡萄孢,适宜在溫度為15-25℃的冷涼條件下發生,通常保護地韭菜冬春季發病較重。根據病原菌特點看,連續使用化學藥劑容易産生抗藥性,因此防治時要注意輪換用藥。下面談談韭菜灰黴病的識别及防治方法,僅供參考。
1、如何識别韭菜灰黴病?韭菜灰黴病主要危害葉片,根據發病症狀的不同,可分為白點型(有的地方俗稱白點子)、幹尖型和濕腐型3種類型,有時伴有黴味、土腥味等怪味。根據生産實踐看,白點型症狀的灰黴病更為常見。
白點型:發病初期在葉片的正、背面産生白色或灰褐色小斑點。通常正面多于背面。初期病斑為梭型或橢圓形,後病斑合并,緻半葉或全葉焦枯。潮濕時病斑表面有稀疏的黴層。
幹尖型:多由割口處向下腐爛。病斑初呈水浸狀,後變淡綠,有褐色輪紋,擴大後呈半圓形或“V”字形向下延伸,表面有灰褐色或灰綠色毛狀黴層。
濕腐型:濕度高時出現,葉片上沒有白點,而是逐漸腐爛并呈深棕色,枯葉表面密布灰綠色絨毛狀黴層,并伴有黴味。
2、韭菜灰黴病如何防治?病害的防治應以預防為主,發病初期使用藥劑防控,等到了發病嚴重後難控制且造成的損失較大,用藥多會造成農藥殘留。因此,要多觀察并抓好早期預防,從而保證韭菜的安全生長。
生物農藥:适用于防治韭菜灰黴病的生物農藥有多抗黴素、哈茨木黴菌、枯草芽孢杆菌、木黴菌等。多抗黴素對韭菜灰黴病的防治效果較好,作為一種生物農藥适宜在早期預防時使用,每畝宜用10%多抗黴素可濕性粉劑125-150克。使用生物菌劑要注意,活菌可能因氣溫較低等環境影響不利于生物菌劑發揮效果,選用時要考慮到施藥條件和使用技術。
化學防治:登記于韭菜灰黴病的農藥有腐黴利、嘧黴胺,腐黴利使用的年限長、次數多,防效有所下降,還得注意農殘問題,因此建議選用嘧黴胺防治,或者兩者輪換使用。在未登記的農藥中,咯菌腈、百菌清、啶酰菌胺、吡唑醚菌酯·氟酰胺等化學藥劑。使用藥劑噴霧的時候,可以加入農藥助劑如浸透和葉面肥磷酸二氫鉀,防效更佳。
加強田間管理:注意調控棚室内溫濕度,以降濕和保溫為主,營造有利于韭菜健康生長、不利于灰黴病發生的環境條件。合理水肥,健身栽培,追肥最好增施磷鉀肥或腐熟農家肥,避免偏施氮肥,雨雪天氣及時排除大棚外的積水。
特别提醒:保護地韭菜用藥後要注意通風降濕,使用化學藥劑防治時要注意輪換用藥,确保蔬菜農殘不超标。
雲衆地服務宗旨: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更多種植技術知識,歡迎關注【雲衆地】
,